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兵之计到底是什么意思,要有事例

如题所述

缓兵之计是指延缓对方的战略意图,军事准备,使我方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战略安排,多用于被动方化被动于主动。比如说土木堡之战后,明朝为保卫北京,以瓦刺人所写国书不符合格式要求让其从写而赢得数天的宝贵时间,使南来的明军可以及时赶到,最终保卫了北京。再比如,吴宇森的《赤壁》中,小乔去曹营为质,为周瑜火攻赢得了宝贵时间。再比如,《新三国》里,曹操为了拖延时间,以求太阳升起而假意与袁绍求和,而拖延时间。再比如,中国支持美国反恐,将美国的战略中心引向中东,防止其在2000年在南海和自己进行战略对冲,为自己赢得了8年的喘息时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19
【成语】缓兵之计

【注音】huǎn bīng zhī jì

【解释】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分享
成语资料

【成语】缓兵之计

【注音】huǎn bīng zhī jì

【解释】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结构】偏正式【年代】古代。

【灯谜】暂停。

【英文】stalling tactics。

【歇后语】诸葛亮弹琴。

【近义词】权宜之计。

【反义词】速战速决、兵贵神速。

【押韵词】偶变投隙、面墙而立、名誉扫地、临难不避、削木为吏、一举两利、意虑乖僻、费心劳力、另眼看戏、贪名图利。

成语出处

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孔明与司马懿在祁山作战。蜀军消灭了魏军大将郭淮、孙礼,占领了武都、阳平。张郃、戴陵等率军前去救援,被孔明打败。双方对峙了半月。孔明见司马懿不敢出战,用撤军的缓兵之计,诱使司马懿驱兵追赶,司马懿中计大败
第2个回答  2014-10-19
[释义]
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示例]
话大决意要杀陶三,监生恐闹出事来,原为~。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十二回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第3个回答  2014-10-19
有这么一句话,人不可能事事都占便宜,千万不要过于计较,缓兵之计就是用手段给自己充分时间准备,比如刘备请孙权打曹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9-2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