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方协议?签署三方协议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题所述

三方协议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属于“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一种书面表现形式”。

签署《三方协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大学毕业生的一系列权益,用于解决应届毕业生公积金、档案、户籍、保险等问题。《三方协议》从三方完成签署时开始执行,至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接收之后终止。

作为即将毕业开始工作的应届大学生,我们在签署《三方协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01、严格按照先企业签字盖章再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盖章的步骤进行。部分毕业生在和企业商谈好工资待遇后就急匆匆跑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去盖章,结果是企业在填写内容盖章时和之前承诺的待遇大相径庭。

这个时候你只能选择默默承受或者进行违约,但是违约是需要赔偿违约金的,可能导致自己白白损失一笔钱财。

02、要尽可能降低违约金。一些企业为了留住人才也或许是出于其它目的,会设置高额的违约金。当毕业生不想在企业上班,就会面临高额的赔偿,这会让当事人“望而止步”,最终使得自己受委屈。所以在签《三方协议》的时候一定要和企业协商降低违约金或者直接去除违约金这一项。

03、要看清合同中的试用期。一般企业的试用期在3个月时间,不准超过6个月,而高校、机关等部门的见习期时长为一年时间。如果企业或者用人单位设置的实习期/见习期过长,可以提出要求,要求对方按照相关规定来。

04、鉴别用人单位的填写名称和有效印章上的字是否一致。如果用人单位填写的名称和有效印章不一致,那也就意味着你签订的协议是无效的,不具备法律效应。还有就是自己填写专业名称的时候也注意要和学校的保持一致,别搞错了。

签订三方协议后,基本就意味着你的工作已经确定了,所以一定要有所重视,不能迷糊。同时我也给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们提个建议,找工作不是仅仅只看眼前的待遇还要看以后的发展。如果企业、岗位以后能有不错的发展,即使现在待遇差一点也可以接受,切忌眼高手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04

所谓三方协议,实际上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是应届毕业生在第一次就业时签署的协议,由学生本人、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签订。此类协议如果是依法签订的,并且不存在法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就是合法有效的。首先,三方协议是由学校见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一份意向性协议,它具有法律效力,但不能替代劳动合同。从法律性质上讲,“三方协议”是民法、合同法上的“预约”,原则上适用我国民法和合同法,不受《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约束。当然,三方协议的签订过程中也不能违反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就业政策,如果出现违约情况,将按照民法相应条款追究其违约责任。

签订三方协议的注意事项:



1、就业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2、填写用人单位名称时,务必注意,是否与单位的有效印鉴上的名称一致,如不一致,协议无效。学生填写自己的专业名称时,要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一致,不能简写.

3、试用期与见习期的时间。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的长度,可以由1-3个月不等,通常试用期为3个月,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试用期和见习期只取其中之一,将另一项划去。

第2个回答  2022-05-31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简称毕业三方协议。三方协议是指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与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得书面表达形式,是一种约束,且具有法律的效力。

1.三方协议如何生效

协议自从三方签字盖章之后开始生效。简单来说就是你签字了,学校方面也盖章了,用人单位也签字盖章了,然后上交学校那一联了,就代表已经生效了。

三方协议书只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之间的就业意向,并不属于劳动关系分法律文件怼劳动关系没有约束力。只有毕业生到单位报道,并同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意向变为现实以后,毕业生能和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三方协议除了统计就业率以外,另一个就是为档案转寄提供证明。

2.签完三方协议有什么影响

总的来说,没什么大的影响,就是合同上面规定的一些问题。在签订三方后,想解除合同。就是与公司协商,拿到解雇书,再到学校就业中心申请新的三方协议书。

3.三方协议是劳动合同吗?

不是。三方协议只是一份就业意向合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多了学校这一方,协议签约中会加入如一方变更协议需获得两外两方的同意。其本意是加入学校监督,保护毕业生的利益。

第3个回答  2022-05-20
一、大学生签三方协议首先要看填写的用人单位名称是否与单位的有效印鉴名称一致,如不一致,协议无效;填写自己的专业名称时,要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一致,不能简写。
二、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的长度,可以从1―3个月不等,通常试用期为3个月,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
三、不少单位为了留住学生,以高额违约金约束学生。学生在协商中要力争将违约金降到最低。
四、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协议属“格式合同”,但“备注”部分允许三方另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承诺一套、做一套,毕业生可将签约前达成的休假、住房、保险等福利待遇在备注栏中说明,如发生纠纷,可以此维护自己合法权利。
五、学生在签订协议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等用人单位填写完毕、盖章后再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签证盖章。切忌自己填写完毕后就直接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要求盖章。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单位在填写时,工资待遇等与过去承诺的大相径庭。学生却因为自己和学校都已经签字盖章,无回天无力。或者逆来顺受,或者就被迫违约赔偿用人单位。

签劳动合同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明确职务和岗位,否则,用人单位会利用调职的方式,变相压迫你主动辞职,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打发你。
二、要防止用人单位不断用换岗位的方式,反复延长试用期,因为同一个岗位同一个人不能适用两次试用期,而换岗位就没有限制了。
三、要在劳动合同中明确最低的工资标准,最好能将年终奖用条款固定下来,作为工资的一部分。由于我国暂时没有对年终奖定性,这个法律空白有可能被用人单位利用,将来成为克扣薪水的一种方式。
四、要了解用人单位是否给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如果没有社保,等于工资减去很多,还不能享受国家和单位的社保福利。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6-06
一、大学生签三方协议首先要看填写的用人单位名称是否与单位的有效印鉴名称一致,如不一致,协议无效;填写自己的专业名称时,要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一致,不能简写。
二、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的长度,可以从1―3个月不等,通常试用期为3个月,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
三、不少单位为了留住学生,以高额违约金约束学生。学生在协商中要力争将违约金降到最低。
四、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协议属“格式合同”,但“备注”部分允许三方另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承诺一套、做一套,毕业生可将签约前达成的休假、住房、保险等福利待遇在备注栏中说明,如发生纠纷,可以此维护自己合法权利。
五、学生在签订协议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等用人单位填写完毕、盖章后再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签证盖章。切忌自己填写完毕后就直接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要求盖章。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单位在填写时,工资待遇等与过去承诺的大相径庭。学生却因为自己和学校都已经签字盖章,无回天无力。或者逆来顺受,或者就被迫违约赔偿用人单位。

签劳动合同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明确职务和岗位,否则,用人单位会利用调职的方式,变相压迫你主动辞职,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打发你。
二、要防止用人单位不断用换岗位的方式,反复延长试用期,因为同一个岗位同一个人不能适用两次试用期,而换岗位就没有限制了。
三、要在劳动合同中明确最低的工资标准,最好能将年终奖用条款固定下来,作为工资的一部分。由于我国暂时没有对年终奖定性,这个法律空白有可能被用人单位利用,将来成为克扣薪水的一种方式。
四、要了解用人单位是否给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如果没有社保,等于工资减去很多,还不能享受国家和单位的社保福利。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