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鸿烈的崂山事变

如题所述

1931年12月上旬,沈鸿烈奉命率舰队抵达青岛,16日接任青岛市市长职务。
1931年12月16日,时年45岁的沈鸿烈被南京政府任命为青岛市代理市长。宣誓结束后,沈鸿烈当即宣布了十大施政纲领:
一.整顿吏治,修明内政;
二.厉行自治,充实民力;
三.禁绝恶习,改良风俗;
四.建设乡村,施惠贫民;
五.普及教育,以求实用;
六.提倡国货,优遇劳工;
七.发展区务,繁荣市场;
八.整顿军警,巩固治安;
九.慎重邦交,保护外侨;
十.力图建设,输入文明。 沈鸿烈在青岛执政6年。1932~1935年间,他抓教育、建学校、定规划,设立民众教育馆、职工补习学校、女子补习学校等,每年均增加必要的教育经费。注重抓市政建设,前后修建了大港三号码头、青岛船坞、青岛体育场、青岛市礼堂;扩建和修建了青岛栈桥、薛家岛码头、四川路海军栈桥、小港第二码头;拓宽了崂山的道路,加修了崂山里盘山梯子石阶;整修了市内主要交通道路。此外,还整修了西广场、马虎寓、脏土沟,设立了“救济院”、“习艺所”、“感化院”等。在其任内,沈鸿烈也忠实执行国民党中央反共亲日方针,多次破坏中共组织,逮捕共产党人,并镇压工人罢工与学生运动。为此,南京国民政府奖许青岛市为“全国模范市”称号。1936~1937年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意欲再度占领青岛,加之“西安事变”等缘故,沈鸿烈进退维谷疲于周旋。1937年6月,青岛成立保安处,沈鸿烈亲兼处长。“七七”事变后,青岛局势紧张。“8·14德县路事件”发生后不久,日商各工厂相继关闭,两万余名日侨陆续回国。10月1日,蒋介石任命沈鸿烈为青岛陆海军总指挥。12月4日,蒋介石电令沈鸿烈实行“焦土抗战”政策,伺机撤离青岛。12月18日,蒋介石再次电令沈鸿烈炸毁日商纱厂及其重要企业。12月25日,日本驻青总领事率员降旗回国。12月26日,日本海军封锁了青岛海面。12月28日24时,沈下令炸毁20多家日商工厂。12月31日拂晓,沈鸿烈带队撤离青岛。
沈鸿烈重视崂山旅游开发中的名人效应。他规定凡全国学术组织在青岛开会者,均由政府招待游览崂山。著名作家蹇先艾来青岛参加中华图书馆协会年会,对由政府出面组织的崂山旅游留下了深刻印象。沈鸿烈还广邀全国政界要人、社会名流来崂山游览观光。著名学者杨振声、梁实秋、沈从文等数次来崂。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长、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的著名书法家叶恭绰,应邀游崂山后为鱼鳞瀑题写“潮音瀑”三个大字,镌于崖上,从此这里称为“潮音瀑”,成为崂山胜景之一。
崂山旅游开发,经沈鸿烈的首倡,已初具规模。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崂山开发的步伐中止了。沈鸿烈带着遗憾惜别崂山,撤离了青岛。 反共的追随者
撤离青岛后不久,沈鸿烈当上了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山东省保安司令、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鲁苏战区副司令。抗日战争初期,沈鸿烈与八路军及其他抗日革命力量的合作关系尚好,曾制定实施八条抗日施政方针。随着蒋介石反共不抵抗政策的加紧推行,沈鸿烈开始反共。1939年春,沈部秦启荣首先制造了“太和惨案”,破坏山东敌后抗日斗争。“皖南事变”之后,沈鸿烈公开打出“防共、限共、反共、剿共”的旗号。1941年冬,沈鸿烈调任国民政府农林部长。之后曾任过浙江省政府主席、国民党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1949年去台湾。1969年3月12日(又说卒年为1970年),沈鸿烈病逝于台湾台中市。著有《政海微澜集》、《东北边防与航权》、《青岛市政》、《浙政两年》等。
脱离东北军投靠国民政府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奉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放弃了东三省,张学良调驻西安为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以沈鸿烈为司令的东北海军失去了依归。在沈鸿烈焦虑不安的时候,张学良将其引荐给国民政府,蒋介石在庐山召见了沈鸿烈。蒋允许沈的东北海军全部开驻青岛,预定任命沈为青岛市市长,以青岛税收直接拨充海军军饷,并提请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补选沈鸿烈为中央委员。这样一安排,使得沈鸿烈感激涕零,决心脱离东北军,投靠蒋介石。
1931年12月,沈鸿烈被南京政府任命为青岛市市长。沈主青达6年之久,苦心经营,对青岛的开拓发展是有贡献的。他建了三号码头、船坞和海军造船厂,重视教育事业,举办了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主持修订了《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在城建、民政、教育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使青岛得以快速发展,青岛被南京政府赞誉为模范市,蒋介石对沈鸿烈甚为满意。
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杨虎城及南京方面,都希望沈鸿烈表态。深受张氏父子器重的沈鸿烈处在两难境地,他决定张学良、蒋介石都不得罪。他先致电南京政府,敦促他们妥善解决事变,积极营救蒋介石,接着又致电张学良:“鸿烈受张氏知遇,已届两世,感恩图报,时系吾衷,平日言行,无不出自忠诚。顷读通电,惊悉西京兵谏,骊宫幽蒋,殊失将道。在此内忧外患日急,千钧一发之时,委座一身,国家安危所系……”他要求张学良必须保证蒋介石的安全。蒋介石回南京后,得知沈鸿烈的态度和作法甚为满意,视沈为心腹。
炸日本厂子得蒋介石嘉许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日军在青岛海面上集聚了大批军舰,虚张声势,企图不战而侵占青岛。这时,沈鸿烈收到蒋介石的密电,必要时将日本在青岛的纱厂全部炸掉。沈做了充分准备,12月7日,沈接到南京政府炸毁日本在青岛所有工厂的命令,28日晚,沈下令炸日本厂子。从四方、沧口到青岛市内,连绵20里,爆炸声不断。沈连夜电告南京蒋介石,蒋复电对沈的作为颇致嘉许,并说今后行止可自行决定。沈鸿烈遂下令,自12月29日起全市撤退,限3日内撤尽。31日晚,沈鸿烈带着3个随从人员离开了青岛,乘车到徐州谒见李宗仁。李宗仁指示他把部队带到曹县驻下。到曹县后,沈又给蒋介石去电报,告知现状,恭候钧示。1938年1月25日,蒋介石刚处决了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正在物色接替韩的人选,收到沈鸿烈的电报后,拟让沈接任,惟一担心的是沈控制不了韩的老部下。遂复电沈鸿烈,大意是韩复榘违令放弃济南,撤兵后退,已在汉口正法,拟以沈鸿烈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职,对于安抚军民有何意见,希即详细电复。沈在复电中提到,自己主青6年,与韩军将领、鲁省硕儒多有交往,相知颇深,对于政情民俗亦甚熟悉,安抚军心民心稳操胜券。此电报打消了蒋介石的惟一疑虑,没过几天,国民政府便明令沈鸿烈任山东省主席兼省保安司令。
由联共走向反共结束主鲁生涯
沈鸿烈主鲁期间,正值日军大扫荡之时,胶济沿线及省内大城市均被日军占领,沈在省政府成立了一个游击政府。在日军大扫荡中,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的部队和沈鸿烈的部队受到不少损失,而群众基础好的八路军,作战灵活机动,又有群众掩护,力量有了发展。见此,原与共产党的武装联合抗日的沈鸿烈,指责八路军“破坏行政系统”、“游而不击”,由联共逐渐走向反共,随着国民党中央《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的发布,他便把主要力量用于反共。反共的结果是他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蒋介石见沈在山东实在难以支撑下去了,于1941年秋,以召回述职为名,调沈鸿烈回后方,旋即公布沈鸿烈任农业部长,至此,沈鸿烈结束了主鲁生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