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农垦是个什么概念

经常听说农垦,不知道具体是做什么的?

农垦概况
2002-5-31 15:41:35
2000年,农垦系统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为主题,以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强管理为重点,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经济稳步增长,效益明显提高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3.45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5.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95亿元,增长3.05%;第二产业增加值164.95亿元,增长10.05%;第三产业增加值114.56亿元,增长5.61%。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19元,同比增长7%。人均纯收入3036元,比上年增长5.45%。全系统亏损额由上年的43.2亿元减少到7.03亿元,减亏幅度达83.7%,效益持续下滑趋势得以遏制,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2000年,全系统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755.82千公顷,下降2.11%。粮食总产量为1465.21万吨,比上年减少13.67%,其中大豆总产量184.80万吨,增长47.96%,商品粮1115.43万吨,比上年减少13.46%,商品率为76.13%。天然橡胶生产克服特大台风灾害的影响,实现干胶总产量34.68万吨,下降4.59%。棉花总产量83.16万吨,增长13.22%。油料总产量71.25万吨,增长11.07%。
工业生产全年完成增加值178.31亿元,增长10.72 %,实现利润12.74亿元,全行业扭转亏损局面。建筑业全年实现增加值40.85亿元,增长6.30%;个体建筑业发展较快,年末拥有个体建筑企业5417个,从业人员达3.49万人。
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服务业共完成商品销售额和营业收入516.32亿元。个体商、饮、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网点数已达13.92万个,从业人员25万人。全年出口商品总金额98.26亿元,增长22.97%。其中,工业品出口额71.26亿元,增长16.43%。主要出口商品的种类有:大豆、棉花、茶叶、水果、活猪、羊、牛、家禽、对虾、人参、枸杞、鹿茸、罐头、棉纱等农副产品。

(二)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 2000年,农垦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得新进展,非有国经济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全系统非国有经济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总量中的比重由上年的25.96%增加到28.4%。其中,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48.98%。天津、福建、浙江等垦区非国有经济已达50%以上。
1.农业改革方面。各垦区大力推进职工家庭农场“四到户、两自理”(土地承包到户、核算到户、盈亏到户、风险到户和生产费、生活费自理),进一步完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多数垦区在签订新一轮承包合同时,延长了承包期,许多垦区的一些家庭农场的承包期延长到30年。黑龙江垦区以“四到户、两自理”为特征的家庭农场的主体地位更加牢固,各类家庭农场发展到22.4万个,占全部农业生产组织的99.9%。橡胶等长期作物的家庭经营有了实质性进展,并对租赁、股份制等形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海南垦区新开发的农业项目和非胶农业已全部实行职工家庭自费经营或股份合作经营,国有茶园民营化改革已全面铺开,一些农场通过拍卖,将全部或部分国有茶转让给家庭经营。
2.二、三产业企业改革方面。各垦区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加强和发展了一批在农业产业化中起核心作用的龙头企业,并对这批企业进行了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对80%左右的场办中小企业采取了以兼并、关停、转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黑龙江垦区中小企业改制面已达98.3%,其中产权制度改革面已达71.8%;海南垦区38.5%的场办企业进行了彻底改制,实行民营或私营;江苏垦区86%的场办企业完成改制。
3.在政企业分开,剥离企业社会负担方面,有了实质性进展。部分垦区的社会职能和办社会负担已邮彻底分离或部分分离。北京垦区随场乡体制改革到位,已将垦区原承担的办社会职能全部移交给当地政府。上海、福建、浙江、江苏、青海、云南等垦区对所承担的教育、卫生等部分社会职能也采取了移交政府管理或经费由政府承担,具体事务由农场代管的过渡办法。其中,上海垦区的社会职能在垦区集团内部实现了分离,中小学教育经费已纳入财政预算,具体工作由农场社区组织代管。湖北襄樊市清河、车河、随阳3个国有农场和吉林省的梨树农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农场建立管理区作为当地政府派出机构,设立一级财政,对管理区(农场)内行政、教育、卫生、民政、政法等事务进行管理,各项支出均由管理区财政负担。一些暂不具备条件实行政企分开的垦区,也在积极探索内部分离的有效途径。
4.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2000年底,已有19个垦区加入了地方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全国农垦共有269.55万职工、115.95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统筹或系统统筹,分别占全系统的67%和79%。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垦区按照社会保部门的规定,强化纠缴力度,推进社会化发放;未纳入的垦区,重点加大了与有关部门的协调,积极争取尽快将农垦职工养老保险纳入地方社会养老保险统筹。
5.各垦区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制度,部分垦区对职工身份转换做了进一步的探索。浙江、重庆、成都、福建等垦区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转换身份、适当补偿、承认工龄、继续社保”的做法,改变了农场与职工传统的劳动关系,使改制企业职工变成社会人,增加了农垦职工能进能出的流动性。

(三)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2000年农业部制定下发了《农垦系统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调整热作产业结构的意见》。一年来,农垦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进展。
1.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为:(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2000年,粮食作物3163.87千公顷,比上年下降6.29%;棉花527.8千公顷,增长7.05%;油料作物461.19千公顷,增长11.00%。(2)品种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新疆垦区一、二级皮棉率达到80%;湖南、湖北垦区杂交棉面积增加,棉花产量和品级得到提高。北方春小麦面积减少,优质率提高,黑龙江垦区春小麦播种面积299.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7.13%,优质热带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热带水果优质品率达40%以上。(3)橡胶布局得以进一步的优化。在保持生产能力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海南、广东、广西重风重寒区植胶面积调减6667公顷,云南垦区一类植胶区增加橡胶面积4000公顷。
2.高效农业取得了良好效果。按照扩大规模、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的思路,海南垦区建设十大农业商品基地,形成大农业产业格局;黑龙江垦区在加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同时,商品粮基地建设得以进一步加强;河北和天津垦区在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发展精品养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3.以稳步推行“学生饮用奶计划”为突破口,有力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沈阳、北京、上海、天津和广洲5大城市的“学生饮用奶计划”试点工作已先后正式启动。2000年末,学生饮用奶每天进校规模已达40多万份。全系统奶牛存栏51.32万头,比上年增长2.13%;牛奶产量116.50万吨,增长7.08%。

(四)企业扭亏增盈取得显著成绩
1.扭亏责任制得以进一步完善。在全系统推进垦区专场增盈责任制的建立,并加强考核,定期对各垦区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通报。指导有条件的垦区建立财务结算中心,强化资金统一调控,并推广江苏垦区的做法,在垦区实行总会计师和财务总监制度。
2.垦区大力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进一步学习邯钢和亚星经验,建立层层分解、人人有责的成本控制体系,推进企业成本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了成本管理。黑龙江垦区广泛开展成本逆控活动,各类农作物每公顷成本比上年下降180-300元,综合成本下降270元,全垦区可比决成本降低43831万元。
3.农垦系统列入3599户中的重点脱困企业82户,到2000年底,累计脱困的企业56户,脱困率为68.3%,比上年增加近38个百分点。在56户脱困的企业中,扭亏为盈的21户,占37.5%,比1999年7增加户,共实现利润5297万元,增加盈利3589.2万元,其中有10户连续两年保持盈利。有35户企业是通过破产、兼并、重组、关停等形式摆脱困境的,占62.5%。
4.在剥离企业不良资产、减轻企业负担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2000年,农垦系统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通过多种形式(包括债转股)剥离企业不良资产达100亿元左右。
5.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2000年,138个边境贫困农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9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6.40%,是“九五”期间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17.99亿元;第二产业3.93亿元;第三产业7.0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0.44%、28.85%和31.03%。人均收入较上年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138个边境贫困农场盈亏相抵后,亏损1.3亿元,比上年减亏63%。其中,盈利农场达到65个,比上年增加14个。

(五)科技和培训工作得到加强 2000年引进和推广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奶牛繁殖管理配套技术、胶园覆盖技术和化学除草技术等20余项新技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棉花生产中,大力推进机械化采棉新技术,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降低了棉花生产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率。黑龙江垦区通过引进优质稻选育技术、优质奶牛繁育技术、鲜奶加工技术、激光平地技术和卫星定位系统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2000年农垦系统有5个项目被列入农业跨越计划项目(全国共28个),30个项目被列入国家丰收计划项目;中国荷斯坦奶牛MOET育种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获国家科教基金农技推广奖和农户奖。
积极开展了干部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垦系统各级领导的管理和决策水平。2000年全系统共培训各类管理人员10万多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农垦干部的技术、管理和决策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24
如3楼的朋友所说,农垦一般是指是指生产建设兵团所开垦的国有农场。全国解放后,一部分解放军战士就地转业,在当地条件较差的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比较有名的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东北的生产建设兵团,后来在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成立了兵团。到了文革时期,生产建设兵团被中央取消,归入地方,成立了专门的农垦局进行管理,“农垦”一说应该是由此而来,文革结束后,仅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被恢复,但是“农垦”一词在新疆仍有影响,比如新疆区政府主编的是《新疆农业科技》,而新疆兵团主编的叫《新疆农垦科技》。
第2个回答  2008-03-24
是农业开垦的简称,我们国家指的是以原建设兵团改建的国有农场为主的国有农业体系。
第3个回答  2008-03-20
农业开垦的简称
第4个回答  2020-06-03
农垦产业发展基⾦理事会(以下简称:农垦基⾦理事会) 是基于VIE结构,由我国在海外的20多家服务于中央企业、⼤型国有企业、⼤型涉农企业、⼤型农事组织与NGO等机构组成,包括中垦集团、中垦基金、农垦产业发展基⾦、农业产业发展基⾦、农垦(中国)集团、中关村系统集成、房地产信托投资基⾦、基础设施信托投资基金等组成。理事会⾃成⽴之⽇起,主要致⼒于⼈民币国际化、双向跨境⼈民币资⾦池建设、农业⽣产资料⼤宗商品信⽤⾦融服务、国际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体系与国际供应链体系区块链建设,是我国“⼀带⼀路”⾛出去战略的坚定践⾏者,承担者农产品国际竞争⼤国博弈的使命,是我国农业离岸⾦融专业俱乐部,并⽇益成为跨境⾦融科技的国家队!

“⼀带⼀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化和法律制度存在巨⼤差异,这就给“⾛出去”的中国企业带来了挑战。农垦基⾦理事会秉承着每⼀笔交易都是“⼀带⼀路”的基⽯原则,为国内市场提供资本要素、农业⽣产资料(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农业基础⼤宗商品(⽜⽺⾁、⼤⾖、粮⾷等)、矿⽯与精粉、油⽓、物流运输农业基础⼤宗商品提供⾦融供应链服务,同时将国内的种⼦、化肥、农药等农产品基础材料带给‘⼀带⼀路’沿线国家,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

“我认为,⼀带⼀路的实质就是共同发展,我们‘⾛出去’的企业完成的每⼀个项⽬、每⼀笔交易就是⼀带⼀路上的⼀块 块 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是⼀带⼀路的实践者,也是⼀带⼀路的受益者”,农垦产业发展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力强说,“做为服务于海外服务于我国央国企、⼤型企业的理事会,我们愿意把我们国家的优势产能、 先进的⽣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带⼀路的沿线国家,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将海外丰富的⽔果、⽜⽺⾁等农产品,带回到国内, 让⼈民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成为‘⼀带⼀路’的受益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