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苏州高新区是苏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务院“保护古城风貌,加快新区建设”的批复精神于1990年11月开发建设的 ,首期开发面积为25平方公里,1994年规划面积扩大到52.06平方公里。 经过几年发展,苏州新区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也一直注重环境保护工作。199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6年10月,苏州新区委托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对52.06平方公里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 1997年3月,《苏州新区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规划》通过江苏省环保局审批正式实施。
1997年被确定为首批向APEC成员开放的亚太科技工业园 。
1997年10月,苏州高新区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首家ISO14000标准试点区 ,1998年3月试点工作全面启动,1998年12月高新区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并开始试行。
1999年7月,苏州高新区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心的认证,同年9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首家ISO14000国家环境示范区。
1999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内首家“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0年被外经贸部、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苏州国家环保产业园)于2001年2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
2003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出口加工区 ,2003年6月,苏州高新区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编制完成“苏州高新区、虎丘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工作。
2003年10月10日《苏州高新区发展循环经济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编制完成。12月,《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规范建设纲要》通过了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论证。2004年7月制定了《苏州高新区生态规划》。2003年12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设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
2004年4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同意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并被批准为全国首家ISO14000国家环境示范区后,先后制定《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计划2010年,基本建成以“城市园林化、开发园区化、产业生态化、环境自然化”为特征的高新区生态型和循环型社会。
2005年高新区成为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05年高新区建立了“苏州高新区循环经济展厅”和“苏州国际环保技术和产品交易中心”。
2007年高新区成为首批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园区。到2007年底全区累计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有166家。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园区。循环经济展厅被市科技局、市科协批准为苏州市科普教育基地。2007年4月,高新区通过了省环保厅组织的生态工业园区省级考核验收。
2008年3月,高新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虎丘区始建于1951年,当时称郊区,由吴县划出城东、城西两区组成。
1992年2月前,苏州高新区无独立的行政辖区。
1992年3月,新建的苏州河西新区开始代管原属苏州市郊区横塘乡的永和、星火、曙光、落星、何山、狮山6个行政村。区域范围:东濒京杭大运河;南抵向阳河、横塘乡北界;西达狮子山、何山;北接吴县枫桥镇南界。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
1993年4月2日,苏州河西新区改称苏州新区。苏州新区代管的区域范围扩大至原吴县枫桥镇的徐何、典桥、金庄3个村,木渎镇的兴隆、新升、明星、石城4个村和郊区横塘乡的黄山村。区境四至:东濒京杭大运河;南接向阳河、横塘乡北界和吴县木渎镇长浜、沈巷等村;西临木渎镇白塔、南浜、金山3村和吴县枫桥镇支英村;北连枫桥镇支津、毛家、木桥、合利4村。区域面积16.8平方公里。
1994年6月10日,吴县 的枫桥镇,木渎镇的兴隆等4个村和郊区横塘乡的永和等7个村划归苏州市管辖。由苏州新区管理委员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辖区范围:东与京杭大运河相临;南与向阳河、横塘镇北界和吴县木渎镇长浜、沈巷、天平诸村接壤;西与吴县藏书乡的五峰、天池、篁村3个村和郊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的鹿山、石羊2个村相连;北与浒墅关经济开发区的五图、塘西、红星、长亭4个村毗邻。境域面积52.06平方公里。
2000年9月8日被批准改名为虎丘区,下辖横塘、虎丘、浒墅关3个镇和白洋湾街道、浒墅关经济开发区。
2002年9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对新区、虎丘区、相城区、吴中区等进行了区划调整,将虎丘区虎丘镇和白洋湾街道以及横塘镇的部分村划出,由相城区和吴中区划入通安镇和东渚镇、镇湖街道,建立苏州高新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