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道超难6年级奥数题``老师布置的作业``会做的救救我吧!~~(要过程)

几道超难6年级奥数题``老师布置的作业``今天是周五``下周一就要交!!!急死我了!!会做的救救我吧``一定要过程````火速火速啊```急用!!!!我的救星们```谢你们一辈子啊!!这题真的太难了```为难你们了```能做出7道我就谢天谢地了!!你们每人做7道就可以了```,如果你们还会做其他几道```就帮我一下啦``也做掉```!!哎!可怜可怜我```背负着巨大压力读书的小学生吧```你说这该是小学生做的题吗???????(郁闷中~~~~)

1.在乘积1×2×3×…×98×99×100中,末尾有______个零.

2.一条街上,一个骑车人与一个步行人同向而行,骑车人的速度是步行人速度的3倍,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行人,每隔2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骑车人.如果公共汽车从始发站每次间隔同样的时间发一辆车,那么间隔______分发一辆公共汽车.

3.在1至301的所有奇数中,数字3共出现_______次.

4.铁路与公路平行.公路上有一个人在行走,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一列火车追上并超过这个人用了6秒.公路上还有一辆汽车与火车同向行驶,速度是每小时67千米,火车追上并超过这辆汽车用了48秒,则火车速度为______,长度为______.

5.一个圆的周长为1.26米,两只蚂蚁从一条直径的两端同时出发沿圆周相向爬行.这两只蚂蚁每秒分别爬行5.5厘米和3.5厘米.它们每爬行1秒,3秒,5秒,………(连续奇数),就调头爬行.那么,它们相遇时,已爬行的时间是___秒.

6. 轿车、客车、货车同时从省城出发,沿同一条公路追赶前面一个骑车的人,这三辆车分别用10分钟、15分钟、20分钟追上骑车的人,轿车每小时行36千米,客车每小时行28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甲、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于点C;如果甲速度不变,乙每小时多行5千米,则他们在距C点12千米处相遇;如果乙速度不变,甲每小时多行5千米,则他们在距C点16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8.甲、乙、丙三队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树900棵,B地要植树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向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 )天从A地转向B地。

9.有18个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商品,请你为它设计一个长方体包装箱,共有( )种不同的包装法,当包装箱的长( )分米,宽( )分米,高( )分米时,最省包装纸,至少需要包装纸( )平方分米。(接头处忽略不计)

10.火车站的检票处检票前已有一些人排队等候检票进站。假如每分钟前来检票处排队检票的人数一定,那么当开一个检票口时,需要20分钟可以检完;当开两个检票口时,8分钟就无人排队。如果开三个检票口,需要多少分钟可以检完?( )

这题真的太难了```为难你们了```能做出7道我就谢天谢地了!!你们每人做7道就可以了```,如果你们还会做其他几道```就帮我一下啦``也做掉```!!哎!可怜可怜我```背负着巨大压力读书的小学生吧```你说这该是小学生做的题吗???????(郁闷中~~~~)
还有几道题昨天忘记发了````
拜托各位啊```最好别用二元一次方程,偶还只是个小学生咧`````就算要用,也要把解方程过程写出来吧`~~
11.
a,b,c是三个互不相同的自然数,都大于0而小于9,用这三个数排出不同的三位数,一共可排出( )个不同的三位数,假如将得到的全部不同的三位数相加和是2442,那么这样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是( )。

12.时钟从8点45分到9点9分,分针旋转了( )度。

13.李经理的司机每天早上7点30分到家接他去公司上班,有一天李经理7点从家出发步行去公司,路上遇到按时来接他的车,他乘车去公司,结果比平时早到5分钟。问李经理什么时候遇上汽车?汽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几倍?

14.分析找规律。
准备一张长36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在纸片上剪下尽可能大的正方形,如果剩下部分不是正方形,那么在剩下的纸片再剪下尽可能大的正方形,按上面的方法不断重复下去……

(1) 最后剪得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厘米?

(2) 最后剪得的正方形边长与原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

(3) 按上面的方法从长342厘米,宽306厘米的长方形上剪正方形,最后得到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厘米?

1,
因为:2*5=10 含有2的因数比含有5的因数多,所以只看5的因数 1个5 100/5=20 2个5 100/25=4 20+4=24
共有24个0

2,
公交车的间隔的发车时间不变,公交车、骑车人、步行人的速度也不变,
我们把公路上每两辆公交车之间的距离看作单位“1”。
公共汽车 “1”
——●—————●—————●————→
步行人△→
如上图,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人,那么公交车比步行人每分钟多行单位“1”的1/10;
公共汽车 “1”
——●—————●—————●————→
骑车人☆→
如上图,每隔2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骑车人,那么公交车比骑车人每分钟多行单位“1”的1/20;
由此可知,骑车人与步行人的速度差是:1/10 - 1/20 = 1/20
又因为“骑车人速度是步行人速度的3倍”,
所以步行人的速度是:1/20 ÷ (3 - 1) = 1/40
公交车的速度是:1/40 + 1/10 = 1/8
公交车发车的间隔时间是:1 ÷ 1/8 = 8(分钟)

3,
46次
①“3”在个位时,必定是奇数且每十个数中出现一个.1×〔(301-1)÷10〕=30(个);
②“3”在十位上时,个位数只能是1,3,5,7,9,这个数是奇数.每100个数共有五个.5×〔(301-1)÷100〕=15(个);
③“3”在百位上,只有300与301两个数,其中301是奇数.
因此,在1~301所有奇数中,数字“3”出现30+15+1=46(次)

4,
76千米/时,120米
把火车与人的速度差分成8段,火车与汽车速度差也就是1段.可得每段表示的是(67-4)÷(8-1)=9(千米/时).火车的速度是67+9=76(千米/时),9×1000÷3600=2.5(米/秒),2.5×48=120(米)

5,
49
由相向行程问题,若它们一直保持相向爬行,直至相遇所需时间是
间是1秒,第二轮有效前进时间是5-3=2(秒)…….由上表可知实际耗时为1+8+16+24=49(秒),相遇有效时间为1+2×3=7秒.因此,它们相遇时爬行的时间是49秒.

6,
设骑车人的速度是X
10/60*(36-X)=15/60(28-X)
X=12
那么原来轿车与人的距离是:10/60*(36-12)=4千米
那么货车每小时行:4/(15/60)+12=28千米

7,
先画一张行程示意图如下
http://hi.baidu.com/xiaozhaotaitai/album/item/3b1aa300260c3001738b65e1.html
设乙加速后与甲相遇于D点,甲加速后与乙相遇于E点.同时出发后的相遇时间,是由速度和决定的.不论甲加速,还是乙加速,它们的速度和比原来都增加5千米,因此,不论在D点相遇,还是在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一样的,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下面的考虑重点转向速度差.
在同样的时间内,甲如果加速,就到E点,而不加速,只能到 D点.这两点距离是 12+ 16= 28(千米),加速与不加速所形成的速度差是5千米/小时.因此,在D点
(或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
28÷5= 5.6(小时).
比C点相遇少用 6-5.6=0.4(小时).
甲到达D,和到达C点速度是一样的,少用0.4小时,少走12千米,因此甲的速度是
12÷0.4=30(千米/小时).
同样道理,乙的速度是
16÷0.4=40(千米/小时).
A到 B距离是(30+ 40)×6= 420(千米).
答: A,B两地距离是 420千米.

8,
设:乙在A地植了x天,之后又在B地植了y天。
(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就行了)
(24+30)x+24y=900
32x+(32+30)y=1250
解得x=10,y=15
答:乙应在开始后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9,
用类似于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把12立方分米分解成它的3个约数相乘的形式(因为小正方体的存在,所以它的长、宽、高,只能是非0的自然数):
①12=12×1×1 ②12=6×2×1 ③12=4×3×1 ④ 12=3×2×2。然后算出它们各自的表面积,就能非常直观地看到当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分米、2分米、2分米时表面积最小。
答案,4,3,2,2,32

10,
设原来排队的人数为X,每分钟进来Y,每分钟检票Z
20*Z=X+20*Y
2*8*Z=X+8*Y
解方程组得Z=3Y,X=40Y
设开3个检票口需要A分钟可以检完票
3*A*3Y=40Y+A*Y
A=5

参考资料:baidu,部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20
因为:2*5=10 含有2的因数比含有5的因数多,所以只看5的因数 1个5 100/5=20 2个5 100/25=4 20+4=24
共有24个0

2,
公交车的间隔的发车时间不变,公交车、骑车人、步行人的速度也不变,
我们把公路上每两辆公交车之间的距离看作单位“1”。
公共汽车 “1”
——●—————●—————●————→
步行人△→
如上图,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人,那么公交车比步行人每分钟多行单位“1”的1/10;
公共汽车 “1”
——●—————●—————●————→
骑车人☆→
如上图,每隔2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骑车人,那么公交车比骑车人每分钟多行单位“1”的1/20;
由此可知,骑车人与步行人的速度差是:1/10 - 1/20 = 1/20
又因为“骑车人速度是步行人速度的3倍”,
所以步行人的速度是:1/20 ÷ (3 - 1) = 1/40
公交车的速度是:1/40 + 1/10 = 1/8
公交车发车的间隔时间是:1 ÷ 1/8 = 8(分钟)

3,
46次
①“3”在个位时,必定是奇数且每十个数中出现一个.1×〔(301-1)÷10〕=30(个);
②“3”在十位上时,个位数只能是1,3,5,7,9,这个数是奇数.每100个数共有五个.5×〔(301-1)÷100〕=15(个);
③“3”在百位上,只有300与301两个数,其中301是奇数.
因此,在1~301所有奇数中,数字“3”出现30+15+1=46(次)

4,
76千米/时,120米
把火车与人的速度差分成8段,火车与汽车速度差也就是1段.可得每段表示的是(67-4)÷(8-1)=9(千米/时).火车的速度是67+9=76(千米/时),9×1000÷3600=2.5(米/秒),2.5×48=120(米)
5,
49
由相向行程问题,若它们一直保持相向爬行,直至相遇所需时间是
间是1秒,第二轮有效前进时间是5-3=2(秒)…….由上表可知实际耗时为1+8+16+24=49(秒),相遇有效时间为1+2×3=7秒.因此,它们相遇时爬行的时间是49秒.

6,
设骑车人的速度是X
10/60*(36-X)=15/60(28-X)
X=12
那么原来轿车与人的距离是:10/60*(36-12)=4千米
那么货车每小时行:4/(15/60)+12=28千米

7,
先画一张行程示意图如下
http://hi.baidu.com/xiaozhaotaitai/album/item/3b1aa300260c3001738b65e1.html
设乙加速后与甲相遇于D点,甲加速后与乙相遇于E点.同时出发后的相遇时间,是由速度和决定的.不论甲加速,还是乙加速,它们的速度和比原来都增加5千米,因此,不论在D点相遇,还是在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一样的,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下面的考虑重点转向速度差.
在同样的时间内,甲如果加速,就到E点,而不加速,只能到 D点.这两点距离是 12+ 16= 28(千米),加速与不加速所形成的速度差是5千米/小时.因此,在D点
(或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
28÷5= 5.6(小时).
比C点相遇少用 6-5.6=0.4(小时).
甲到达D,和到达C点速度是一样的,少用0.4小时,少走12千米,因此甲的速度是
12÷0.4=30(千米/小时).
同样道理,乙的速度是
16÷0.4=40(千米/小时).
A到 B距离是(30+ 40)×6= 420(千米).
答: A,B两地距离是 420千米.

8,
设:乙在A地植了x天,之后又在B地植了y天。
(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就行了)
(24+30)x+24y=900
32x+(32+30)y=1250
解得x=10,y=15
答:乙应在开始后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9,
用类似于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把12立方分米分解成它的3个约数相乘的形式(因为小正方体的存在,所以它的长、宽、高,只能是非0的自然数):
①12=12×1×1 ②12=6×2×1 ③12=4×3×1 ④ 12=3×2×2。然后算出它们各自的表面积,就能非常直观地看到当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分米、2分米、2分米时表面积最小。
答案,4,3,2,2,32

10,
设原来排队的人数为X,每分钟进来Y,每分钟检票Z
20*Z=X+20*Y
2*8*Z=X+8*Y
解方程组得Z=3Y,X=40Y
设开3个检票口需要A分钟可以检完票
3*A*3Y=40Y+A*Y
A=5
第2个回答  2008-03-29
1,
因为:2*5=10 含有2的因数比含有5的因数多,所以只看5的因数 1个5 100/5=20 2个5 100/25=4 20+4=24
共有24个0

2,
公交车的间隔的发车时间不变,公交车、骑车人、步行人的速度也不变,
我们把公路上每两辆公交车之间的距离看作单位“1”。
公共汽车 “1”
——●—————●—————●————→
步行人△→
如上图,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人,那么公交车比步行人每分钟多行单位“1”的1/10;
公共汽车 “1”
——●—————●—————●————→
骑车人☆→
如上图,每隔2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骑车人,那么公交车比骑车人每分钟多行单位“1”的1/20;
由此可知,骑车人与步行人的速度差是:1/10 - 1/20 = 1/20
又因为“骑车人速度是步行人速度的3倍”,
所以步行人的速度是:1/20 ÷ (3 - 1) = 1/40
公交车的速度是:1/40 + 1/10 = 1/8
公交车发车的间隔时间是:1 ÷ 1/8 = 8(分钟)

3,
46次
①“3”在个位时,必定是奇数且每十个数中出现一个.1×〔(301-1)÷10〕=30(个);
②“3”在十位上时,个位数只能是1,3,5,7,9,这个数是奇数.每100个数共有五个.5×〔(301-1)÷100〕=15(个);
③“3”在百位上,只有300与301两个数,其中301是奇数.
因此,在1~301所有奇数中,数字“3”出现30+15+1=46(次)

4,
76千米/时,120米
把火车与人的速度差分成8段,火车与汽车速度差也就是1段.可得每段表示的是(67-4)÷(8-1)=9(千米/时).火车的速度是67+9=76(千米/时),9×1000÷3600=2.5(米/秒),2.5×48=120(米)

5,
49
由相向行程问题,若它们一直保持相向爬行,直至相遇所需时间是
间是1秒,第二轮有效前进时间是5-3=2(秒)…….由上表可知实际耗时为1+8+16+24=49(秒),相遇有效时间为1+2×3=7秒.因此,它们相遇时爬行的时间是49秒.

6,
设骑车人的速度是X
10/60*(36-X)=15/60(28-X)
X=12
那么原来轿车与人的距离是:10/60*(36-12)=4千米
那么货车每小时行:4/(15/60)+12=28千米

7,
先画一张行程示意图如下
http://hi.baidu.com/xiaozhaotaitai/album/item/3b1aa300260c3001738b65e1.html
设乙加速后与甲相遇于D点,甲加速后与乙相遇于E点.同时出发后的相遇时间,是由速度和决定的.不论甲加速,还是乙加速,它们的速度和比原来都增加5千米,因此,不论在D点相遇,还是在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一样的,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下面的考虑重点转向速度差.
在同样的时间内,甲如果加速,就到E点,而不加速,只能到 D点.这两点距离是 12+ 16= 28(千米),加速与不加速所形成的速度差是5千米/小时.因此,在D点
(或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
28÷5= 5.6(小时).
比C点相遇少用 6-5.6=0.4(小时).
甲到达D,和到达C点速度是一样的,少用0.4小时,少走12千米,因此甲的速度是
12÷0.4=30(千米/小时).
同样道理,乙的速度是
16÷0.4=40(千米/小时).
A到 B距离是(30+ 40)×6= 420(千米).
答: A,B两地距离是 420千米.

8,
设:乙在A地植了x天,之后又在B地植了y天。
(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就行了)
(24+30)x+24y=900
32x+(32+30)y=1250
解得x=10,y=15
答:乙应在开始后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9,
用类似于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把12立方分米分解成它的3个约数相乘的形式(因为小正方体的存在,所以它的长、宽、高,只能是非0的自然数):
①12=12×1×1 ②12=6×2×1 ③12=4×3×1 ④ 12=3×2×2。然后算出它们各自的表面积,就能非常直观地看到当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分米、2分米、2分米时表面积最小。
答案,4,3,2,2,32

10,
设原来排队的人数为X,每分钟进来Y,每分钟检票Z
20*Z=X+20*Y
2*8*Z=X+8*Y
解方程组得Z=3Y,X=40Y
设开3个检票口需要A分钟可以检完票
3*A*3Y=40Y+A*Y
A=5

希望能帮你的忙

6年级大概已经学了方程了吧
先找出等量关系,然后设未知数,再然后就慢慢解吧
①“3”在个位时,必定是奇数且每十个数中出现一个.1×〔(301-1)÷10〕=30(个);
②“3”在十位上时,个位数只能是1,3,5,7,9,这个数是奇数.每100个数共有五个.5×〔(301-1)÷100〕=15(个);
③“3”在百位上,只有300与301两个数,其中301是奇数.
因此,在1~301所有奇数中,数字“3”出现30+15+1=46(次)
第3个回答  2008-03-26
回答 共 20 条
你还是一道道问吧!
都不难,但有些题只是繁,没意思
回答者: 粉色ぉ回忆 - 副总裁 十一级 3-14 23:50
1.这道题就是求有多少个10的因子。
10=5*2
5的因子有(100/5)+(100/25)=24个
2的因子远多于5的因子
所以10的因子有24个
这个式子末尾有24个0
回答者:angus390 - 助理 三级 3-14 23:51
第一题;1-100中只有10 20 30....含零 例如10×20=200 含2个零,200×30=6000 含3个零...... 一直到100 一共是11个零.
回答者:haoranfly - 试用期 一级 3-14 23:57
(1)21个零
(2)5分钟
(3)34次
(4)速度是每小时76千米,120米
回答者:wxs_123456 - 助理 二级 3-15 00:09
1,
因为:2*5=10 含有2的因数比含有5的因数多,所以只看5的因数 1个5 100/5=20 2个5 100/25=4 20+4=24
共有24个0

2,
公交车的间隔的发车时间不变,公交车、骑车人、步行人的速度也不变,
我们把公路上每两辆公交车之间的距离看作单位“1”。
公共汽车 “1”
——●—————●—————●————→
步行人△→
如上图,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人,那么公交车比步行人每分钟多行单位“1”的1/10;
公共汽车 “1”
——●—————●—————●————→
骑车人☆→
如上图,每隔2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骑车人,那么公交车比骑车人每分钟多行单位“1”的1/20;
由此可知,骑车人与步行人的速度差是:1/10 - 1/20 = 1/20
又因为“骑车人速度是步行人速度的3倍”,
所以步行人的速度是:1/20 ÷ (3 - 1) = 1/40
公交车的速度是:1/40 + 1/10 = 1/8
公交车发车的间隔时间是:1 ÷ 1/8 = 8(分钟)

3,
46次
①“3”在个位时,必定是奇数且每十个数中出现一个.1×〔(301-1)÷10〕=30(个);
②“3”在十位上时,个位数只能是1,3,5,7,9,这个数是奇数.每100个数共有五个.5×〔(301-1)÷100〕=15(个);
③“3”在百位上,只有300与301两个数,其中301是奇数.
因此,在1~301所有奇数中,数字“3”出现30+15+1=46(次)

4,
76千米/时,120米
把火车与人的速度差分成8段,火车与汽车速度差也就是1段.可得每段表示的是(67-4)÷(8-1)=9(千米/时).火车的速度是67+9=76(千米/时),9×1000÷3600=2.5(米/秒),2.5×48=120(米)

5,
49
由相向行程问题,若它们一直保持相向爬行,直至相遇所需时间是
间是1秒,第二轮有效前进时间是5-3=2(秒)…….由上表可知实际耗时为1+8+16+24=49(秒),相遇有效时间为1+2×3=7秒.因此,它们相遇时爬行的时间是49秒.

6,
设骑车人的速度是X
10/60*(36-X)=15/60(28-X)
X=12
那么原来轿车与人的距离是:10/60*(36-12)=4千米
那么货车每小时行:4/(15/60)+12=28千米

7,
先画一张行程示意图如下
http://hi.baidu.com/xiaozhaotaitai/album/item/3b1aa300260c3001738b65e1.html
设乙加速后与甲相遇于D点,甲加速后与乙相遇于E点.同时出发后的相遇时间,是由速度和决定的.不论甲加速,还是乙加速,它们的速度和比原来都增加5千米,因此,不论在D点相遇,还是在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一样的,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下面的考虑重点转向速度差.
在同样的时间内,甲如果加速,就到E点,而不加速,只能到 D点.这两点距离是 12+ 16= 28(千米),加速与不加速所形成的速度差是5千米/小时.因此,在D点
(或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
28÷5= 5.6(小时).
比C点相遇少用 6-5.6=0.4(小时).
甲到达D,和到达C点速度是一样的,少用0.4小时,少走12千米,因此甲的速度是
12÷0.4=30(千米/小时).
同样道理,乙的速度是
16÷0.4=40(千米/小时).
A到 B距离是(30+ 40)×6= 420(千米).
答: A,B两地距离是 420千米.

8,
设:乙在A地植了x天,之后又在B地植了y天。
(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就行了)
(24+30)x+24y=900
32x+(32+30)y=1250
解得x=10,y=15
答:乙应在开始后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9,
用类似于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把12立方分米分解成它的3个约数相乘的形式(因为小正方体的存在,所以它的长、宽、高,只能是非0的自然数):
①12=12×1×1 ②12=6×2×1 ③12=4×3×1 ④ 12=3×2×2。然后算出它们各自的表面积,就能非常直观地看到当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分米、2分米、2分米时表面积最小。
答案,4,3,2,2,32

10,
设原来排队的人数为X,每分钟进来Y,每分钟检票Z
20*Z=X+20*Y
2*8*Z=X+8*Y
解方程组得Z=3Y,X=40Y
设开3个检票口需要A分钟可以检完票
3*A*3Y=40Y+A*Y
A=5

参考资料:baidu,部分
回答者:xiaozhaotaitai - 董事长 十七级 3-15 00:10
刷分来的
没什么说 那么多人都回答了 我说也没什么意思
6年级大概已经学了方程了吧
先找出等量关系,然后设未知数,再然后就慢慢解吧
可怜~~
回答者:mada7802301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3-15 00:19
1.因为1到100中能被5整除的有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其中25=5*5,,50=5*5*2,75=5*5*3,100=5*5*4,故相当于有16+2+2+2+2=24个5相乘,并且除此之外无其他可得5的,而除它们之外还有好多偶数(至少30各吧),一旦相乘就得10,既增加一个"0",故有24个0.
2设人速度为x,骑车者为3x,车为y,每z分发一次车,从第一次次人被车超开始记时,10分钟后被超,又10分自行车被超,第2个10分,自行车比人多走20x,而车用10分就赶上,说明车比自行车速大20x/10=2x,则y=5x
对于自行车,每20分被超一次,说明被超时与下辆相差40x的距离,即一次发车间隔车行了40x,用时8分.
3.从第一个3,每隔10就出现一次(3,13,23,33,...),共99次,其中30到39又多出现10次,130到139又多出现10次,230到239又多出现10次,加上300与301,共131次.
4.每小时76千米,120米
5.49
6.设骑车人的速度是X
10/60*(36-X)=15/60(28-X) X=12
车与人的距离是:10/60*(36-12)=4千米
货车每小时行:4/(15/60)+12=28千米
7.设乙加速后与甲相遇于D点,甲加速后与乙相遇于E点.同时出发后的相遇时间,是由速度和决定的.不论甲加速,还是乙加速,它们的速度和比原来都增加5千米,因此,不论在D点相遇,还是在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一样的,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下面的考虑重点转向速度差.
在同样的时间内,甲如果加速,就到E点,而不加速,只能到 D点.这两点距离是 12+ 16= 28(千米),加速与不加速所形成的速度差是5千米/小时.因此,在D点
(或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
28÷5= 5.6(小时).
比C点相遇少用 6-5.6=0.4(小时).
甲到达D,和到达C点速度是一样的,少用0.4小时,少走12千米,因此甲的速度是
12÷0.4=30(千米/小时).
同样道理,乙的速度是
16÷0.4=40(千米/小时).
A到 B距离是(30+ 40)×6= 420(千米).
答: A,B两地距离是 420千米.
8,
设:乙在A地植了x天,之后又在B地植了y天。
(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就行了)
(24+30)x+24y=900
32x+(32+30)y=1250
解得x=10,y=15
答:乙应在开始后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9,
用类似于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把12立方分米分解成它的3个约数相乘的形式(因为小正方体的存在,所以它的长、宽、高,只能是非0的自然数):
①12=12×1×1 ②12=6×2×1 ③12=4×3×1 ④ 12=3×2×2。然后算出它们各自的表面积,就能非常直观地看到当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分米、2分米、2分米时表面积最小。
答案,4,3,2,2,32

10,
设原来排队的人数为X,每分钟进来Y,每分钟检票Z
20*Z=X+20*Y
2*8*Z=X+8*Y
解方程组得Z=3Y,X=40Y
设开3个检票口需要A分钟可以检完票
3*A*3Y=40Y+A*Y
A=5
回答者:大脸猫930 - 初入江湖 二级 3-15 00:28
1.24个0
回答者:KingJimCarrey - 试用期 一级 3-17 18:03
①“3”在个位时,必定是奇数且每十个数中出现一个.1×〔(301-1)÷10〕=30(个);
②“3”在十位上时,个位数只能是1,3,5,7,9,这个数是奇数.每100个数共有五个.5×〔(301-1)÷100〕=15(个);
③“3”在百位上,只有300与301两个数,其中301是奇数.
因此,在1~301所有奇数中,数字“3”出现30+15+1=46(次)
回答者:幽灵侠女行天下 - 试用期 一级 3-17 20:01
智障
回答者:wze456 - 初入江湖 二级 3-17 21:54
问你老师去,干吗要学奥数
回答者:zhangdongxmu - 初入江湖 二级 3-17 22:04
这么多干嘛啊
回答者:一只会飞的恐龙 - 初入江湖 二级 3-18 21:57
因为:2*5=10 含有2的因数比含有5的因数多,所以只看5的因数 1个5 100/5=20 2个5 100/25=4 20+4=24
共有24个0

2,
公交车的间隔的发车时间不变,公交车、骑车人、步行人的速度也不变,
我们把公路上每两辆公交车之间的距离看作单位“1”。
公共汽车 “1”
——●—————●—————●————→
步行人△→
如上图,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人,那么公交车比步行人每分钟多行单位“1”的1/10;
公共汽车 “1”
——●—————●—————●————→
骑车人☆→
如上图,每隔2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骑车人,那么公交车比骑车人每分钟多行单位“1”的1/20;
由此可知,骑车人与步行人的速度差是:1/10 - 1/20 = 1/20
又因为“骑车人速度是步行人速度的3倍”,
所以步行人的速度是:1/20 ÷ (3 - 1) = 1/40
公交车的速度是:1/40 + 1/10 = 1/8
公交车发车的间隔时间是:1 ÷ 1/8 = 8(分钟)

3,
46次
①“3”在个位时,必定是奇数且每十个数中出现一个.1×〔(301-1)÷10〕=30(个);
②“3”在十位上时,个位数只能是1,3,5,7,9,这个数是奇数.每100个数共有五个.5×〔(301-1)÷100〕=15(个);
③“3”在百位上,只有300与301两个数,其中301是奇数.
因此,在1~301所有奇数中,数字“3”出现30+15+1=46(次)

4,
76千米/时,120米
把火车与人的速度差分成8段,火车与汽车速度差也就是1段.可得每段表示的是(67-4)÷(8-1)=9(千米/时).火车的速度是67+9=76(千米/时),9×1000÷3600=2.5(米/秒),2.5×48=120(米)
5,
49
由相向行程问题,若它们一直保持相向爬行,直至相遇所需时间是
间是1秒,第二轮有效前进时间是5-3=2(秒)…….由上表可知实际耗时为1+8+16+24=49(秒),相遇有效时间为1+2×3=7秒.因此,它们相遇时爬行的时间是49秒.

6,
设骑车人的速度是X
10/60*(36-X)=15/60(28-X)
X=12
那么原来轿车与人的距离是:10/60*(36-12)=4千米
那么货车每小时行:4/(15/60)+12=28千米

7,
先画一张行程示意图如下
http://hi.baidu.com/xiaozhaotaitai/album/item/3b1aa300260c3001738b65e1.html
设乙加速后与甲相遇于D点,甲加速后与乙相遇于E点.同时出发后的相遇时间,是由速度和决定的.不论甲加速,还是乙加速,它们的速度和比原来都增加5千米,因此,不论在D点相遇,还是在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一样的,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下面的考虑重点转向速度差.
在同样的时间内,甲如果加速,就到E点,而不加速,只能到 D点.这两点距离是 12+ 16= 28(千米),加速与不加速所形成的速度差是5千米/小时.因此,在D点
(或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
28÷5= 5.6(小时).
比C点相遇少用 6-5.6=0.4(小时).
甲到达D,和到达C点速度是一样的,少用0.4小时,少走12千米,因此甲的速度是
12÷0.4=30(千米/小时).
同样道理,乙的速度是
16÷0.4=40(千米/小时).
A到 B距离是(30+ 40)×6= 420(千米).
答: A,B两地距离是 420千米.

8,
设:乙在A地植了x天,之后又在B地植了y天。
(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就行了)
(24+30)x+24y=900
32x+(32+30)y=1250
解得x=10,y=15
答:乙应在开始后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9,
用类似于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把12立方分米分解成它的3个约数相乘的形式(因为小正方体的存在,所以它的长、宽、高,只能是非0的自然数):
①12=12×1×1 ②12=6×2×1 ③12=4×3×1 ④ 12=3×2×2。然后算出它们各自的表面积,就能非常直观地看到当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分米、2分米、2分米时表面积最小。
答案,4,3,2,2,32

10,
设原来排队的人数为X,每分钟进来Y,每分钟检票Z
20*Z=X+20*Y
2*8*Z=X+8*Y
解方程组得Z=3Y,X=40Y
设开3个检票口需要A分钟可以检完票
3*A*3Y=40Y+A*Y
A=5
回答者:hz7794509 - 助理 二级 3-20 21:37
不会
回答者:嗜樱天使 - 魔法学徒 一级 3-22 19:05
书书书书书书书书书书书书~
回答者:630482092 - 试用期 一级 3-23 11:54
8,
设:乙在A地植了x天,之后又在B地植了y天。
(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就行了)
(24+30)x+24y=900
32x+(32+30)y=1250
解得x=10,y=15
回答者:guanqijrr - 试用期 一级 3-23 17:23
一加一=与几?
回答者:灭此朝纲 - 初入江湖 二级 3-23 21:36
1,只有尾数是5的和偶数相乘得0 再加上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一共是10+11=21个0
2,靠 不做了
回答者:wudiahui34 - 初学弟子 一级 3-24 21:02
1.24 10~90 9 50 1 5~95 10 100 2 75 25 2
~~ ~ ~ ~~ ~~ ~~
回答者:BJNYN2008wc - 试用期 一级 3-26 15:45
sdd
回答者:409554675 - 试用期 一级 3-26 16:50
我也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 积分规则
回答字数在10000字以内

参考资料:
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匿名回答
第4个回答  2008-03-15
1.因为1到100中能被5整除的有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其中25=5*5,,50=5*5*2,75=5*5*3,100=5*5*4,故相当于有16+2+2+2+2=24个5相乘,并且除此之外无其他可得5的,而除它们之外还有好多偶数(至少30各吧),一旦相乘就得10,既增加一个"0",故有24个0.
2设人速度为x,骑车者为3x,车为y,每z分发一次车,从第一次次人被车超开始记时,10分钟后被超,又10分自行车被超,第2个10分,自行车比人多走20x,而车用10分就赶上,说明车比自行车速大20x/10=2x,则y=5x
对于自行车,每20分被超一次,说明被超时与下辆相差40x的距离,即一次发车间隔车行了40x,用时8分.
3.从第一个3,每隔10就出现一次(3,13,23,33,...),共99次,其中30到39又多出现10次,130到139又多出现10次,230到239又多出现10次,加上300与301,共131次.
4.每小时76千米,120米
5.49
6.设骑车人的速度是X
10/60*(36-X)=15/60(28-X) X=12
车与人的距离是:10/60*(36-12)=4千米
货车每小时行:4/(15/60)+12=28千米
7.设乙加速后与甲相遇于D点,甲加速后与乙相遇于E点.同时出发后的相遇时间,是由速度和决定的.不论甲加速,还是乙加速,它们的速度和比原来都增加5千米,因此,不论在D点相遇,还是在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一样的,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下面的考虑重点转向速度差.
在同样的时间内,甲如果加速,就到E点,而不加速,只能到 D点.这两点距离是 12+ 16= 28(千米),加速与不加速所形成的速度差是5千米/小时.因此,在D点
(或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
28÷5= 5.6(小时).
比C点相遇少用 6-5.6=0.4(小时).
甲到达D,和到达C点速度是一样的,少用0.4小时,少走12千米,因此甲的速度是
12÷0.4=30(千米/小时).
同样道理,乙的速度是
16÷0.4=40(千米/小时).
A到 B距离是(30+ 40)×6= 420(千米).
答: A,B两地距离是 420千米.
8,
设:乙在A地植了x天,之后又在B地植了y天。
(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就行了)
(24+30)x+24y=900
32x+(32+30)y=1250
解得x=10,y=15
答:乙应在开始后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9,
用类似于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把12立方分米分解成它的3个约数相乘的形式(因为小正方体的存在,所以它的长、宽、高,只能是非0的自然数):
①12=12×1×1 ②12=6×2×1 ③12=4×3×1 ④ 12=3×2×2。然后算出它们各自的表面积,就能非常直观地看到当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分米、2分米、2分米时表面积最小。
答案,4,3,2,2,32

10,
设原来排队的人数为X,每分钟进来Y,每分钟检票Z
20*Z=X+20*Y
2*8*Z=X+8*Y
解方程组得Z=3Y,X=40Y
设开3个检票口需要A分钟可以检完票
3*A*3Y=40Y+A*Y
A=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