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幼儿园分班吗?

如题所述

分班,三岁一个跨度。0-3岁因为特殊,所以分为两个班,0-1.5岁一个班,1.5-3岁一个班,就是一个爬,一个走的阶段来给孩子进行分班。师生比例0-3岁不超过1:6,3-6岁不超过1:12。

在三岁到六岁这个阶段中是不分班的,为什么这个年龄不分班,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就是混龄的。从来不会有一家公司是根据年龄来划分办公区域的,也不会有人是根据年龄来选择结交哪些朋友的,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按照年龄来给孩子们划分班级呢?

蒙台梭利认为一个完备的环境能够辅助孩子成长和发展自己能力,孩子在这样一个小型的混龄社群中能够体会到和自己同龄的孩子如何相处,和比自己小的孩子如何相处,和比自己大的孩子如何相处。在一位合格的蒙氏老师的引导下,孩子在这样的混龄环境中更能够发展自己的社会性和同理心。

在一个同龄的环境中,大月生的孩子们通常都长得更高、能力更好一些,小月生的孩子在很多活动中总是垫底。而在一个混龄的环境中呢?看到比自己小的孩子正在费力地搬一把椅子,他会想我需不需要去帮助他?看到那些能够做乘除法的哥哥姐姐,他也明白现在的我还不会做一些事情,但是等我长大就会了。



蒙园与传统幼儿园有什么区别?

1、最大的区别:教学理念的不同

传统教育是习惯统一用相同的标准来进行几十个孩子的集体教学——教师讲什么,孩子就接受什么,这忽视了孩子的个体差异性。由于每个孩子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不相同。接受能力弱的孩子,会慢慢产生挫败感,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心理,而能力强的孩子也未必能按照自己的潜能发展。

蒙特梭利教育反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认为要给孩子一个“不教”的教育——将教育的主体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是教育的主体。

老师作为辅助者,重视孩子,不断发现孩子的特点,了解什么是孩子感兴趣的、什么是孩子想学的,并顺着这个方向加以引导,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独立自主、有秩序、爱创造的习惯。在蒙氏幼儿园,基本原则是“追随孩子”,从促进儿童身心发育角度去设计教学,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过程。

2、教学方式存在差异

虽然普通幼儿园也开设了多样化的教学课程,但是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上依然走的是传统路线:一个老师在上面讲,众多孩子在下面听,至于孩子究竟吸收了多少,其实根本无法考量。

在蒙氏幼儿园中,是以“自由工作”代替传统课堂,老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给每一个孩子设计课程和进度,采取因人而异的个别化和小组化教学方式。无固定的上课地点,任何东西也都有可能成为教具,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工作。

孩子们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培养独立人格,整个教学中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更加自由的学习知识,从而保持学习的热情。

3、班级编制不同

普通幼儿园大多是根据年龄段进行分班,一般分成大、中、小,而且在入园年龄上会有相应的限制。蒙氏幼儿园则是采用混龄制编班,混龄教育使得班级更像一个小社会和营造出家的氛围。

在这个社会化的大家庭中,让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让孩子更早地体验“真正”的社会生活。

4、教学用具不同

在普通幼儿园中,更多以教师的教学为主,教学用具也只是按照每节教学活动需要的来准备,材料之间并无更多的关联和逻辑性。

蒙氏教育幼儿园中,蒙氏教具是教学的关键要素之一,孩子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教具来了解并接受知识,这些教具在设计初期就具有错误的控制能力,每一区域的工作都在为孩子的其他各方面发展做准备。

比如日常生活区的倒水的工作,手部肌肉控制的练习,间接也在为孩子书写做准备。这样以儿童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主思考、自我纠错和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学习。

5、教师区别

在普通幼儿园里,通常老师在发现孩子一些错误行为时,会立刻进行纠正,由老师的标准判断对错,讲什么孩子就要学什么,没有给孩子发展自我的空间。

而蒙氏教师是尊重孩子内在的自我发展过程,不会过多干涉和纠正孩子行为,他们要做的是通过示范和环境、材料的提供,来帮助孩子自己认识,并自我完成纠错过程。

蒙氏教师需要做的,是去追随孩子而不是要求孩子跟从他们,教师主要扮演以下角色:观察者、环境创设者、指导者、家园合作的联络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