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朝时期,侵犯我们国土的倭寇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哪些人物?

如题所述

  丰臣秀吉,日本征服亚洲运动的开创者,也是日本脱离中华文化第一人。
  日本战国时代,战乱频仍,生灵涂炭。这是个重新洗牌的年代,百姓的苦难自不必说,大批旧贵族也在战乱中纷纷丧生,新兴武士“国众”崛起,全日本分为六十六国大名。
  其中尾张国大名织田信长,18岁即位,却顽劣不堪,终日胡作非为,眼见得祖上的江山就要毁在他的手里,有忠心家臣实在看不下去,竟自杀以谏,织田信长突然来了个浪子回头金不换,从此幡然悔悟,从新做人,一变而为励精图治的英主。
  1567年,织田信长吞并美浓国,仿周文王歧山起兵故事,建造岐阜城,以示一统天下之雄心,就此开始了统一日本大业。
  织田信长大军使用葡萄牙火枪,锐利无比,在统一战争中所向披靡。1568年,织田信长大军占领京都,从此挟天皇而令诸侯。1573年,织田信长废黜幕府将军足利义略,室町幕府亡。1575年,织田信长与武田信玄武田胜赖父子作战,武田氏的骑兵骁勇,闻名全日本,但在织田信长的火枪之下溃不成军。
  秀吉者,出身贫寒,八岁时丧父,随母改嫁,做了拖油瓶,连姓都没有。因少年时生活太过贫苦,身体瘦弱,被人送了个“猴”的称号。
  秀吉不甘心如此贫苦一生,一无所有的他在二十岁时即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兼并战争的洪流中,在织田信长的部下做一小卒,结果就此发达,失去的是枷锁,得到的是江山。
  秀吉以其在苦难生活中磨练出来的聪明能干很快展露头角,得到了织田信长的赏识。1569年,秀吉出任京都守护,1573年,更被织田信长封给大片领地,跻身于大名之列。此后,秀吉追随信长出生入死屡屡立下杰出战功。
  1582年,秀吉出征被围,织田信长率部来救。途中在京都本能寺安营休息,平时受欺压太甚的家臣明智光秀突然叛变,将织田信长突然包围于寺中,变起突然,织田信长毫无防备,既无援兵,又不甘被家臣俘虏,最后干脆自焚了事。一代豪杰就此陨灭。
  秀吉得知,迅速回军,讨伐叛军,很快击败明智军,将叛臣杀死。
  此时织田信长的统一大业刚完成了一半,所有六十六国,织田已得半壁江山,余下的未竟之业是由秀吉完成的。秀吉杀死明智光秀后,便以信长继承人自居,引起信长部将反抗。秀吉接连镇压了信长诸子和重臣的反抗,此后继续统一日本的战争,终于1587年基本统一全国。
  1583年,秀吉建造了大阪城以为自己的根据地,后来成为日本第二大城市。
  秀吉以统一有功,向天皇求“征夷大将军”之位,但天皇的大臣们看不起他低微的出身,坚决反对,秀吉只好降格以求,求“关白”之位,又被群臣斥为非分之想,天皇却慑于秀吉之威,不顾群臣反对,封其为关白,又赐以丰臣之姓。秀吉一直为他的出身所困扰,后来还编造了其母服侍过天皇的传言,暗示他可能是天皇之后。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治国有方,多年战乱的日本一时间国泰民安。
  可能是因为丰臣秀吉出身低微,思想上没什么条条框框,不象日本社会中上层那样对中华文化奉若神明,他见日本已经安定,遂萌发了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充当亚洲霸主的思想。他决心到比日本更广大的空间施展一番。
  丰臣秀吉决心抛弃日本对中华文化的仰慕,而是要将中国征服。首先要征服朝鲜,最后再征服印度,建立一个包括日本中国印度朝鲜在内的亚洲大帝国,这是此后数百年来日本征服亚洲思想的发端。
  1592年,丰臣秀吉亲率十八万大军发动对明帝国附属国朝鲜王国的战争,迅速占领朝鲜大半,国王出逃,向宗主国明帝国求援。
  此时的丰臣秀吉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他在给家人的信中说,他很快要到大明国的宁波府居住,因为那里离印度较近,便于他指挥征服印度的战争,还命其子丰臣秀次第二年征服北京及周围一百县,迁都北京,让天皇在北京居住。
  1592年,明大将李如柏率四万明军进入朝鲜,与日将小西行长加藤清正所率日军激战,收复汉城。丰臣秀吉返回日本,留小西行长等留驻朝鲜南端。日本与明和谈,但因立场差距太大,和谈破裂。
  1597年,丰臣秀吉再派水陆军十四万进入朝鲜,决心与明帝国见个高低。
  明军在大将邢玠老将邓子龙的率领下,大破日军。丰臣秀吉征服朝鲜的梦想破产。
  对外战争的失败使得丰臣秀吉一下子千夫所指,国内骂声一片,那些本来就看不起他的贵族大臣们更是群情汹涌,丰臣秀吉病倒不起,终于1598年8月18日气病而死。日军也被迫完全撤离朝鲜。
  丰臣秀吉死后,其家族顿时衰落,织田信长另一部将德川家康趁势崛起,1600年,就是勇士米哈依统一罗马尼亚那一年,德川家康在关原大战中获胜,一举成为全国霸主,1603年,德川家康成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建立德川幕府,开始了德川氏对日本二百六十年的统治。
  丰臣秀吉,出身寒微,却努力奋斗,建立了统一日本的丰功伟业,困于自己的出身,他一生都在拼命地证明自己,却在事业的高峰错误地发动了对明战争,这场战争最终成为对他的致命打击,使得他一生功业化为乌有,身死族衰,他也因此成为一个悲剧英雄。
  以下是助朝抗倭的大体情况:
  日军总兵力约十五万,陆军自釜山登陆后,长驱直入,先后占领汉城、开城和平壤,挺进咸镜道,逼近中国边境。但其海军在闲山岛被李舜臣击败。
  1592年底,明朝开始派军赴朝参战。次年,明将李如松收复平壤和开城,日军被迫退守庆尚、全罗两道沿海城市,开始与明朝和谈。
  1597年初,和谈破裂,丰臣秀吉陆续增兵十四万、战舰数百艘,再次进军朝鲜。10月,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中大败日军,明军也再次进入朝鲜,在稷山、青山等地重创日军,迫其退守蔚山、泅川、顺天等城。1598年8月,丰臣秀吉病死,日军全面后撤。明、朝联军于后追击,最终在露梁海域歼灭日军万余人,其残部退回国内,战争结束。

  闲山岛海战(公元1592年)
  1592年,日军侵入朝鲜后,陆军长驱直入,而海军却在玉浦、永登浦、赤珍浦等地遭到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的袭击,补给物资损失无数。为了及时补充陆军给养,日本海军将领九鬼嘉隆派出三路舰队侵朝,同李舜臣舰队在闲山岛前展开决战。闲山岛水深,利于朝军的龟船行动,一开始朝军就利用小规模攻势诱使日军进入包围圈中,待日军全部进入后,隐藏在闲山岛北的主力立刻摆开了鹤翼阵,同时从正面和侧面击溃了日军。此战共击破日军59艘战舰、杀死数千人,史称闲山岛大捷。此后不久,李舜臣又在安骨浦完全消灭了敌残余部队。

  平壤大捷(公元1593年)
  1593年1月3日,明将李如松率四万三千大军进驻肃川,1月6日,包围平壤,次日发起总攻。日本将领小西行长占有地利,退缩在练光亭的土窟中用火枪不停射击,而李如松则凭借数量优势强攻,同时以火攻对抗。双方均伤亡惨重,连李如松的坐骑都中弹而死。最后明军疲劳过度,被迫撤退。但小西行长同样筋疲力尽,无力再战,连夜率残兵跨过冰封的大同江,向南逃去。李如松派兵于后追杀,歼敌六百余人。此战共消灭日军1646人,生擒5人,明军伤亡为796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22
倭寇一般指指13至16世纪期间活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海盗。在倭寇最强盛之时,他们的活动范围曾远至东亚各地、甚至是内陆地区。倭寇的组成并非仅限于日本海盗,只是由于这批海盗最初都来自日本(当时称为倭国),所以被统称为“倭寇”。及至后期,由于日本国内政治形势转变,加上日本幕府的管制,日本人出海抢掠船只的事件已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中国和朝鲜的海商与海盗,他们依从著过去倭寇抢掠的方式继续为祸于东海,也被归于倭寇之列。

“倭寇”的引申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演,倭寇一词所指的,不一定都是来自日本的海盗,明史‘日本传’记载“大抵真倭十之三”,即真正的日本海盗大概只占三成;而朝鲜正史 ‘世宗实录’(二十八年十月壬戌)亦记载“然其间倭人不过一二而本国民假著倭服成党作乱”,可见所谓的倭寇,大多数不是真正的日本人,而是朝鲜人或中国人等冒名或混杂其间作乱。

所谓“倭寇”一辞的由来,是从‘高句丽广开土王碑’(西元414年)碑文上所记载“倭,寇○○(某地名)”而来,在此“寇”当动词,即“倭人侵略(某地名)”之意,而之后“倭寇”二字作为名词独立,用以称呼来自日本的侵略者。另一方面,在16世纪丰臣秀吉对朝鲜半岛出兵、以及中国的抗日战争里,两国的人民都称呼侵略的日本军为“倭寇”。而在往后的排日风潮中,倭寇更成为敌视日本人的用语。

前期倭寇及后期倭寇

虽然大家同被称为倭寇,但两者的成份其实分别很大。根据年代大致可以分为“前期倭寇”及“后期倭寇”。

前期倭寇

前期倭寇是以日本海盗为中心,主要攻击范围为当时臣服于元朝的高丽。由于先前臣服于元军的高丽军,在元世祖忽必烈两次进攻日本的军事行动中,对日本的对马、壹岐、松浦、五岛列岛等地的居民进行屠杀,因此前期倭寇以这些地区的残存者为主要构成份子,对于朝鲜沿海进行含有报复式的海盗行为,目的一方面在于夺回被俘的岛民,一方面则在掠夺粮食以弥补因遭虐杀而下降的农业生产力。朝鲜史取对马岛、壹岐岛、平户岛三地之名,称为“三岛倭寇”(以平户藩松浦家为核心)。清朝的徐继畲所著“瀛环志略”,以及朝鲜的安鼎福所著“东史纲目”,均指出倭寇的起因在于朝鲜人(高丽人)配合蒙古侵日行为所引发的报复。

后来日本进入南北朝的分裂状态,倭寇的活动也由于政府管制力减弱而加剧。由于前期倭寇对于日本与明朝、高丽贸易造成破坏,初成立的明朝政府对日本南朝发出讨伐倭寇的要求,随后敕封讨寇有功的南朝征西将军宫怀良亲王“日本国王”(后醍醐天皇之子)的称号。之后北朝(室町幕府拥立)统一南朝后,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再度进行讨伐,随后受封为新的“日本国王”。

李氏朝鲜的开国君主李成桂因为讨伐倭寇有功得到很大的声望和势力,后来进行政变取代高丽王朝建立朝鲜王朝。之后随着明朝与日本间勘合贸易的盛行,以及对马岛与朝鲜之间的贸易开放,前期倭寇也逐渐式微。

前期的倭寇,是以日本人为主体,故被称为“真倭”。

后期倭寇

明成祖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迁都北京后,据说建文皇帝在南方的残余势力与日本海贼合作,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报复性侵扰,由于这些南方人体型上也比北方人矮小,所以沿用“倭寇”这名词来称呼由日本人与南方中国人所组成的海盗集团。

明成祖晚年,由于陆上北方威胁为除,南方郑和下西洋以后,激增的海陆来往也带来了渐盛的倭寇侵扰,遂实行海禁政策,只开放勘合贸易(官方许可贸易),但后来到了嘉靖二年(西元1523年)爆发了宁波之乱,加上稍早时,葡萄牙人入侵发生了屯门之战与西草湾之战,此后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机,明朝遂宣布中断一切贸易,期望以围堵的政策来减轻倭寇的威胁,但也断绝许多自唐朝以来整个贸易产业链相关从业人员(鱼业、手工业、造船业、贸易)的生计,致使贸易地下化,商业纠纷无从解决,遂转成武力报复,倭寇之乱不减反增,造成了嘉靖倭乱。

后来的发展上,明人王直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王直曾上书朝廷请求开海禁,被拒绝后,把基地设在日本的平户藩,以反对明朝海禁政策的南方中国人为基础,与日本人、佛朗机人合作进行走私,在后期倭寇中,很为知名。胡宗宪与戚继光曾参与讨伐倭寇的军事行动。

15世纪半至16世纪,其活动舞台为中国沿岸、东南亚方面,成员以中国人及朝鲜人为主,被称为“假倭”。此时期倭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明代中国的生产力增加,但却施行海禁政策。史书所见的最后倭寇,在1624年7月侵犯福建沿海。“推其祸始,乃由闽、浙沿海奸民与倭为市;而闽浙大姓没其利,阴为主持,牵连以成俗。当时抚臣朱纨欲绝祸本,严海禁;大家不利,连为蜚语中之,而纨惊死矣。纨死而海禁益弛,于是宋素卿、王直、陈东、徐海、曾一本、许恩之流争挟倭为难。自淮扬以南至广海万余里,无地不被其残灭,而闽祸始惨矣”。

之后的东亚海上贸易活动

由于丰臣秀吉发布八幡船禁止令(海盗行为禁止)的影响,倭寇的活动开始减少,东亚的海上贸易也因此平静不少;而类似支持反清复明运动的郑芝龙与郑成功之类的武装海商集团也是存在的,但是已经不称其为倭寇了。
第2个回答  2008-03-22
丰臣秀吉 宇喜多秀家[总督] 小西行长 加腾清正 小西行长[军团长]
大村纯忠 远藤又次郎 如藤安 后藤加义 黑田长政 小早川隆景 羽柴秀胜 加藤光泰 久野重胜 小河信章 后藤基次 小野和泉 小野成幸 池边永晟 小川成重 安东幸贞等 本多重葵 伊达政宗 后藤基次 林道利
小早川秀秋(小早川隆景之子) 浅野长政 浅野幸长 竹森义盛 饭田角 森本仪太夫 九鬼四郎 大村喜前
第3个回答  2008-03-22
丰臣秀吉
第4个回答  2018-07-17
为什么那么答案写什么丰臣秀吉是倭寇,这不是乱弹琴吗????
时间上根本不对
说到倭寇,就不得不提戚继光…… 虽然倭寇存在的时间在早于戚继光,但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的抗倭名将
戚继光搞倭是1557年开始的,这时候丰臣秀吉还没出生呢
丰臣秀吉部下与明朝的战争是动摇大明江山,引起万历三大征,努尔啥赤崛起的著名战争“万历朝鲜战争”
万历朝鲜战争始于1592年
而倭寇存在时间很长,13世纪至16世纪末,始于室町幕府,纵横了整个日本战国

室町政府的不稳,日本战国时代的混乱,令很多日本武士在日本无法生存,那是一个属于强者的时代,什么天皇,将军在那个时代都是摆设,谁强谁就拥有争霸天下的资格
而织田信长的横空出世,创造了“天下人”的神话(织田信长虽然不是日本最早的天下人,却是日本最出名的天下人)
织田信长,又称“第六天魔王”
继织田信长之后,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德而继承了“天下人”的称号
而日本战国末期最璀璨却是日本战国继织田信长之后的另一个英杰,“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
倭寇在日本战国时代根本就是群在日本没有生存空间的落魄武士,这群人根本就是群“废物”
因为即使失去了一切,认为自己有资格争霸的人都会留在日本继承争霸,而不是舍弃武士的荣耀,沦为盗匪……
日本战国末期的大阪七将星,皆是在日本战国失去了一切的落魄武士,但他们心中有荣耀,有自信,尤其是“真田幸村”(因关原之战,主将石田三成的不堪一击而受其牵连,被流放九度山,自悟兵法,超越了日本战国末期所有人的绝世天骄,他父亲真田昌幸堪称一代智将,无论是政治手腕,胆识,兵法之强都鲜逢敌手,因为生不逢时,一生坎坷,有志难伸,但凭借其智慧往往以少胜多,以其智慧周旋于织田、德川、上川、北条、丰臣几方枭雄之间,并将很多大人物玩于股掌之间…… 真田信村并没有表现出其父出色的政治手腕,但在兵法之强却横扫了日本战争末期所有人)……
落魄的流浪武士(浪人,亦称浪士),两百年后又有一批这样的人令世人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他们叫“新选组”,其中代表人物是“土方岁三”……
倭寇的盗匪行径虽然给朝鲜和明朝带来了一些烦恼,但倭寇本身很弱
毕竟倭寇只是群舍弃武士精神,从日本战国的战场上逃跑的废物们
即使是丰臣秀吉时代的万历朝鲜战争,日本也没有派出一流的军队,毕竟日本的内战争,日本的争霸还在继续…… 出现在朝鲜战场上最强的可以算是“贱岳七本枪”了……
贱岳七本枪在朝鲜战争中出现了三人,分别是福岛正则、加藤清正、加藤嘉明……
别把贱兵七本枪看得太高,因贱岳合战而成名,因为参与打败石田三成那个废物的战争而建功
贱岳七本枪虽然被丰臣秀吉捧出来了(估计是打败了柴田胜家高兴过度了,毕竟他一统日本的阴谋往前迈了一大步)……
贱岳七本枪在日本大战中并没有表现,其后的日本争霸他们也选择了背叛和逃避……
至于万历朝鲜战争的小西行长在朝鲜战争中虽然表现不错,但在日本内战中一下就露底了,和石田三成一样也是个废物……
黑田长政虽然万历朝鲜战争的日军主将,但内战时和福岛正则等人一样选择了背叛。虽然参与了大阪冬之阵,但整个大阪冬之阵根本就是丰臣一方真田幸村的“个人秀”,整个德川阵营都不堪一击,更何况是一个在大阪冬之阵无关左右的“小人物”黑田长政……
整个13世纪~16世纪,日本真正的天骄们一个个都聚集在了日本内战,之前是各方势力之间的吞并结盟之类的小规模内战
而织田信长的横空出世,一下子就改变了整个日本,将战火燃烧了整个日本,日本所有势力合在一起组成了“织田包围网”,结果仍然最终仍然是织田信长获胜
不久后,织田信长更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火枪作战的“神奇”战争(长篠之战)
看到日本战国,也令我想起我国的“春秋战国”……
……………………………………………………………………………………………………
战国是个“悲哀”的时代,没有人能逃离战争的洗礼
但战国同样是个人才悲出的时代,是一个国家发展最迅猛的时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