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经典诵读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的交流材料

如题所述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生命线,我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曾诞生了数以万计的杰出诗人,创作出数以百万计的优秀诗篇,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魂。古诗文诵读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的系统工程,也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培育民族自豪感,为学生成长奠基的文化之旅。让学生与经典为师,以圣贤为友,在与上下古今大师的对话中变得高雅而高尚,为学生的生命底色撑起一片诗意的天地。为当下的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沃土;为语文教育的未来指引了路径。因此,我在指导学生运用经典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一)在日记中灵活运用
  “多读胸中藏汇,勤写笔下生花”,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每位学生准备一本日记本,及时记载下自己课外诵读的古诗文,并记下自己的感想、受到的启发。同时,学生也可将日记本美化,对古诗文的理解意境可以配上自己的图画,也可以改写成现代诗文,配上现代诗画。如读了《三字经》中的“如囊莹,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通过讲述晋朝的车胤没有灯就去捉萤火虫来照明读书,和孙康没有灯借着大雪的反光来读书的故事,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画出诗句中的场景。并可以引用学过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概括这些场景等。 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学生的积累丰富了,自然会“腹有诗书气自华”。
  (二)在说话中灵活运用。
  教语文,目的是为了不教。同样,学生积累了知识就是为了运用。《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中建议: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种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十分有利于学生对成语、格言警句和精美句段的积累,对精美词语句段的积累熟读成诵后,才能化为自己的语言。所以要能在语言中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就要在语文教学训练中引导学生在说中运用。例如在上《秋思》这篇饱含深情的文章后时,我要求学生以“我思念的 ”为主题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并且用上积累的成语、格言警句和精美句段。许多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引用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有的引用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还有的引用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名句,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
  (三)在习作中灵活运用
  学生的习作是最好播种经典之花的园地。引导学生在习作中灵活运用。诵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积累学生的人文素养。读与写是相互结合的,在习作中只有恰当的明引、暗引或使用活化了的词句,能使他们的语言表达得更生动隽永。例如五年级上册在习作中要求写借物喻人的作文,有一个学生写的是《小草》,在文章中,他在描写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时,就引用白居易所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又如在写《雪》这篇习作时,学生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写同学时,对常犯小毛病的同学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相劝,“不患人之不已之,患不知人也。”等句子。写某个学生热爱学习,勤奋学习时,用了“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磨成绣花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上了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语句。使文章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可见,学生已学会在习作中引经据典了,逐渐做到学以致用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经典流芳千古,让我们诵读经典,运用经典,做龙的传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15
  中国文化经典源远流长。针对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的状况,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论及“课程性质与地位”时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课程目标”中又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首,在“阶段目标”中要求,1、2年级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到了5、6年级,则需“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而《论语》中有很多句子早已被简缩为成语,演化成格言警句。《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些内容的出现,都说明引导学生大量诵读经典是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经典诵读,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归位。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经典美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素质内涵”。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而语文教学担任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建构学生优良品格,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就必须要回归到那些积淀了人类思想脊髓及民族文化精华的经典文本之中,超越偏重知识技能训练而轻人文教育的语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诵读教学既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归位,又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超越。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经典诵读,又怎样发挥其作用呢?下面我就结合个人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入经典诵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我们在课上应该触及学生的心灵,充分激发孩子学习经典美文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常采取情境激趣和奖励激趣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美文的兴趣。古诗文有很强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并且一般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根据这些特点,我在教学辅以相应的音乐和画面,力求达到入情入境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先展示一幅幅迷人的自然风光图,配以优美的音乐,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巧妙配合,把学生领入了如诗如画的风景中,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在教《锄禾》时,教师可一边让学生诵古诗,一边配上“一个太阳、一片禾苗、一个老农手拿一把锄头在锄禾”的画面,并适时加上几滴豆大的汗珠,这样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像插上了翅膀,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古诗的兴趣。同时我坚持"多奖励,不强求"、"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用"看谁读得准,背得熟,记得牢"为标准,分组竞赛,以给学生加"笑脸"等方式,激发学生诵读、熟读、直到背诵的浓浓兴致。
  二、营造学习氛围,主动经典诵读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每天进行半小时的经典晨读,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自然诵读,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通过举办各种相关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例如师生共同书写或默写经典名句,让漂亮的硬笔字、毛笔字出现在学生的作业中、教师的作品里。举办经典诵读大赛,看谁背的多等。
  三、拓展学习空间,乐于经典诵读
  多方位拓展学习空间,开阔视野,让孩子体会到诵读的乐趣,从而乐于去诵读。1、教学方式多元化。例如在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讲解课文,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孩子自选学习方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于是有的吟诵,有的挥毫,有的绘画,有的表演。孩子们兴趣盎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受,个人的特长也得到了发挥,对诵读经典美文的兴趣也就浓了。2、利用经典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例如在教学古诗《春晓》时,课前我先通过春天的美图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课后又进行拓展,让孩子们去积累更多的关于四季的古诗,举行一堂经典诵读竞赛课。这样一来,孩子的积极性高涨,十分乐于去积累更多的经典美文了。3、把经典诵读融入生活,帮助孩子积累。我们中国有着许多悠久的节日,在某个节日到来之际,我总是引入相关的古诗。如清明节学习杜牧的《清明》获韩羽的《寒食》;在重阳节我让孩子们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春节学习王维的《元日》等。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重熏陶,重课堂,重活动,重积累,引导学生背诵大量的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其精华,得到诗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增强语言感受力、领悟力和想象力,提高语文素养。
第2个回答  2012-11-16
(一)在日记中灵活运用(二)在说话中灵活运用(三)在习作中灵活运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