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正熙遇刺事件的政治遗产

如题所述

严重的经济衰退问题,终于引爆了社会各阶层长久以来在政治上的不满。然而,这次的政治危机具有两个特质:(1)它像一座冰山露头的部份,隐藏在底下的还有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二)这次政治危机的焦点人物金泳三主导着群众运动与学生运动的方向,反对党因而获得足够的实力和朴正熙对抗,使政治冲突节节升高。
在进一步讨论这项政治危机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五月底以来韩国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
(1)五月底,金泳三在金大中强烈支持下,险胜李哲承,当选新民党总裁。
(2)七月底,美国总统卡特访韩,会晤朴正熙,要求释放政治犯,并重申美对韩防御承诺。卡特并会晤金泳三。卡特并会晤金泳三。
(3)八月十日,约两百名工厂女工在汉城新民党总部内静坐示威,抗议工厂主人于关闭后卷款逃走,并要求厂方清偿拖欠工资及复工。
4)八月十一日,五百名镇暴****冲入新民党总部,逮捕一百七十二名示威女工及二十六名新民党员。有一名女工在警方行动中丧生。金泳三随即召开记者会,严厉谴责警方之残酷行为。
(5)十月四日,韩国会一百五十九名亲政府议员投票,以“叛国”理由将七度当选国会议员之金泳三逐出国会。美国表示为韩国民主前途感到悲痛。
(6)十月五日,韩政府就金泳三案驳斥美国。
(7)十月六日,美国因金泳三案,召驻韩大使来天惠回国“磋商”。汉城地方法院民事庭判决金泳三当选新民党总裁无效。韩政府重申,决追求“韩式民主”。
(8)十月九日,韩内政部揭发新民党为“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反国家团体,企图颠覆国家”。
(9)十月十日,韩政府宣布破获“共党地下革命组织”,成员多为高级知识份子。
(10)十月十二日,反对党六十九名国会议员集体辞职。
(11)十月十六日,釜山大学一千名学生示威。美国防部长布朗率团抵汉城,参加第十二届美韩军事安全咨商年会。
(12)十月十七日,釜山市东亚大学两千名学生示威。釜山戒严。韩召开紧急内阁会议。韩召开紧急内阁会议。
(13)十月十八日,釜山以西四十公里的马山发生示威暴动。
(14)十月十九日,五千名学生及工厂工人在马山街头暴动。
(15)十月二十日,马山,长渊实施卫戍法。韩政府及执政党开咨商会议,讨论内政问题。
(16)十月廿三日,美驻韩大使晤韩外长朴东镇,国会议员太完善。韩政府宣布将以严厉措施,对付暴乱。
(17)十月廿三日,韩警方宣布,四天内共捕四千两百零七名示威暴动者。美驻韩大使晤执政党主席朴浚生。
(18)十月廿四日,美驻韩大使晤金泳三。
(19)十月廿六日,朴正熙遇刺。
韩国的政治冲突为什么会这样节节升高呢?主要的原因有三个:(1)朴正熙政治权力不断扩张的结果,使整个政权趋于僵化,无法因应时势作合理的变革;(2)反对党的路线,作风于今年发生重大的改变;(3)知识份子与工人的不满。
一,高度僵化的个人独裁体制
一九六一年五月十六日,朴正熙少将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张勉内阁,开始了他长达十八年的统治。统治期间内,他在经济方面采取高成长的发展策略,在政治方面则走个人独裁的路线,在朴正熙逐步扩张其个人政治权力的过程中,有四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毁誓当总统:朴正熙于军事政变成功后,曾公开宣誓要“还政于民”,可是却于一九六二年命金钟泌组民主共和党。他于一九六三年被该党提名为总统候选人,而在是年的大选中当选总统。
(二)为第三度出马而修宪:一九六九年,朴正熙为了要继续竞选总统,竟下令修宪,因为当时的宪法规定,总统最多只能连任一次。
(三)维新宪法:在一九七一年的大选中,朴正熙遭遇新民党的总统候选人金大中,而陷于苦战之中。这年新民党虽未赢得总统大选,可是在国会议员的选举中,却有丰硕的斩获:八十九席(执政党一百一十三席)。反对党所表现出来的力量令朴熙大感不安。因此,为了要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政治势力,朴正熙遂于一九七二年大肆修宪。修改过后宪法便是所谓的“维新宪法”。靠着这部宪法,朴正熙于那年及一九七八年顺利当选总统。
(四)总统紧急命令第九号:一九七五年五月十三日,朴正熙发布“总统紧急命令第九号”,禁止任何人批评维新宪法及总统的施政措施。这道命令颁布后,朴正熙“巩固政权”的工作遂大功告成。
在朴正熙稳固个人政治权力的措施中,最重要的一项是维新宪法的制订。而维新宪法所以遭反对者猛烈抨击,主要是因为这那宪法里头,有下列四点:
第一,新设“统一主体国民会议”为主权的受任机关,其“代议员”二千至五千名,由国民直接选举之,任期六年,统一主体国民会议并选举大统领及大统领推荐三分之一的国会议员。
第二,大统领的任期从四年延长为六年,并取消连选连任次数的限制。
第三,新增加大统领对国家重要政策得交付国民投票,采取紧急措施及解散国会的权限。
第四,国会由人民直接选举之国会议员三分之二,及大统领推荐经统一主体国民会议整体投票选举之国会议员三分之一构成之,前者之任期从四年延长为六年,后者之任期为三年。
所谓的“统一主体国民会议”完全是由亲朴政权的“代议员”所组成的。“代议员”的条件资格都是朴正熙特意设计出来的,极为苛细。反对党提名的总统候选人绝不可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因此,这部宪法实际上是在保障朴正熙“终身总统”的地位。另外,这部宪法更压制立法权,而使总统的权力膨胀到无法复加的地步。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有“总统紧急措施第九号”的存在,反对党还是不断抗议,要求废止这部恶法。
二,反对党态度,作风大转变
在去年十二月的国会议员选举中,新民党获得总票数的三十七。二%,比执政党的三十六。一%多出一。反对党的这次胜利再度令朴正熙感到寝食难安,因此便对反对党采取种种压迫。朴正熙并没有想到,对反对党施加压力,不仅使各反对党间趋于团结,更使声势壮大的新民党从前任总裁李哲承“相忍为国”的中间路线,走向金泳三要求“修改宪法,恢复民主”的对抗路线。
金泳三领导下的新民党充满了斗志,声势非常浩大。新民党和“都市产业宣教会”,“天主教劳工青年会”,以及“天主教农民会“等团体间的关系相当密切。而新民党便是透过这些组织来了解并结合青年,工人与农民。
金泳三是朴正熙掌权以来最敢言的一位反对党领袖。他经常公开发表一些令朴正熙痛恨到极点的言论。因此,了解金泳三对韩国问题的看法,当可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韩国当前的政治危机。
三,知识份子与劳工的不满
朴政权对学术界及文化界的严密控制,早已引起知识份子的不满。最近一连串的高压措施,以及经济环境的恶化,更令他们为韩国的前途感到忧虑。不过,经济环境恶化的最直接的受害者,主要还是工人。一年来,大厂商都纷纷减产。中小企业的情况更是严重。拖欠工资的现象到处可见。不过,最严重却是失业的问题。这些情况使得朴政权无法再以“经济成就”来作为“政治独裁”的借口。于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便纠结在一起。终于引发了十月十六至十九三天釜山,马山学生与工人的街头暴动事件。
对于这桩十五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暴动事件,韩国政府虽于事后承认”群众对政府普遍不满,政府应重新检讨某些不受欢迎的政策,如税法等等“,而实际上却以”戒严“,”大肆搜捕“等高压的手段来镇压不满的群众。
压力愈大,反抗也就愈强。朴正熙到死都没有领悟出这个简单的道理。他信任的特务和他的军队,他认为特务和军队能够抵挡得住群众的怨怒。可是他的特务和军队却不这么认为。这是一个该当合理解决问题的时刻,而不是一个镇压的时刻。于是,高度僵化的朴正熙个人独裁政权终于崩溃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