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西周时期,分封的71个诸侯国都叫什么名字啊?

谢谢。

1、鲁——姬姓,侯爵。系周文王第四子周(姬)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大勋劳于天下。

2、赖国——赖国的开国始祖叔颖,是周文王子。

3、齐——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孙伯益为四岳。

4、燕——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召公奭,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为周太保,食邑于召,谓之召康。

5、毕——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毕公高,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周武王克殷,封于毕。

6、邢-------姬姓,侯爵,系周文王第四子周(姬)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大勋劳于天下。

7、管——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鲜,以监武庚封于管。

8、蔡——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度,以监武庚封于蔡。

9、曹——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振铎。武王克商,封于曹。

10、郕——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武。武王克商,封于郕。

11、霍——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处。武王克商,封于霍。

12、卫——姬姓,侯爵。系武王同母少弟,封为大司寇,食采于康,谓之康叔,封于卫。

13、滕——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绣。武王克商,封于滕。

14、晋——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唐叔虞。封于唐,后改为晋。

15、吴——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长子泰伯之后。武王克商,遂封之为吴。

16、虞——姬姓,公爵。系周太王子仲雍之后。别封其为虞。

17、虢——姬姓,公爵。系王季子虢仲,文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仲于弘农。

18、楚——芈姓,子爵。系颛帝之裔,曰鬻熊。为周文、武师,有勤劳于王家,封之于荆蛮;以子男之上居之。

19、许——姜姓,男爵。系尧四岳伯夷之后。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文叔于许。

20、秦——嬴姓,伯爵。系颛帝之裔。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柏翳于秦。

21、莒——嬴姓,子爵。系小昊之后。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后兹与期于莒城。

22、纪——姜姓,侯爵。系太公之次子。武王念太公之功,分封于纪。

23、邾——曹姓,子爵。系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后。武王克商,封其裔曹挟于邾。

24、薛——任姓,侯爵。黄帝之后。因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后裔奚仲于孽。

25、宋——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长庶子曰微子启:因纣王不道,微子抱祭器归周。武王克商,封微子于宋。

26、杞——姒姓,伯爵。系夏禹王之后。

27、陈——妫姓,侯爵。系帝舜之后。其裔孙阏父作武王陶正,能利器用,王实赖之。

28、焦——伊耆姓,侯爵。系神农之后。因先世之功,武王克商,封之于焦。

29、蓟——姬姓,侯爵。系帝尧之裔。武王克商,求其后,封之于蓟,以奉唐帝之祀。

30、杨——姬姓,侯爵。系黄帝后裔。出公子齐,生伯侨,天子封为杨侯。

31、朝鲜——子姓,乃殷贤臣,曰箕子,亦商王之裔。武王即其地以封之。

其余:

越封于会稽,向封于谯国,凡封于汲郡,伯封于东平,郜封于济阴,邓封于赖川;

戎封于陈留,芮封于冯翊,极封为附庸,谷封于南阳,牟封于泰山,葛封于梁国

祁封为附庸,谭封于平陵,遂封于济北,滑封于河南,鄣封于东平,邢封于襄国(今邢台市);

江封于汝南,冀封于皮县,徐封于下邳,舒封于庐江,弦封于弋阳,郐封于琅玡;

厉封于义阳,项封于汝阴,英封于楚,申封于南阳,共封于汲郡,夷封于城阳等国。

扩展资料

周代诸侯国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

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

在先秦文献中,周代诸侯“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称,也像在青铜器铭文中一样,有无定称的现象。如据《春秋》、《左传》、《国语》,齐、卫之君时称公,时称侯;秦、郑之君时称伯,时称侯;

滕、薛之君时称侯,时称伯,甚至称子;邾、莒之君时称子,时称公。对于这类问题,由于金文材料自身的局限性,是难以说明的。而先秦文献则比较系统,我们从中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特别是由于“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孔子”,而孔门学说由七十子后学师口相传,这可以使我们在先秦两汉的儒家著作中找到答案。

诸侯国爵级:

周朝的爵位分为6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附庸爵

1、公爵

宋国:公爵 子姓

虢国:公爵 姬姓  

州国:公爵 姜姓  

虞国:公爵 姬姓  

2、侯爵

蔡国:侯爵 姬姓

陈国:侯爵 妫姓

齐国:侯爵 姜姓

鲁国:侯爵 姬姓

卫国:侯爵 姬姓

邢国:侯爵 姬姓

晋国:侯爵 姬姓

3、伯爵

郑国:伯爵 姬姓

秦国:伯爵 嬴姓

燕国:伯爵 姬姓

4、子爵

吴国:子爵 姬姓

楚国:子爵 芈姓

越国:子爵 姒姓

巴国:子爵 姬姓 

6、男爵

许国:男爵 姜姓

骊戎:男爵 姬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代诸侯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14
据记载,周初分封了七十一国,姬姓之国共有五十三个,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而在姬姓之国中,属于文王诸子的有十六国;属于武王之子的有四国;属于周公后裔的有六国。这些封国大小不等,有的是畿内的采邑。它们广泛地分布在中原地区内,与众多的旧国错杂在一起,这就直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西周主要诸侯国

周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为列国诸侯,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其中姬姓子孙的封国最多,有53个,这就是中国封诸侯建同姓的“封建”的由来。

分封的列国诸侯中著名的有:
鲁国---姬姓,侯爵。系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功,乃封其长子伯禽于曲阜,以辅周室。
齐国---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孙伯益封地,今山东青州府。
燕国---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君奭。封国地为今幽州蓟县。
魏国---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毕公高。封国地为今河南开封府高密县。
管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鲜。封国地为今河南信阳县。
蔡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度。封国地为今河南汝宁府上蔡县。
曹国---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振铎。封国地为今济阳定陶县。
成国---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武。封国地为今山东兖州府汶上县。
霍国---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处。封国地为今山西平阳府。
卫国---姬姓,侯爵。系王同母少弟,为康叔。封国地为今北京冀州。
滕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绣。封国地为今山东章丘县。
晋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姬唐叔虞。封于唐,后改为晋。封国地为今山西平阳府绛县东翼城。
吴国---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长子姬泰伯之后。封国地为今吴郡。
虞国---姬姓,公爵。系周太王次子姬仲雍之后。曰姬章已,为吴君,别封其为虞。封国地为今河东太阳县。
虢国---姬姓,公爵。系王季子虢仲,文王之弟。封国地为今陕县东南之虢城。
楚国---芈姓,子爵。系玄帝姬颛顼后裔。封国地为今丹阳南郡枝江。
许国---姜姓,男爵。系伯夷之后,曰文叔。封国地为今许州。
秦国---嬴姓,伯爵。系玄帝姬颛顼后裔。封国地为今陕西西安。
莒国---嬴姓,子爵。系少昊之后。封国地为今莒县。
纪国---姜姓,侯爵。系太公次子。封国地为今寿光市。
邾国---曹姓,子爵。系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后。封国地为今山东邹县。
宋国---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长庶子,曰微子启。封国地为今睢阳县。
杞国---姒姓,伯爵。系夏禹王之后。封国地为今开封府雍丘县。
陈国---妫姓,侯爵。系帝舜之后。封国地为今陈县。
蓟国---姬姓,侯爵。系帝尧之后裔。封国地为今北京顺天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0-14
宋(子姓)虢(姬姓)州(姜姓)虞(姬姓)

以上为公爵国
鲁(姬姓)申(姜姓)纪(姜姓)卫(姬姓)齐(姜姓)
杞(姒姓)陈(妫姓)蔡(姬姓)滕(姬姓)薛(任姓)息(姬姓)邢(姬姓)

邢为周公之后。二十四年《传》:“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邓(曼姓)荀(姬姓)随(姬姓)南唐不见于《经》。黎

不见于《经》。

以上为侯爵国

郑(姬姓)郕(姬姓)芮(姬姓)曹(姬姓)谷,不知何姓。贾(姬姓) 不见于《经》。南燕(姞姓)滑(姬姓)
曲沃(姬姓)曲沃不见于《经》。秦(嬴姓)

秦为嬴姓,《传》屡称秦女“×。嬴”不赘
梁(嬴姓)北燕(姬姓)

以上为伯爵国

邾(曹姓)莒(己姓)楚(荆)(芈姓)巴(姬姓)小邾(郳)(曹姓)谭不知何姓。遂不知何姓。温(苏氏)徐(嬴姓)舒不知何姓 弦不知何姓 陆浑(允姓)鄫(姒姓) 须句(风姓)顿不知何姓 夔(芈姓)姜戎 姜戎自是姜姓。白狄 狄有白狄、赤狄,杨伯峻以为皆隗姓。沈 麇 郯(己姓)莱 不知何姓。伊雒之戎(雒戎)钟吾 不见于《经》。吴(姬姓) 越“姒”姓。潞 蛮戎(戎蛮)
无终无终为狄之一支。逼阳(妘姓) 舒鸠 舒之一支(参见“舒”)。胡(归姓)赖 肥 鼓 鄅

以上为子爵国

许(姜姓)宿(风姓)骊戎(姬)

向(姜姓)极 戴 魏(姬姓)黄 贰 轸 郧 绞 州 蓼 牟 葛(嬴姓)萧(子姓) 霍(姬姓)耿 阳 冀 江(嬴姓)刘 首封者王季子(刘康公)。甘 惠王子、襄王母弟王子带之后。苏(温)毛 毛为文王之后 詹 原 为文王之后。 罗(妘姓)绞
以上为男爵国及爵位不明者。道 柏 历 介

召(姬姓)为召公之后。钟离 巢 六(偃姓)蓼 逼阳(妘姓)

以上为见与<经><传>者,一百二十多个不见与<经><传>者估计还要有几百个

这里的国不一定是周王所封,即有少数民族国(如白狄、赤狄)也有诸侯国所封的。如曲沃是晋侯封的。萧是宋公封的。夔是楚子封的。

很多人认为鲁是公爵,理由是他是周公的封国。实际上鲁应该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是侯爵。伯禽的几个弟弟都有封地。分别是周、凡、蒋、邢、茅、胙、祭。只有周是公爵,在祁山之阳,周太王的故城,继承了周公。
到战国时只剩下约20多个国家。但又多了韩国(姬姓) ,赵国(赢姓) ,魏国(姬姓) 和中山国(姬姓)。小国多在淮河流域。唯一想不通的是中山国是夏朝有易部落的后代,怎么会是姬姓?

国名太多,一些小诸侯及周之卿族可能未列上。
第3个回答  2019-03-18
71个诸侯国是“齐国、周国、越国、奏国、赵国、卫国、魏国、韩国、楚国、鲁国、蔡国、晋国、赖国、吴国”等,姓名重复的51个,比如“秦国、楚国、齐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