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为什么会导致脾虚?

如题所述

肝郁为什么会导致脾虚?
肝的功能是主疏泄,调畅气机(气的运行),肝藏血,调节血量。肝、胆主主情绪;肝郁:是说明由于情绪所致肝郁愤、郁怒、郁积、郁结、郁忧、抑郁。导致气机不畅或不行,肝调畅气机的功能失常,中医讲,气滞必血瘀,血瘀必气滞!肝和脾的功能相协调,共同维持人体正常功能。脾主气,生血,主运化水湿精微,脾“气”生成后,靠肝调畅气机,肝失调畅,脾气不行,功能失常或减慢,造成脾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所以,肝和脾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以说;肝郁日久,会导致脾脏功能失常,就会导致脾虚。
肝为木,脾为土,肝郁木旺,土必受伤,这也是从阴阳来说明肝郁脾必虚的道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5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藏血,脾生血统血。因此,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疏泄与运化、藏血与统血之间的相互关系。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充足,才能不断地输送和滋养于肝,肝才能得以发挥正常的作用。总之,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脾胃升降适度,脾之运化也就正常了。所谓“土得木而达”,“木赖土以培之”。所以说:“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统血。脾之运化,赖肝之疏泄,而肝藏之血,又赖脾之化生。脾气健运,血液的化源充足,则生血统血机能旺盛。脾能生血统血,则肝有所藏,肝血充足。
肝病及脾,肝木乘脾(又名木郁乘土)而肝脾不调,肝胃不和;或为脾病传肝,土反侮木,而土壅木郁。
如肝病患者经常肝气郁结,肝火过旺,就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肝对脾克伐太过,即过度的制约脾的功能,或对脾不能正常行使升散疏泄的作用,这样就会伤害到脾,导致脾病,这就是所说“知肝传脾”。中医将这种过度相克称之为“相乘”,即肝克脾转变为肝乘脾。由于脾病,不能正常运化所食之物,不能将之化生为营养物质,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患有肝病的病人,面黄肌瘦、食欲不好、没有力气。时间久了,脾不能正常提供精微物质,气血生化之源匮乏,就会出现贫血,面色萎黄。因脾不能正常运化体内的水湿,水湿内停,积留在腹,就可见肝病的病人大腹便便,腹水鼓胀。这些都是由于肝对脾的克伐太过造成的。所以,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思想,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对于肝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就要特别重视健脾、护脾。
  在五脏里肾被称为先天之本,而脾被称为后天之本。足可见脾脏对人生命的重要性。
第2个回答  2021-01-10

中医核心考点全攻略-第2篇 中医诊断学11脏腑辨证12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郁脾虚、寒湿困脾、风水相搏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