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作文600字(初二上)

如题所述

  温故知新作文

  
  温故知新(欣赏型、品读历史人物)
  辛弃疾的词伴随着我的成长,串起了许多时光。幼小的我只懂了那“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安然惬意,把他想象成一个笔风平淡自然而不失轻快的田园诗人,于是便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点滴的农村生活,也充满了情趣与诗意的韵味。然而随着我逐渐长大,再重读那些耳熟能详的辛词时,又对辛弃疾产生了新的认识,对他词中所含之情有了新的理解,正是温故而知新。
  再次捧起《稼轩集》时,我突然发现便是乡村生活,辛弃疾过得也并不悠然。“凡我鸥鸟同盟,往来莫相猜”后,我体味到了一种未曾有过却真切的忧伤无奈,于我,这是一个全新却真实的辛弃疾,淡然了无,却是那“欲说还休”的无可奈何,“江晚正愁余”的孤凄惆怅,“无人会,登临意”的抑郁落寞充满了他的胸膛,滴作两颗清冷的泪,凝成一声愁苦的叹息,化为幽幽的绝美的一曲,暗暗倾诉给千百年来的世人。
  当辛词随年岁增长渐渐烂熟于胸,我再次重读那已泛黄的词集,对辛弃疾又有了一个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识。温故而知新,原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不论是他“壮岁旌旗拥万夫”生擒叛将,在湖南扯起一支铁甲烈马的飞虎军,还是他孤郁台下泪眼望长安,赏心亭上献愁供恨、可惜流年,无不浸染着他那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这拳拳之忱浸染了他笔下的每一个字,无需斟酌便已成词,未待吟唱便已成歌。其词,以刀剑为笔,蘸之以泪,涂之以血,笔走龙蛇,如炸响惊雷,沉郁顿宕,气度恢弘,慷慨纵横,成不可一世之慨,便是悲,也悲得壮,愁,也愁得怆!言为心声,其人,本秦人真将种,上马击贼,下马草檄,眼光有棱,足以照应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重温辛词,我对辛弃疾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他词中之情有了新的理解:他是一位踌躇满志的志士,忠肝义胆的江南游子,艰辛做就、闲愁最苦的铁血男儿,欲沙场点兵、马革裹尸的爱国将军,忧心忡忡心急如焚的政治家,以“胡尘飞、金戈鸣壮其词威,民族仇、复国志炼其词魂”,使其未待细读便已气血上涌、慷慨落泪,不需细品便已觉虎啸风生,横绝六合!
  温故而知新,当我一次次重读辛词时,我一次次体味,不论是辛弃疾的词魂,还是他那峥嵘岁月所炼就的将军魂,我都会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1
我们是90后,是倔强的一代人。而属于90后的我们,早已对快餐,对kfc情有独钟。可是,又有多少90后知道30后的“情有独钟”呢?
记得那是第一次带奶奶去吃kfc,我给奶奶点了一个我一直很喜欢吃的套餐。“这东西有什么好吃的啊?”奶奶拿起汉堡左看看。又看看。好像要把它看穿一般。“吃吧,吃了就知道啊。”奶奶拗不过我,吃了一口。“只不过是把肉夹在中间的面包片啊。”奶奶无奈的说。“真搞不懂有什么的。”她皱了皱眉,又看了看价目表,不敢再下口去咬了。我尴尬的耸了耸肩,劝她吃完。而她,虽十分不情愿,但还是吃下了。
回家的路上,我挽着奶奶,“真的不好吃么?”我向她撒娇着问。她笑着摸了摸我的头,“峥峥喜欢就好。”“那您们那时候吃什么呢?”我继续追问着。奶奶神秘的一笑,“晚饭告诉你。”
那天的晚饭比平常晚了两个小时。我摸着“咕噜”“咕噜”叫着的肚子,看着奶奶把饭锅拿出。我迫不及待的打开锅盖,看到的却是一个个山一样的面点。看着奶奶从锅里拿出一个,掰成两半,然后吃了一大口,“还是这东西好吃。”我半信半疑的也拿了一小口,放入口中,却只觉得没味,便又吐了出来。“呸呸,这是什么玩意啊。”我指着那一锅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说。“窝头。”“啊?那您们那时候就吃这?”“是啊。”我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看着奶奶很享受的吃。
那天,我仿佛去到了70年前的家。仿佛看到奶奶一家人真正有说有笑的吃窝头。
那天我明白了,我们不应该只追求现在所流行的,而更应该重视那些重要的曾经。
30后的“情有独钟”使我明白了以前的艰苦和现在的幸福。90后的“情有独钟”却使我为自己感到自卑。
温故知新,这正是我们要做到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