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题

某公司欲购买一台机床,卖方提出两种付款方式:
(1)若买时一次付清,则售价30000元。
(2)买时第一次支付10000元,以后24个月每月支付1000元。
当时银行利率为12%,问若这两种付款方案在经济上市等值的话,那么等值的两种付款方式,卖方实际上得到了多大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银行的名义利率为12%,则每个月名义利率为1%,

第一种方式,现价3万元;
第二种方式,现价=10000+1000/(1+1%)+1000/(1+1%)^2+1000/(1+1%)^3+ ... +1000/(1+1%)^24=31243.39元
若两种方法在经济上等值,就意味着现在的20000,等于24个月支付方式的21243.39元(扣除现在支付的10000元购买力,这在现在是等值的,且无法体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可见,出现了通货膨胀,即,即使未来24个月分期支付,也仅相当于这20000,换句话说,我们按照年利率12%折现,还是不够,每个月的折现系数要上调,即每个月高于1%,才能折现到20000.

卖方的名义利率=12%+(21243.39-20000)/20000/2=12%+3.1%=15.1%

卖方的实际利率,我们计算,按照24个月每月支付1000元,利率为多少时,才能得到精确的今天的20000元,在excel中输入
=12*RATE(24,1000,-20000,0)
计算得到年实际利率=18.1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0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关系

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康波小秘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