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收藏的相关知识?

我想收集清代、民国时期的钱币。请大家给点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谢谢。

钱币
钱币知识:

铸币:指铸成一定大小形状,具有一定重量和面额价值,充当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属货币,古代铸币材料以铜为主,以后相继出现金银铸币。在中国,金银铸币的出现尽管比较早,但加入商品流通领域主要还是在近代现代。

布币:对春秋战国时期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铲状货币的总称。

刀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齐刀,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

圆钱:圆形货币的总称,包括圆孔圆钱和方孔圆钱两种,一般指后一种。

空首布:春秋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和耸肩尖足空首布。

平首布: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布,异形布,主足布,尖足布,圆足布等,主要流通于三晋和燕国地区。

铢两货币:指中国隋以前铸行的以铢,两为重量单位,重量为钱名的货币,如半两,五铢等。

五分钱:西汉高后六年铸,属于半两钱的一种。

三分钱: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发行的货币,属半两钱的一种。

比轮:东晋时沿用孙吴旧钱,大小轻重并行,大钱称“比轮”,形容其大如车轮。

四文:即一钱当小钱四枚用,一般指东晋时沿用孙吴旧钱中大小适合的钱。

小平钱:值一文的小钱,也称平钱,小钱,一般直径在2.4厘米左右,重3.5克左右。

折二钱:当二文使用的钱,一般直径在2.8厘米左右,重7克左右。

折三钱:当三文用的钱,一般直径在3.1厘米左右。重10克左右。《以此类推》

大钱:大面值钱和大型钱的总称,六朝时称标准大小的五铢钱为大钱,

文:钱币的基本单位名称,一枚小平钱称一文。

贯:一千钍称贯,又铸钱场所穿在钱孔中的方形木条也称贯

小样:指钱径小于同类型钱者。

大样:指钱径大于同类型钱者。

面:指钱币之正面。

面文:钱币正面的文字。

背:钱币的背面,又称幕。

背文:钱背文字,也称好,方者叫方穿,方孔,圆者叫圆穿,圆孔。

广穿:指钱孔较大者。

狭穿:指钱孔较小者。

内郭:指钱孔四周这突出部分,又称好郭。

广郭:指内部较宽者

狭郭:指内部较狭者。

重郭:指两重内郭。

决文:指钱身方孔之一角或数角尖出者。

四决文:指钱身方孔四角尖出者,又称四决。

粟角:是一种特殊的四决文,方孔四角尖出处呈小点状。

四出文:指钱身方孔四角有阳文延伸至郭外,又称四出,四道。

外郭:指钱身外周之突出部分,又称外缘,外轮,肉郭,边郭。

宽缘:外郭较宽,又称宽轮,宽边,

狭缘:外部较狭,又称狭轮,狭边。

重轮:指二得外郭。

额轮:指外郭外高内低,多见于王莽钱。

削边:指外郭向外斜削,正与额轮相反。

磨边钱:指磨去外郭边缘之钱。

肉:指钱币的内外郭之间无文字图案部分,厚者称厚肉,薄者称薄肉。

日:指钱背之凸起的圆圈,又称日文

月:指钱面,背之凸起圆弧,又称月文,甲文,月痕,圆弧向上称仰月,向下称偃月

星:指钱面,背之凸起圆点,又称星文。

圈星:指钱背下凹之圆圈。

孕星:指背的仰月上星。

光背:指钱无文,又称素背,光背,素幕。

合背:指误用二件面范铸成的钱。双面均有钱文。

合面:指误用二件背范铸成的钱,双面均是钱背。

直读:钱文按上下左右次序排列,也称顺读,对读。

旋读:钱文按上下左右次序排列,也称环读。

左读:指钱文由左向右读。

传形:指刻成正字的阴文范铸成之钱,钱文呈反字状,见于先秦至六朝时期。

离郭:指钱文远离内郭

接郭:指钱文均与内郭相连。

隔轮:指钱文远离外郭不相连接。

连轮:指钱文与外郭相连。

深字:指钱文特别深峻。

隐起文:指钱文高低粗细不一。

聚头:指钱文之首均对内郭,又称聚首。

并足:指钱文之首均对外郭。

重文:指钱身上出现重复钱文,又称摇头,因为范身上有重复印痕所致。

生坑:指新出土之钱,表面氧化严重。

老生坑:指出土已久的铜钱铜锈被传世色泽所掩。

熟坑:指未经入土的传世古钱。

传世古:指流传世上未经入土之钱表面的颜色,一般呈褐色,有光泽,又称黑漆古。

包浆:指铜钱传世色泽,除黑色外,又有褐色,暗红色,橙黄色等多种。

水银古:出土古钱表面之一种银白色氧化层,又称水银锈,水银沁。

雕母:用铜,锡,铅,牙,骨,木等材料雕成的钱币模型,又称祖钱。

母钱:翻铸时作模之钱,一般由雕母直接翻铸而成。

铁母:指铸造铁钱之母钱,本身为铜质。

铁范铜:以铁钱范型翻铸的铜钱。

样钱:试铸及初铸的样版钱.

部颁样钱:由中央户,工两部监制颁发各省作为标准的样钱,也可称作母钱用。

进呈样钱:地方进呈有关当局审查的样钱。

剪凿钱:剪边钱与延环钱的总称,即将一枚圆钱剪凿成内外二枚。

剪边钱:被剪凿去外圈之钱。又称对文

饼钱:王莽时厚型货泉的俗称。后来在北宋时宽缘厚型的咸平,祥符钱也称饼钱。

对钱:指钱文对称之钱,其钱文,轮郭,大小,厚薄,铜质等相同,惟采用不同的书体,但字形笔势仍互相吻合,又称和合钱。始于南唐,盛于两宋。

公式女钱:南朝梁武帝时所铸无外郭的五铢钱,也称女钱。

男钱:王莽时布泉的俗称。

红钱:清代新疆铸行的铜钱,因红铜岳而得名。

制钱:封建时代本朝铸行的钱币。

正用钱:作为正式通货的钱币。

厌胜钱:属压邪取吉性质的非用钱,多作吉庆,上梁,供奉,悬挂,佩带之用,又称压胜钱,押胜钱。

宫钱:封建时代皇宫内节日庆典作装饰,赏赐用的特制钱。

佩钱:古人佩带在身上作为装饰品的钱币。

供养钱:寺观内作为供品的钱币,一般藏天佛像腹中或挂于佛龛之旁,又称佛脏钱。

春钱:元代的一种金银小钱,妇女用作首饰。

秘戏钱:带有简陋的男女性交图案的钱币。

打马钱:打马游戏中的棋子,又称马钱。

金背:明代用四火铜(经过四次熔炼的铜)铸的铜钱。

火漆:明代用二火铜铸的铜钱。

旋边:用旋车对铸钱进行挫磨加工。

恶钱:唐代劣质私铸钱的称谓。有铁锡,铜沙,铜荡,穿穴等名目。

夹锡钱:北宋微宗年间蔡京主行的一种夹锡铁钱。
钱范:铸钱模型,印钱币正面的称面范,印背面的称背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31
古钱币收藏需要大量历史知识的积累,以及大量时间和金钱的付出。不是一般人可以涉足的。经常有人付出无数心血和财力,最后却是上当受骗,一枕黄粱。如果你没有这些方面能力的确切保障,建议你不要轻易涉足。如果你对钱币收藏感兴趣,不如先搞相对容易的近代、现代钱币收藏,等有了一些知识和财力的积累,又对古币确实有兴趣,再涉足也不迟。

作为一个钱币收藏爱好者,我建议你从目前正流通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币开始,成套收集,从易到难,逐渐提高。如果不成套的话,算不上真正的收藏。

第五套人民币就是目前正流通的毛泽东头像纸币,分99版和05版两个年版。目前1999年版已经停止发行,银行外发的都是2005年版。集齐了第五套,就集第四套。也就是四大领袖,工农知识分子和各民族头像那一套。共分80版,90版,96版三个年份(不是每种面额都有三个年份的)。全套共14张。其中发行较早的80年版1元,2元,50元,100元比较少见,全品相的1980年版50元券最近市场价升到120元了。

这两套人民币都未退出流通,目前不难收集.也不需花费太多银两.第五套只值面值,第四套大全套面值322.80元,市场价也不过四百五六十。

第三套人民币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大全套共有24张(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成三十多种),全品相大全套市场价达四千多元.1960年红一角,1962年背绿一角,1962年背绿五星水印一角是第三套人民币中的三大珍品.另外钱币市场上还有一种常见的第三套人民币小全套,不含上述珍品,只是每种面额取一张较常见的凑成一套.价格只有200元左右.

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共14张(同样可以进一步细分成更多种),目前市场价接近6万元.其中苏联印刷的1953年版3元,5元,10元最为珍贵.只一张10元券价格就接近6万元.

第一套人民币大全套共62张,是1948年开始发行的,由于是战时货币,因此版别十分复杂.全套市场价在百万元以上.只能在大型拍卖会上觅其芳踪.我等普通收藏者只能望币兴叹了.

不建议收集流通纪念币和金银币。我认为这些纯粹为了收藏而生产的东西虽然很有欣赏价值,却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收藏的本质,不能算作真正的收藏。(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钱币收藏的学问浩如烟海,初学者切勿急躁,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多浏览钱币收藏网站,论坛,多与泉友交流心得,学到相关知识再出手,以免吃亏上当。钱币珍品多有假货,千万小心!且应牢记"品相就是生命".钱币如果稍有瑕疵,收藏价值就大打折扣.如品相上佳,纵然价格稍高,也应坚决拿下.区区差价自会随藏品升值而得补偿。

另外,收藏钱币最忌讳没有针对方向,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人的精力和财力都是有限的,打好一定的基础后,只能认准一个最感兴趣的钱币专题,有针对性的收集,才能有所成就。例如有人专攻人民币、有的爱好民国钱币、有的专集宋代铜钱等。如果想要面面俱到,最后肯定一事无成。
第2个回答  2021-04-0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