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详细资料大全

如题所述

全要素生产率 指生产单位(主要为企业)作为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的综合生产率,以区别于要素生产率(如技术生产率)。事实上企业生产率是企业技术升级、管理模式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结构升级的综合功能,任何现实的生产率实际上都是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也可以称之为系统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就是生产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就是产业升级与生产力的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一个系统的总产出量与全部生产要素真实投入量之比,测算公式为:全要素生产率=(产出总量)除以(全部资源投入量)。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是指全部生产要素 (包括资本 劳动 土地 但通常分析时都略去土地不计 ) 的投入量都不变时 而生产量仍能增加的部分。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全要素生产率 外文名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概述 :效率 经济学角度 :资源 生产率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内涵
定义,释义,概述,经济学角度,总量经济学,生产率增长率,计算公式,计算方法比较,增长会计法,索洛残差法,经济计量法,举例,

定义

全要素生产率 指生产单位(主要为企业)作为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的综合生产率,以区别于要素生产率(如技术生产率)。事实上企业生产率是企业技术升级、管理模式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结构升级的综合功能,任何现实的生产率实际上都是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也可以称之为系统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就是生产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就是产业升级与生产力的发展。

释义

全要素生产率 所谓“全要素生产率”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的增长,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系新古典学派经济成长理论中用来衡量纯技术进步在生产中的作用的指标的又一名称,它是以索洛等人为首,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的增长核算中,作为长期经济成长来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纯技术进步包括知识、教育、技术培训、规模经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改善,但还不能具体化为,或不能归因于,有形的效率更高的资本设备、技巧更高的劳动、肥效更大的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增加投入量,所以又称为非具体化的技术进步,也被比作天降馅饼。因此,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是指全部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但通常分析时都略去土地不计)的投入量都不变时,而生产量仍能增加的部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非所有要素的生产率,”全“的意思是经济成长中不能分别归因于有关的有形生产要素的增长的那部分,因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只能用来衡量除去所有有形生产要素以外的纯技术进步的生产率的增长。

概述

经济学角度

全要素生产率一般的含义为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利用的效率。从经济成长的角度来说,生产率与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都贡献于经济的增长。从效率角度考察,生产率等同于一定时间内国民经济中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总投入的比值。从本质上讲,它反映的则是某个国家(地区)为了摆脱贫困、落后和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里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全要素生产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它有三个来源: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在计算上它是除去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后的“余值”,由于“余值”还包括没有识别带来增长的因素和概念上的差异以及度量上的误差,它只能相对衡量效益改善技术进步的程度。 全要素生产率 5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M·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提出了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特性的总量生产函式和增长方程,形成了通常所说的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含义,并把它归结为是由技术进步而产生的。

总量经济学

全要素生产率是总量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分析经济成长源泉的重要工具,尤其是 *** 制定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重要依据。首先,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进行经济成长源泉分析,即分析各种因素(投入要素增长、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 对经济成长的贡献,识别经济是投入型增长还是效率型增长,确定经济成长的可持续性。其次,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是制定和评价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基础。具体来说,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成长贡献与要素投入贡献的比较,就可以确定经济政策是应以增加总需求为主还是应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为主。

生产率增长率

不过,学术界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内涵的界定还有分歧。本文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各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等) 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导致的产出增加,是剔除要素投入贡献后所得到的残差,最早由索洛(Solow,1957) 提出,故也称为索洛残差。在中国,有些学者已开始研究全要素生产率问题,尤其在克鲁格曼(1999) 提出“东亚无奇迹”的论点后,这一问题更引起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一些学者估算了中国不同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如舒元(1993) 曾利用生产函式法估算中国1952 —1990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得到的结论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02 %,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0.3 %。王小鲁(2000) 同样利用生产函式法估算中国1953—1999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得到的结论是,1953 —1978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17%,1979—1999 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1.46%,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为14.9 %。还有一些学者对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成长进行了理论思考,如郑玉歆(1999) 对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和经济成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性规律进行了详细讨论,但未给出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估算。易纲、樊纲和李岩(2003) 提出中国经济存在效率提升的四点证据,指出新兴经济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上面临的困难,并给出新兴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模型,但他们也未给出具体估算。 全要素生产率

计算公式

全部要素的生产率(TFP)无法从总产量中直接计算出来,故只能采取间接的办法: GY=GA+aGL+bGK 其中:GY——经济成长率 GA——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又称索洛余值 技术进步率) GL——劳动增加率 GK——资本增长率 a——劳动份额 b——资本份额

计算方法比较

增长会计法

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方法可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增长会计法,另一类是经济计量法。增长会计法是以新古典增长理论为基础,估算过程相对简便,考虑因素较少,但主要缺点是假设约束较强,也较为粗糙;而经济计量法利用各种经济计量模型估算全要素生产率,较为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估算过程较为复杂。 全要素生产率 (一) 增长会计法 增长会计法(growth aounting approach) 的基本思路是以新古典增长理论为基础,将经济成长中要素投入贡献剔除掉,从而得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估算值,其本质是一种指数方法。按照指数的不同构造方式,可分为代数指数法和几何指数法(也称索洛残差法)。 1. 代数指数法(AIN) 代数指数法(arithmetic index number approach,AIN) 最早由艾布拉姆威兹(Abramvitz,1956) 提出,其基本思想是把全要素生产率表示为产出数量指数与所有投入要素加权指数的比率。 假设商品价格为 P t,数量为 Q t,则总产出为 P t Q t。生产中资本投入为 K t,劳动投入为 L t,资本价格即利率为 r t,工资率为 w t,则总成本为 r t K t + w t L t。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假设下,有总产出等于总成本即: P t Q t = r t K t + w t L t⑴ 但由于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⑴ 式往往不成立,可将⑴ 式改写为: P 0 Q t = T F P t[ r 0 K t + w 0 L t]⑵ 其中, r 0 、 w 0 和 P 0 为基年利率、工资和价格。参数TFPt 为全要素生产率,反映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产出的影响。 T F P t= P 0 Q t/[ r 0 K t + w 0 L t] (3) ⑶ 式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代数指数公式。后来,经济学家们又提出各种全要素生产率代数指数,它们的形式虽不同,但基本思想是一样的。 代数指数法很直观地体现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但缺陷也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它虽然没有明确设定生产函式,但暗含着资本和劳动力之间完全可替代,且边际生产率是恒定的,这显然缺乏合理性。所以这种方法更多地是一种概念化方法,并不适于具体实证分析(Caves,Christensen andDiewart,1982)。

索洛残差法

2.索洛残差法(SR) 索洛残差法最早由罗伯特·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1957) 提出,基本思路是估算出总量生产函式后,采用产出增长率扣除各投入要素增长率后的残差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故也称生产函式法。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假设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就等于技术进步率。总量生产函式为: Y t = Ω( t ) F ( X t) ⑷ 其中, Y t为产出, x nt为第n 种投入要素。假设Ω(t) 为希克斯中性技术系数,意味着技术进步不影响投入要素之间的边际替代率。 TFPt=Ω( t )= Y t/ F ( X t)= Y t/(K^α)(L^β) (5) 其中TFPt为全要素生产率, F ( X t)=(K^α)(L^β)为要素投入函式。因此有全要素的增长率tfp为 tfp=(TFPt/TFPt-1)-1 (6) lnY=lnΩ( t )+αlnKt+βlnLt (8) 这是一个双对数模型,可以利用OLS 估算。其中资本存量需要测算,测算公式为: K t = I t / P t + (1-δt) K t-1 (7) 其中Kt 为t 年的实际资本存量, K t -1 为t - 1 年的实际资本存量,Pt 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I t 为t 年的名义投资,δt 为t 年的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在确定了资本存量的初值以及实际净投资后,便可以利用⑺ 式给出各年的实际资本存量。这样,利用回归方程⑻,人们可以估计出平均资本产出份额α和平均劳动力产出份额β,带入(5)和⑹ 式可以得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索洛残差法开创了经济成长源泉分析的先河,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Lucas,1988)。但它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缺陷:索洛残差法建立在新古典假设即完全竞争、规模收益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基础上,这些约束条件很强,往往难以满足;具体估算中,由于资本价格难以准确确定,所以利用资本存量来代替资本服务,忽略了新旧资本设备生产效率的差异以及能力实现的影响。此外,索洛残差法用所谓的“残差”来度量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无法剔除掉测算误差的影响。上述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偏差。

经济计量法

(二) 经济计量法 由于增长会计法存在着较多缺陷,后人提出很多经济计量方法,以期借助各种经济计量模型和计量工具准确地估算出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主要比较两种计量方法,即隐性变数法和潜在产出法。 1.隐性变数法(LV) 隐性变数法(latent variable approach,LV) 的基本思路是,将全要素生产率视为一个隐性变数即未观测变数,从而借助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pace model) 利用极大似然估计给出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具体估算中,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需要进行模型设定检验包括数据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ADF (the Augmented Dickey2Fuller) 单位根检验和JJ(Johanson and Juselius,1990) 协整检验。由于产出、劳动力和资本存量数据的趋势成分通常是单位根过程且三者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所以往往利用产出、劳动力和资本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来建立回归方程。 2.潜在产出法(PO) 索洛残差法和隐性变数法在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时,都暗含着一个重要的假设即认为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此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就等于技术进步率。换言之,这两种方法在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时,都忽略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力实现改善(improvement incapacity realization) 即技术效率提升的影响。潜在产出法(potential output approach,PO) 也称边界生产函式法(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提出的,其基本思路是遵循法雷尔(Farrell,1957) 的思想,将经济成长归为要素投入增长、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改善(技术效率提升) 三部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就等于技术进步率与能力实现率改善之和;估算出能力实现率和技术进步率,便给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举例

如果在生产中投入劳动、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存货等劳动创造的资本财物)、土地(包括一切自然资源在内)等生产要素总计100万美元,而生产出来的总产量为150万美元。那么,这150万美元的产量是由两个方面的贡献构成的,其中100万美元是由于投入了100万美元的生产要素所引起的,其余50万美元则是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如果本年度的产量比上年度增长15%,而其中要素投入量的增长为10%,则其余5%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