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人格理论的理论分析

如题所述

ABC人格理论是理情行为治疗法的理论与实务之核心。A是既存的事实、事件、或一个人的行为或态度。C是情绪与行为的结果、或一个人反应;此等反应可能适当或不适当。A(缘起事件)并不能导致C(情绪的结果)而是B,它是一个人对A的信念;是B导致了情绪反应C。例如,如果一个人在离婚后感到沮丧,这不是离婚本身引起沮丧反应的,而是这个人对于失败、被拒绝或失去配偶所持的信念所引起的。艾里斯认为被拒绝与失败的信念(在B点)才是导致沮丧(在C点)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离婚这一实际事件(在A点)。因此,人要为制造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困扰负起责任。理情行为治疗法的核心在于,教导人们如何改变直接导致其困扰情绪结果的非理性信念。(E11is, l979b)。
情绪困扰是如何产生的?乃是一个人不断地对自己重复告知那些不合逻辑的语句所造成的,例如,“我应为离婚而受责备”、“我是可怜的失败者,我做的每件事都是错的”、“我是个没价值的人”。艾里斯反覆地指出“人怎么想就会有怎样的感觉”。困扰的情绪反应例如,沮丧和焦虑,是自我挫败信念引起的,而这些信念是学习来的以及根据自创的非理性想法。
A、B与C之后接着是D,也就是驳斥。基本上,驳斥是一种科学方法的应用,协助当事人向他们的非理性信念挑战。因为当事人可以学会理性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可用来摧毁任何不实际而无效的假设(Ellis& Bernard , l986)。艾里斯指出驳斥的历程包括三个要素:侦测(detecting)、辩论(debating)与分辨(discriminating)。首先,当事人要学会如何“侦测”出他们的非理性信念,特别是那些绝对性的语句:“应该”、“必须”,以及“自我惊吓”(awfulizing)、“自我贬抑”(Self-downing)的信念;然后,要学习跟这些功能不良的信念“辩论”,即进行理性与验证性的质疑,使自己跟这些信念做激烈的辩论,并得出不同的结论后表现出新行为。最后,当事人要学习分辨非理性的信念与理性的信念。
虽然理情行为治疗法使用许多认知的、情绪的与行为的方法来协助当事人克服其非理性信念,但是非常强调这种驳斥历程除了在治疗中进行之外,也要在生活中不断地演练。最后,进入E的阶段,E就是效果,是较实际的部份,指获致新而有效的理性哲学,能以合宜的思考取代不恰当的思考。如果我们成功地达成此境界,我们接着就会创造F,是一种新的情绪型态,不再感受到严重的焦虑或消沈,能配合情境而有适当的感觉。所以,要想有较好的感觉状态,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始发展一种有效而理性的哲学观。
因此,不必因离婚而沮丧、严责自己或惩罚自己,可以用一个理性的和有证实基础的结论来取代:“我感到很遗憾,我们的婚姻没有维系好,我们离婚了。我曾希望我们能解决问题,但是我们没有做到,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我们的婚姻失败并不意味着我在生活中是个失败者。不断责备我自己和让我自己完全承担分手的责任是愚蠢的。”根据理情行为治疗法的理论,最终的效果会是减轻沮丧和自我责备的感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