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军事上的战略失误,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和不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最终导致失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4
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一、根本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有先天局限。太平天国起义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农民阶级的分散性、守旧性,以及眼光短浅等毛病,在太平军中都有突出表现。

2、腐败严重

腐败从根本上动摇了太平天国政权的根基。太平天国的腐败是和建都天京同时产生的。尽管洪秀全曾经提出要建立一个没有以强凌弱、尔虞我诈的公平世界,鼓吹凡天下男人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姊妹的平等思想,但他这些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捡来的货色,在洪秀全思想中没有深化,也没有消化。

洪秀全很难把这些平等思想付诸实践,只能按照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即《太平礼制》所规定的等级来规定自己所应该享受的待遇和特权。

二、客观原因: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互相勾结起来,残酷镇压太平天国、丧失斗志和指挥失误等。

发生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

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800万元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弥补由于鸦片大量输入而造成的财政亏空(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平均每年流出白银1000万元),加紧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以上。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

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清起义达100多次。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清朝统治者对广大少数民族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十分严酷;又加以天灾人祸,广大农民苦不堪言,反抗斗争此伏彼起,终于在道光三十年末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31

    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这是根本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争权夺利,发生了天京变乱;战略上失误,偏师北伐,导致失败。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其中“天”字两横上长下短;“囯”字内为“王”字),后期,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 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历时14年,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而且它在新的时代,有新的特点和水平还开创了中国农民战争不少先例,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提出了一整套纲领、制度和政策等。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主观原因: 一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虽然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但在当时,是空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但中国依然是封建社会。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例如,金田起义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徘徊在紫荆山周围,缺乏进取;起义之后,没有尽一切可能争取知识分子,不能把反孔和争取知识分子统一起来;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2739.htm#8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3-28
同意楼上的,还有领导者的官僚主义作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