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如题所述

  摘要:演员——表演者的统称。在戏剧艺术中,则指运用戏剧表演艺术把剧本的文学人物形象创造成为舞台人物形象的表演者。电影表演中,由演员扮演角色,在摄影机前表演情节的艺术。戏剧演员还是电影演员,一般都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熟练的表演技巧。在创作风格上,一般可分本色演员和性格演员两种。但无论哪种演员,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必备素质,才能在艺术创造中具有自己的创作个性和创作风貌。
  关键词:想象力;注意力集中;理解力;表现力    
  演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电影艺术词典》中指出:“演员表演的天赋资质及能力、才干,包括演员的容貌,形态,形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声音的声色和音调,言语的清晰度,演员创造形象的理解力、想象力、感受力、表现力以及演员自身的性格、气质、魅力等,表演素质有其天赋的特色;但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以及丰富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可以得到发展和提高。”首先,素质是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的,先天性是父母给我们的,是无法选择的素质,后天性是在出生之后,父母、家庭、社会环境对你的影响,以及我们所遇到的人与事影响到我们的后天性素质,后天的素质是可以改变的。
  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演员应该具备的主要素质有“想象力、理解力、激情与控制、表现力”,不仅如此,注意力集中、观察能力、感受力、生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演员素质,电影演员与舞台演员的素质要求是有差异的。因为电影不同于舞台,舞台观众看演员的轮廓,夸大的表情和形体表演,而电影观众看演员的眼睛、脸的特写。因此电影的特性对演员的内心素质要求更为细腻、严格,更强调演员的综合表现能力,以适应电影创造的要求。
  一、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也是作为一个演员塑造人物角色形象的源泉。想象力是在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在创造性想象中,运用想象力去创造你希望去实现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接着,你继续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思想或画面上,给予它以肯定性的能量,直到最后它成为客观的现实。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2卷85页)讲过:“……你们可以明白,演员具备丰富而特殊的想象是多么的重要。它是演员在艺术工作和舞台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所不可缺少的,无论他在研究角色也好,或者再现角色也好。……演员应当喜爱并善于幻想。这是重要的创作能力之一。没有想象,也就没有创作。”
  在创作的现场演员为了投入角色、投入规定情境时,经常会选择一些方式听音乐、闭眼等,想象角色应当的心情与状态,或想象不存在的无实物。想象力是演员创造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与条件。它在演员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演员要凭借想象中的内心视像感受到交流对象。积极、活跃的想象带来丰富生动的表演。演员想象力的增强,与丰富的阅历,开阔的视野和细致的观察积累,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演员的想象力越丰富越对创作角色有帮助。
  二、注意力集中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全集》第十卷355页)讲过:“……创作首先是整个精神和形体天性的完全集中。这不仅仅包括视觉和听觉,而且包括人的五觉。此外,这还包括身体、思想、智慧、意志、情感、记忆和想象。在进行创作时整个精神和形体天性都应该集中到剧中人物的心灵里所发生的事情上去。”在电影特性的制约下拍戏,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演员。因为电影表演是间断的、顺序颠倒的、甚至重复的、无对象的,不像戏剧表演一般是连贯的、有序的,有利于演员的表演中投入角色。在镜头前的拍摄中,有时为了画面的协调,需要眼睛视点的借位,也就是从镜头中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人视线相对在聊天,其实也许他们在看对方的头发或是鼻子或其它的地方,这样的情
  著名演员Michael
Caine在《电影的表演》这本书中说过:“如果你的注意力集中是完整的,演技是生动的,那么只要你放松的坐在那里就可以了,摄影机是肯定摄下来你的一切,它不会背叛你。”
  三、理解力
  演员必须观察周围的世界,观察人的天性并收集有用的细节将会建成角色细节的储存库。观察的对象分为两类,一、我们身边的熟悉的人,二、社会上的陌生人。我曾经在街上观察一位清洁工人,在观察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发现清洁工人有什么个性化的特点,但是他们都有着统一的职业特征。从外部的观察开始我就跟随着他们并模仿他们的动作,后来我就干脆借了一套清洁工的服装、工具,加入到他们的清洁队伍。我们一起边做扫地边聊天,聊清洁工这个职业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从他们那让我了解到原来他们凌晨三点钟就要起床工作,到中午才下班,上晚班则要工作到十二点以后。这样的起早贪黑,而且工资很低。他们说:“工作中,有一次扫地捡到了钱,他们就在原地等失主来领,后来终于等来了失主,失主非常的开心、对他表示感谢。他也觉的非常的欣慰!还有一次深夜他们在辛苦的扫地,遇见了一个喝醉酒的人,就对着他们骂,后来又吐了一地。”
  清洁工这个职业看似简单,但是在这份简单中有苦也有乐。在表演之前的观察与了解,都是为了辅助我们对角色的更深的理解。从而把人物角色更好的搬上舞台,塑造人物的艺术形象。这就是表演课进入观察生活阶段时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观察生活“观察”这两个字并不是用眼神去看他们,而用心去看他们,去感受他们的真实生活。通过跟他们的交流,看着他们的动态、习惯动作、说话方式,了解他们每一个人的背景、经验。想想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是怎么样的。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别人,而不是表面上的“了解”别人。
  总之,拥有理解力与观察能力不仅是要求演员能够在生活中理解别人理解自己,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创作中理解角色,理解剧情。
  四、表现力
  演员的表现力是运用形之于外的可见动作体现外部神态和心理活动的传情达意的能力。包括心理形体动作的表现力,语言动作的表达力和面部表情的表现力。语言动作的表现力:对演员来讲语言动作的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声音也是心灵的“窗户”。面部表情的表现力:
“面部表情”表达感情的方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中指出“……面部表情,用眼睛表演……在克服了肌肉的混乱状态以后自然会产生,眼睛是心灵的镜子。”
  总之,电影特性也讲过特殊规定性。电影本身就很“夸张”的,如在电影院放映影片时,画面中,银幕中演员的脸将会有两米三米以上,有时演员的眼睛也会有一米以上,因此电影演员不需要夸张表演。但舞台上则不同,舞台本身就从观众席来看固定的全景,那么舞台自然地要让演员实施合理的放大表演。老师曾经说过:舞台表演是“表现才能存在”,而电影表演是“存在就意味着表现。”演员在银幕上要传达给观众的是除了扮演角色的表现力、角色形象的塑造。对于想象力、注意力集中、理解力、激情与控制这些元素的基本功也相当的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