离婚后怎么和孩子说

如题所述

离婚后怎么跟孩子说

1、面对0-4岁的幼儿,可以淡化处理

4岁前的孩子对双亲的需求有所偏颇,所以可以淡化处理。此时孩子主要是对母亲的依恋占主导,此时母爱对孩子来说特别的重要,父亲的缺失影响并不很大。所以此时可以淡化父母分离的事情,少提及此事。

同时也可以让亲友中的男性多接触孩子,可以弥补一些孩子此时成长时所缺失的父爱。以免孩子以后产生“父爱饥渴症”。若是缺失母亲,可以让孩子多与女性亲友接触以满足孩子的依恋感的发展。

2、面对4-8岁的孩子,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

父母的分离,都会或多或少地留下一些怨恨。此时,孩子的语言发育已经比较成熟,4、5岁正好迎来孩子的求知欲敏感期,被称为“十万个为什么”。他们会经常性地去问有关另一方的情况。

母亲及照料人不要将对另一方的怨恨情绪带给孩子,当孩子有所问及时,要给予积极正面的回答也许你也不愿意但为了孩子也要将正面的形象展示给孩子。目的是树立孩子对男性或女性的整体认知,对父爱或母爱渴望时可以通过一些想象来安慰自己的心灵。孩子也会将这个形象锁定为自己未来的伴侣,和未来他们要成为的形象。若是总在孩子追问时说一些破坏性的消极形象,会让孩子陷入混乱,不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

3、面对小学生的孩子,要正确告知部分事实

小学阶段,孩子开始对另一方的爱有所要求,也会因看到别人有父亲或母亲陪在身边便会产生羡慕、嫉妒、恨的复杂情绪。这时孩子可能不会追问自己的父亲或是母亲,但会与自己的父亲或是母亲生闷气,心里也会用无形的反抗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很多老师都会说,单亲的孩子很叛逆难管,其实这是他们的心理失衡所造成的,叛逆只是他们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外化表现。

所以此时,一定要主动地与孩子谈自己的感情经历与部分离婚原因,取得孩子的谅解。同时要听听孩子的心声,尽量去满足他们心中的愿望。有的可能想见见自己的父亲或是母亲,有的可能想与他们生活一段时间,如果可能可以尽量来满足。根据离婚时间长短,孩子内心对另一方爱的需求程度也是不同的。

4、面对初中阶段的孩子,坦然告知

初中阶段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婚事件能够给予理解。甚至有很多孩子看着自己父母在一起生活的不幸福还会主动劝他们离婚。时代不同了,孩子都成熟的早了。

面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坦然相告最明智,孩子也有分辨能力。但家长不要对孩子进行亲情绑架,经济绑架,威胁孩子选择跟哪一方。这会让孩子厌恶双方。只需要让孩子知道事情的真相,尽量去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7

温和平静地跟孩子沟通。 有一个朋友离婚都已经一年多了还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孩子,她说每次看见孩子充满疑虑的眼神时便欲言又止。其实孩子们对于此已经多少有点懵懂,这样一味的隐瞒下去对于她来说就一定会好吗?

如何告诉孩子父母的离异,如何帮助他们接受父母离异的现实,使孩子今后能健康的成长,这是让许多感情破裂的为人父母者感到困惑却又必须解决的难题。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婚变,孩子总是无辜的,孩子都是过去的爱情结晶。

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伤害是难以避免的,离异的双方只能正视这个多少有点残酷的现实。然而,要让孩子正视这一现实,离异的父母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心态,要知道结束不幸的婚姻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更何况结束不幸的婚姻对孩子的长远来说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上面所说的那位朋友,回避对孩子解释父母离婚这一现实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记得著名演员宋丹丹在离婚时对他的儿子说:“爸爸,妈妈不再相爱了,所以要离婚。但是你要记住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她的做法我认为是可取的,不妨拿来借鉴。

一些父母往往小视孩子的承受能力,怕他无法接受父母离异的现实。其实,早在父母因感情破裂频繁“冷战”的时候。孩子就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他们试着理解一些成人的相法和做法。

因此,离婚的父母对孩子最好实话实说,让孩子明白离婚只是父母的选择,并不会影响到父母对他的爱,从而帮助孩子正确的面对现实,理解父母的选择。 父母离异了,肯定对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不小的震动,比如生活上,人们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常投以另样的眼光。

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的对待这些变化,对单亲家庭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好思想准备。如果家长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孩子有了安全感就不会感到自卑。

不要让父母间的怨恨转移到孩子的身上,相互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让孩子在心灵中埋下对父母的“仇恨”,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没有好处的。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创伤过后,孩子是否能重新纳入身心发展的正轨,取决于父母对待此事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所以为了孩子健康发展,我们建议家长:
  1 告诉孩子你们爱他。
  父母应暂时把彼此的愤怒和愧疚放在一边,一同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真相。
  2 不要向孩子播种仇恨。
  离异父母最愚蠢的做法就是要把孩子据为己有,让他跟自己一起恨一个人。父母之间的敌意,既会使孩子恐惧和不安,产生心理负担,也会给他树立反面的榜样,做出伤害亲情的举动。演员宋丹丹在这个方面就做的很好,她在离婚后没有对孩子说一句前夫的坏话,还把儿子和前夫的合影摆在了家中显眼的地方。请您记住:当您向离异对方射箭的时候,这些箭要首先射穿孩子的身体才会达到离异对方的那边。
  3 做孩子的榜样。
  幼儿模仿能力强,会受父、母亲情绪的影响。因此与孩子在一起生活的单亲,一定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调节好自身的心态,积极、坚强地面对现实,给孩子树立榜样。这样,您的孩子才有依靠,才不会感到自卑,才能积极进取。
  4 调整对待孩子的尺度。
  一方面要给予孩子真诚的关爱和呵护,关心他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形,让他不会觉得被冷落;另一方面,也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要娇惯他,因为对单亲孩子而言,将来会碰到更多的困难,从小培养坚强、自立的性格,对他大有好处。
  5 鼓励孩子与人交往。
  鼓励孩子大胆地去交朋友、参加各类社交活动。家长可以让孩子邀请小朋友来家里玩,孩子只有通过与同伴的交往,才能消除心中的不快,改善人际关系,发展个性。
  6 寻找帮助。
  单亲父母平日应与其他单亲家长经常来往,互相安慰、互相支持。同时寻求亲戚、邻居、朋友作为帮手。这样,到了紧急关头,比如孩子跌倒、高烧等,就不会手忙脚乱了。当然最好还有一位异性帮助教育孩子,他(她)不一定天天来,只要抽空陪孩子玩玩,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避免孩子出现性格偏差。
  7 离婚后不具有监护权的父母,应经常去探望孩子,多跟孩子玩耍和交流。
  让孩子感受到生父或生母的温暖,使孩子在精神上得到安抚,心理上获得平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0-01
离婚离异心理:如何告诉孩子
夫妻最终决定离婚,重庆心理医生寸草心理提示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将这件事情与孩子表述,并确保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最小化。所以,该不该讲?如何说起?这些问题让父母们感到十分困扰。 心理学专家认为,孩子亲生父母的关系模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婚姻价值观以及亲密关系的模式;而且,孩子亲生父母如何与孩子谈起离异对方的方式对孩子未来的人格健全过程有深刻的影响。那么该如何和孩子说呢? 
首先,在孩子面对突如起来的打击时,明确告诉孩子:父母的离婚不是你的错。面对父母其中一位离开自己的情况,孩子总是认识,对方是不是因为自己的顽皮或不听话而离开的,如此,孩子会在潜意识中会觉得自己是不被喜欢的,自己是被爸爸或妈妈抛弃的孩子。这种潜意识的罪恶感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沉重的压力。因此,重庆寸草心心理医生强调应该明确告诉孩子,父母分开的责任不在他们。比如,可以和孩子说:孩子,爸爸妈妈因为感情不和,现在离婚了。以后等你慢慢长大了,就会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离婚。但是,爸妈离婚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我们也想请你好好想想,你未来想跟爸爸,还是想跟妈妈呢?对孩子的尊重与信任可以淡化离婚带来的痛苦情绪。  
同时,既然离婚已成既定事实,因此,要不断强化无条件爱孩子的信念,即虽然父母离婚了,但是我们永远都是爱你的。当孩子面临父母离婚的消息,孩子会担心,父母是不是不会像以前一样爱自己了,于是产生极大的失落感。因此,务必让孩子清晰地知道,即使父母离异,但是,亲子血缘的关系及亲子之情依然存在,父母对自己的抚养和教育的义务依然存在,更重要的是,他未来还有很多机会见到父母,未来还可以像过去一样被深深地被父母爱着。  
要非常注意的一点是,很多夫妻离婚时,带着很强的怨恨分开,因此会多少会将这中对伴侣的负面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如你的爸爸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他不要我们了!或者你爸爸天天打你妈妈,我们不和你爸爸好了好不好?或者你妈妈天天都不顾家,都不是好妈妈!等等。这些负面的言语只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创伤和自卑感,是必须要避免的。  
父母离异,对于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重庆寸草心心理咨询中心提醒享受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和幸福的童年生活,都是孩子的权利。然而,假如离婚已成事实,那么请好好地尊重和呵护你们血浓于水的无辜的孩子吧!人都在成长,孩子是,父母也是。
第4个回答  2017-04-04
  双方在离婚时,关于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与孩子的户口所在地没有关系。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也就是说,双方虽然离婚,但是作为孩子的合法监护人,都具有抚养孩子的权力和义务,如果双方就孩子抚养权的问题,不能协商解决的,那么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抚养会本着对孩子有利的原则,依照《最高法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相关规定进行判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