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意义

如题所述

除法的意义:

1、学习除法,理解除法,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灵活运用除法,并会在实际中应用。方便平常生活的结算消费,日常开支。

2、在学习中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除法是日后高级运算的基础,无论是物理,化学,数学,都用得到数学。

扩展资料:

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非零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除数不变,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

除数扩大(缩小)n倍,被除数不变,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之积。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如:300÷25÷4=300÷(25×4)除以一个数就=这个数的倒数

在数学中,当一级运算(加减)和二级运算(乘除)同时在一个式子中时,它们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同一级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这样的运算叫四则运算。

四则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一道四则运算的算式并不需要一定有四种运算符号,一般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运算符号及括号,把多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把两个小数合并成一个小数的运算/把两个分数合并成一个分数的运算

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一个数乘纯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除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0

除法的意义:

1、学习除法,理解除法,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灵活运用除法,并会在实际中应用。方便平常生活的结算消费,日常开支。

2、在学习中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除法是日后高级运算的基础,无论是物理,化学,数学,都用得到数学。

扩展资料

运算性质:

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除数不变,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

除数扩大(缩小)n倍,被除数不变,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之积。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如:300÷25÷4=300÷(25×4)除以一个数就=这个数的倒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除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8-31
扩展资料:
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非零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除数不变,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
除数扩大(缩小)n倍,被除数不变,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之积。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如:300÷25÷4=300÷(25×4)除以一个数就=这个数的倒数
在数学中,当一级运算(加减)和二级运算(乘除)同时在一个式子中时,它们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同一级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这样的运算叫四则运算。
四则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一道四则运算的算式并不需要一定有四种运算符号,一般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运算符号及括号,把多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把两个小数合并成一个小数的运算/把两个分数合并成一个分数的运算
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一个数乘纯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除法
推荐于 2019-11-14
查看全部8个回答
1条评论
gege93854
一点都不准确,跟老师讲的不一样。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除法意义是什么?
除法的意义: 1、学习除法,理解除法,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灵活运用除法,并会在实际中应用。方便平常生活的结算消费,日常开支。 2、在学习中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除法是日后高级运算的基础,无论是物理,化学,数学,都用得到数学。 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非零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除数不变,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 除数扩大(缩小)n倍,被除数不变,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之积。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如:300÷25÷4=300÷(25×4)除以一个数就=这个数的倒数 扩展资料: Ⅰ 乘法原理:如果因变量f与自变量x1,x2,x3,….xn之间存在直接正比关系并且每个自变量存在质的不同,缺少任何一个自变量因变量f就失去其意义,则为乘法。 在概率论中,一个事件,出现结果需要分n个步骤,第1个步骤包括M1个不同的结果,第2个步骤包括M2个不同的结果,……,第n个步骤包括Mn个不同的结果。那么这个事件可能出现N=M1×M2×M3×……×Mn个不同的结果。 Ⅱ 加法原理:如果因变量f与自变量(z1,z2,z3…, zn)之间存在直接正比关系并且每个自变量存在相同的质,缺少任何一个自变量因变量f仍然有其意义,则为加法。 在概率论中,一个事件,出现的结果包括n类结果,第1类结果包括M1个不同的结果,第2类结果包括M2个不同的结果,……,第n类结果包括Mn个不同的结果,那么这个事件可能出现N=M1+M2+M3+……+Mn个不同的结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除法
36赞·3,041浏览2019-10-22
请问什么是除法的意义
除法的意义: 1、学习除法,理解除法,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灵活运用除法,并会在实际中应用。方便平常生活的结算消费,日常开支。 2、在学习中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除法是日后高级运算的基础,无论是物理,化学,数学,都用得到数学。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推理、概括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具难度的数学课程,同时为工作打下基础。 4、培养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检验生活中各种事情,从小到大,从巨到细。谨慎行事,成为一个小心谨慎的人。 扩展资料 除法是有被除数 除数组成 形式=被除数/除数,比如a=b/c,a若是整数则说明整除;a是小数则说明未被整数,小数位=余数d/c,假如被除数b=nc+d,n为整数,则b/c=nc/c+d/c,可见最终被除数b等于n个c+1个余数的和。 除法只是上述各数相除的数字游戏吗?当然不是了,除法中各数放到实际生活中都有其具体的含义,只有将除法应用到实际中 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学习除法的目的。 接下来就来说说除法的一些实际应用例子: 1、分糖果题目:要均分一批糖果,共8人 32块糖,要如何分? 答:均分也就是要每人分得一样多的糖果,每人糖果数g=32/8=4,若是不能够整除则取整数部分作为每人分得的糖果数,余下来的糖果不进行分割,当然要是继续分余数部分则每个会再得到不到1块的相同的糖,只是不太好分了。平均分糖果让每个人得到的糖果一样多 公平合理。 2、水缸需几桶水装满,用桶往水缸中装水,要几桶水装满。 我们可以一桶一桶的向水缸中装水,统计次数,看最终需要几桶,那么这个几桶便是 水缸水量/一桶水量 的结果了。由于事先无法测定水缸的容积和水桶的容积,因此无法直接用公式去计算,上面的方法倒是直接实用的。我们需要记住这些数量,这样下次在装水的时候就能够合理预算了。 装满一缸水的过程分解成n个倒入一桶水的子过程+倒入余量的子过程,化大量为多个相同小量,减轻了每次的工作量,除法不失为让做事变得有规律 稳定可持续的策略。 3、除法是等量分解法上述示例我们可以看出除法其实是等量分解法,整体除以一个相同的子单位量的过程相当于对整体以此子单位量进行分解,由此分解可以得到多个相同的子单位量和一个余量(余量可能为0 也可能不为0 但都达不到一个子单位量)。 这样整体其实就包含了2种或1种的子个体,个体种类较少 相同个体较多,就能够用有规律秩序的方法来处理了 简单方便。 4、如何确定要分解成的单位量:这个单位量的选择通常都是边界量 额定量 充分发挥功能的量 好确定的量,就像上面那个水桶装水的例子,选择一桶水作为单位量,那么为什么不选择半桶 1/3 1/4桶呢?原因在于一桶水比较好确定,达到水的上边缘即是一桶,并且其实额定量 能够充分发挥水桶的作用。 而选择半桶等水量作为单位量,没有明显的刻度标记不好确定,不能保证每次的水量是相等的,另外不是额定量 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效率较低。
75赞·7,496浏览2019-11-13
除法的意义的概念是什么?
除法的本质的意义就是把一个数量分成多少份。
2赞·75浏览2020-05-18
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通俗讲:一个数(被除数)是另一个数(除数)的几倍(商);或一个数(被除数)里有几个(商)另一个数(除数);或一个数(被除数)被分成几份(除数)平均每份是多少(商)的运算。
3赞·1,142浏览2019-09-09
小学数学(除法的意义)
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1、小孩水分为28千克,占体重4/5,28×(5/4)=35。 第二题中的1除以1/5=5人。这里的1不是单位“1”的1,而是“我”1人的1. (我1人)除以(我占家里人数的1/5)=全家人数 所以第一题中的28千克是有用的,是(体内的水分重量)除以(体内水份占体重的4/5)=体重
3赞·12浏览2020-03-14
三年级除法竖式视频_提高孩子的方法
根据文中提到的除法为您推荐
三年级除法竖式视频,幼儿园小学智力开发课程,促使智商与情商全面发展,好老师0距离,可视化学习过程,游戏化思维训练,激发孩子兴趣,三年级除法竖式视频
m.zhangmenkid.com广告 
除法口诀-在线辅导_只需9元_见证成绩提升
除法口诀,名师在线精讲,学科知识点梳理,解题策略分析,成绩提升更高效!
m.gaotu100.com广告 
什么样的女孩子容易嫁得好
嫁得好不好标准不一样,有的人只求安稳就能幸福了,有的人追求大富大贵才能幸福,这取决你的心态。我邻居家
477条回答·12,436人在看
经常睡到凌晨三、四点醒了,然后就再也睡不着了,是怎么回事?
因为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是很大的。所以说,很多人容易出现失眠多梦的状况,这都是比较常见的。如
17条回答·4,535人在看
男人和女人做梦有什么区别?
我的健身男友
LV.9
关注
433,603播放
董洁近几年上综艺、出演电视剧,形象是否有所扭转?
经过这几年潘粤明车祸,董洁出轨王大治,两人离婚的争吵,董洁独自养育孩子的种种纷纷扰扰,原本一对银幕伉
241条回答·4,846人在看
结婚之后,真的每家都会有婆媳矛盾吗
我觉得这是大部分家里都存在的问题。因为毕竟两个人从认识到结婚需要一个过程,而他与对方家庭融合在一起,
487条回答·6,499人在看
刘恺威与杨幂的离婚原因是因为“夜光剧本”吗?
刘恺威与杨幂的离婚原因不是因为“夜光剧本”。离婚的原因1、成长背景不一致。杨幂是童星出道,15岁就开
6条回答·264人在看
《知否》中赵丽颖的演技好不好?
《知否》可以说是一部非常大热的电视剧,然而在这部作品之中,作为女主角的赵丽颖演技却被吐槽。而我认为赵
98条回答·3,520人在看
正式编制、聘用工、劳务派遣的区别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然后把劳动者派遣到需要用工的企业上班。企业需要支付劳
10条回答·68,435人在看
正阳门下的剧情,结局是怎样的?怎么评价这部片子?
在《正阳门下》一剧中,最后所有人都来了,程建军也来了。韩春明再一次教育了程建军,要收藏他的作品。程建
20条回答·4,069人在看
杨幂刘恺威离婚对两人事业会不会有影响?
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是影响分为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这个新闻爆出来其实影响的好与坏哪个多一点,还真是不太
95条回答·4,625人在看
正在加载
评论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二)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三)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是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是学习的难点(学生往往语言表述不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问题情境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已经获得的感性认识加以提高.(板书课题:除法的意义)
口算:
7×5= 9×6= ( )×4=32
35÷5= 54÷6= 32÷( )=8
35÷7= 54÷9= ( )÷4=8
(二)学习新课
1.教学除法的意义.
(1)出示一组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①四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一共有多少人?
②四年级有160人,平均分成4个班,每班多少人?
③四年级有160人,每40人分一班,可分成几个班?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思考讨论:
(1)观察,比较上面的3道题,为什么列式和计算方法都不同?
(由于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了调换,因此列式和计算方法不同.第①题是已知每班人数和班数,求总人数,用乘法计算;第②、③两题都是已知总人数和分成的班数(每班的人数),求每班的人数(分成的班数),用除法计算.)
(2)40,4和160在三个题中分别叫做什么数?
(40和4在第①题中叫做因数,160叫做积,40和4在第②、③题中分别叫做除数和商,160叫做被除数.)(板书)
(3)第②、③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第②、③题分别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师继续启发:根据上面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联系看,除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除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用准确的语言描述除法的定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学生阅读课本结语(73页).
引导学生说出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提问: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什么?(被除数)
已知的因数叫做什么?(除数)
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做什么?(商)
(2)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从而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反馈:做74页的“做一做”(联系除法的意义说明怎样改写算式和直接写得数)及练习十五第3,4题.
(3)关于0和1在除法中的特性.
启发同学想:
①一个数除以1得什么数?
自己举例,如 8÷1=8,100÷1=100,…
得出:一个数除以1,还得原数.
②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得什么数?
学生自己举例,如0÷5=0,0÷24=0,…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一个数和0相乘才得0,所以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都是0.
③0能作除数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
以5÷0为例.如果0可能作除数,根据除法的意义,商乘以除数0,一定等于被除数5,即商×0=5.根据“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定,商乘以0一定等于0,而不可能等于5.这说明,用0作除数时,商是不存在的.
如以0÷0为例.根据除法的意义,商乘以除数0一定等于被除数0,就是商×0=0,那么按照无论“什么数与0相乘都得“0”的规定,商可以是任何数,即无论商是什么数,它与除数0相乘一定等于被除数0.这说明用0作除数,商是不固定的.
由此可知,用0作除数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这一点很重要.
2.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1)口算:
①4×5 ②320÷8
20÷4 320÷40
20÷5 40×8
(2)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提问:乘法里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怎样求因数?
从而概括出(并板书):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3)观察第②组算式,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提问:
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最基本的是什么?怎样求被除数和除数?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4)我们学过这些关系后,可以解决哪些计算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验算方法后,学生按照书上第75页的例子自己验算,并说明应用什么方法验算的.
引导学生概括:
过去我们验算乘法时,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今天我们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用算出的积除以一个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因数.
应用除法各部分间关系,可以验算除法.以前学过的用乘法验算除法,就是应用被除数=商×除数,现在应用“除数=被除数÷商”也可以验算除法,也就是用除法验算除法.
反馈:
试算第75页中间的“做一做”,并说出根据.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1题.(讨论、口答)
2.练习十五第3,4两题.(做在本上)
3.引导学生总结.
总结性提问:
(1)你今天学习了什么?
(2)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3)乘、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
(4)乘、除法的两种验算方法各是什么?
(5)0能作除数吗?为什么?
(四)作业
练习十五第2,5,6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意义以及对除法意义有一定感性认识基础上,对除法意义加以概括,在已学过的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及应用.
新课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利用3道有联系的应用题,由学生列出算式,把第②、③题与①题比较.通过讨论,明确除法的意义,并在比较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变化中,理解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还提出了在除法中应注意0和1的问题.
第二部分,通过两组口算题,引导学生总结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式,并利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本节课的练习采取边讲边练的形式,对课本上的习题,适当指导,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本课最后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抓住本课所学内容的重点进行小结,培养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除法的意义

①四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一共有多少人?
②④年级有160人,平均分成4个班,每班多少人?
③④年级有160人,每40人分一班,可以分成几班?

4×5=20 320÷8=40
20÷4=5 320÷40=8
20÷5=4 40÷8=320
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一个数除以1,还得原数
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还得0
0不能作除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3-30
图的意思有两个,也是除法的两个含义,1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算式是总数 2.每份有几个,求总数里面有几份,除法算式总数÷每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