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如题所述

一般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定位、适应、发展、转型、平衡。

其中定位属于没有明确专业方向的中学生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常见的应用场景是高考报志愿。而一旦被专业圈定,进入职场,需要考虑的就是适应的问题,就是一个人所学的专业、自己的个性是否能够适应目前的工作岗位。后面三个阶段和大学生所处的阶段距离较远,也非本题的核心内容,因此暂且略过。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其实不能等上了大学再做,而需要提前到高中阶段。以前高二会分文理科,而高考改革后部分学校开始实行自选科目考试,这些都会影响到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某个专业需要学哪些知识,或者这个专业将来到了社会要从事什么岗位, 只是因为家长老师或者身边的什么人随口说了一句“你适合什么什么”或者“什么什么专业火,以后赚钱多”,就非常草率的报了志愿,结果成为接下来学习和择业的痛苦开端。

中学阶段虽然缺乏社会经验,但如果只把关注焦点放在“如何得高分”上,可能也会错失很多自我了解以及探索社会的机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之中, 不能只把自己封闭在“校园”这个真空罐头中,可以多接触已经走上社会的人,或者参加一些职业介绍的讲座,对社会上大致有哪些岗位、哪些专业划分有所了解,在结合自身特点,这就是职业规划最初的思路和方向。

上了大学以后,在已经选择了专业的基础上,也要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和专业在该领域中的地位如何,毕业生主要流向,偏专业性还是偏实践性等等特点。举例来说,如果是搞量子物理研究,那可能需要一直考到博士后;而如果是计算机专业,可能大三还没毕业已经被互联网创业公司预定走了。对自己的专业和就业前景的深刻了解,是职业规划的首要条件。

如果非常不喜欢本科的专业,有的人会选择考研。但也有非专业就业的情况,因为社会上也有很多岗位可能看重的是综合素质,而不是看重大学时学的那些知识。

总之,职业规划是一个需要具有长期线性思维来观察和思考的事情,也是一个人一生的职业起点,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微信公众号:飞游的心理教室(ID:phil-psy)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建议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在高考前进行,若这样的话,在中学时期目标就会非常的清晰,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考试的结果肯定也会是不一样的。

若在高考的时候没有这种意识,那么上大学的时候,在大一要做的就是首先要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包括:自己想要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自己目前有什么能力?需要培养什么方面的能力?这个专业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些问题,最好在大一的时候,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

在大二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职业的了解和尝试。比如说,想做广告行业,那你可以在暑期到广告公司去实习、找一些广告人来做生涯访谈、找相关的书来看一看……无论什么样方式,都可以让你对想要去做的事情有一些了解,很多时候,我们了解的职业是艺术照,把这个职业想象的很好,这个时期可以到了实际当中,去看看这个职业的素颜照,确定这是不是你想要的?

到了大三了,要决定自己是要考研呢,还是进入一家实习单位实习了。看看自己还欠缺什么地方?实习自己还有哪些能力需要提升?如何写简历?如何面试?这些实际的应聘技能。在这个时候都要有所准备。如果要考研。要考什么专业?是为了自己的发展需要考研呢?还是因为大家都想要考研,所以想考研?搞清楚自己的目的再去进行,结果也会大不相同。

到了大四了,这个时候下一步的目标基本上已经有了,至少知道接下来3到5年内的一个计划是什么样的。比如说三年计划是读研,读到什么程度?什么专业?什么地方?如果是工作,那是做哪些方面的?这两年之后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个都是在大四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初步的想法了。如果你从大四才开始进行这一切,你会发现会比别人慢了好几年的时间。

建议,早思考、早行动、早体验、早调整。在我们大学阶段就是要小步快跑,行动起来,快速调整。

第2个回答  2013-10-19
许多毕业后的大学生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实际就业与自己职业理想相差甚远,收入也与期望值有较大差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上海世博人才培训中心主任严裕民认为,缺少必要的就业前的职业规划,缺少对职场的前瞻,因此造成了很多职场新人刚踏上工作岗位就有了职业失落感。严裕民强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应该做好职业规划,为将来的求职做好准备。  职业规划要考虑的外部因素  第一,冷门还是热门。现在有冷门职业和热门职业,热门职业一般薪酬高,“但我们决不能以此定职业。”严裕民强调:“必须分析自己的能力所长,对已经表露出来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特长要特别珍惜,尽量寻找符合自己特长的职业。”即使一时无法就职自己喜欢的职业,也没有关系,可以在以后工作中逐步调整。  第二,稳定还是不稳定。中国有句老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很红火热门的职业,现在可能一点都不吃香。但是职业稳定的概念却是相对的,计划经济时,所有职业都是稳定的,而现在即使是公务员,也有淘汰机制。“所谓的不稳定,不是职业的不稳定,而是企业、单位的不稳定。作为社会分工的各种职业,在社会上永远都是需要的。”  第三,大公司还是小企业。大公司优点很多,比如有良好的福利、晋升、培训体系,大公司的经历为以后求职带来便利。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因为大企业人才济济和分工过细、过明确,长处就不易被发现,其他能力可能很难得到锻炼。  相对于大公司,在小公司工作,可能身兼数职,更能展示你的才能,职业发展空间可能会更广阔。  第四,大都市还是小城镇。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形,高端人才少;人才分布呈山地型,有的地方人才多,是高地,有的地方人才少,是平地。  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这些地区的发展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都非常大。严裕民说,东北的辽宁省,沈阳、大连人才占全省总量50%,西部5个城市人才总量不足全省20%。中西部地区,更是对制造业人才求贤若渴,每年都会从发达省市,甚至国外引进优秀人才。  职业规划也要结合自身因素  当然除了那些外部因素,还得结合自身的情况加以考虑,才能更好地为今后寻求适合职业定位。以下是两种是比较有效地了解自己的方法:  第一,W分析法:(1)Who am I?(我是谁?):面对自己,真实地写出每一个想到地答案,并按重要性排序,比如自己的专业、家庭情况、年龄、性别、性格、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等等。(2)What will I do?(我想做什么?):可以从小时候会议,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写下来。(3)What can I do?(我会做什么?):可以把自己有能力做的,还有通过潜能开发能够做的事写下来。(4)What does the situational low me to do?(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将自己所处的家庭、单位、学校、社会关系等各种环境因素考虑进去。(5)What is the plan of my career and life?(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