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虫的危害特点

如题所述

黏虫俗称行军虫、五色虫等,在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麦类、玉米、谷子、水稻、高粱、糜子等禾本科作物和甘蔗、芦苇等。大发生时也可为害豆类、白菜、甜菜、麻类和棉花等。黏虫为食叶害虫,1~2龄幼虫仅食叶肉,3龄后蚕食叶片,5~6龄为暴食期,大发生时,幼虫成群结队迁移,常将作物叶片全部吃光,将穗茎咬断,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20毫米,翅展36~45毫米,头、胸部灰褐色,腹部暗褐色,前翅中央有淡黄色圆斑及小白点1个,前翅顶角有一黑色斜纹,后翅暗褐色,基部色渐淡,缘毛白色。雄虫体稍小,体色较深。卵半球形,白色或乳黄色。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体长38毫米,体色变化很大,从淡黄绿到黑褐色,密度高时,多为黑色,头红褐色,沿蜕裂线有一近八字形斑纹,体上有5条纵线。蛹长约20毫米,第5~7节背面近缘处有横脊状隆起,上具横列成行的刻点。
(2)发生规律
从北到南一年发生2~8代,成虫具有迁飞特性。第一代即能造成严重为害,以幼虫和蛹在土中越冬。3、4月份为害麦类作物,5、6月份化蛹羽化成虫,6、7月份为害小麦、玉米、水稻和牧草,8、9月份又化蛹羽化为成虫。成虫昼伏夜出,具强趋光性,繁殖力强,1只雌蛾产卵1000粒左右,在小麦上多产卵于上部叶片尖端或枯叶及叶鞘内。幼虫亦昼伏夜出为害,暴食作物叶片等组织,有假死及群体迁移习性;黏虫喜好潮湿而怕高温干旱,群体大、长势好的麦田有利于黏虫的发生为害。
(3)防治措施
诱杀成虫:在成虫羽化初期,用糖醋液或黑光灯或杨树枝把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在幼虫3龄以前,每1米2有幼虫20头以上时,用2.5%敌百虫粉,或5%马拉松粉,或3.5%甲敌粉,或5%杀螟松粉等,每666.7米2用1.5~2.5千克喷粉防治;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倍液喷雾防治。
一般在田间发现病虫害时,要及时均匀喷药防治,时间掌握在上午9时以后,应避开阴雨天气,并应特别注意人身安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3

黏虫卵孵化成幼虫,需8~10天;第一次蜕皮需6~7天;第2次至第5次蜕皮,依次各需3天左右,第6次蜕皮需6~7天。黏虫每蜕一皮,个头长大,食量随之增大。3龄前的黏虫幼虫多集中在叶片上取食,可将玉米、高粱、谷子的幼苗叶片吃光,只剩下叶脉。
我国从北到南一年可发生2~8代。河北省1年发3代,以为害夏玉米最重,春玉米较轻。黏虫为害夏玉米,主要在收获前后咬食幼苗,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是夏玉米全苗的大敌,故应注意黏虫虫情,并及时防治。
防治黏虫要做到捕蛾、采卵及杀灭幼虫相结合。要抓住消灭黏虫成虫在产卵之前,采卵在孵化之前,药杀幼虫在3龄之前等3个关键环节。
在北纬33°(1月份0℃等温线)以南黏虫幼虫及蛹可顺利越冬或继续为害,在此线以北地区不能越冬。黏虫幼虫6次蜕皮变成蛹、直至再变成黏虫蛾后不再吃植物叶子,而改食花蜜,故不再对农业产生危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