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对亚太经济的影响

中国经济对亚太经济的影响(详细地全方位分析)

  中国经济对亚太经济的影响

  在过去十七年里,中国的经济改革不仅使国内经济达到了很高的增长率,而且影响了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增长怎样影响了亚太经济?中国的经济改革对其邻国有利还是有害?本文将探讨中国外贸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对亚太经济的影响。

  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以一系列局部改革为特征的。这些局部改革通过下列方法使较大一部分的国内经济市场化:(1)给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2)在资源配置上以市场体制代替计划体制;(3)在宏观调控上由直接控制变为间接调节。
  在对外贸易体制上,中国的改革项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下放出口权力;(2)减少对进口的控制;(3)统一汇率。

  出口权的下放
  自改革计划实施以来,对外贸的指令性计划已经逐渐减少。1984年9月,政府开始了一系列改革,主要通过将贸易权力下放使国内和国际经济进一步接轨。在1988年,政府迈出了另外主要的一步,即贸易合同责任体制的开始。
  下面的几项改革把控制权和责任下放到了较低的级别:(1)外贸决定权下放到地方政府和外贸公司。(2)外贸公司与地方政府向国家承包创汇、缴汇和补贴额度;(3)外贸公司自负盈亏。此向措施先在轻工、工艺、服装行业试点,并逐步推广。
  外贸权的下放大大促进了中国出口部门的增长。自从1985年以来,由于外贸积极性的提高和行政干部的减少,中国的出口增长迅速。
  1991年,国家全部取消了对外贸企业的出口补贴。从而使中国按比较优势来出口产品成为可能。自1993年1月《出口商品管理临时细则》出台以来,出口许可证亦被逐渐取消。需要出口许可证的产品从过去的250 种减至1993年初的125种,约占出口总数的48%。到1993年末,只有大约15%的商品出口仍受到控制。

  进口限制减少
  另一方面,中国对商品进口的控制也大大减少。但是进口部门仍没有获得出口部门那样的自由度。在1989-1991年间,中国为了减少进口商品的数量,制定了一系列的行政控制。这一努力使中国在1990年获得了807亿美元的入超。
  在这种有利的贸易均衡下,进口限制逐渐减少了,但与出口控制减少的步伐并不一致。到1993年底,作为政策导向的一部分,大约有20%的进口仍限于指定的外贸公司。但同时,外贸公司和能参与外贸的企业的数量发生了急剧的上升。目前,有5000多家的国内企业、8800家外贸公司以及80000多家外资企业经营外贸。
  进口许可证由外经贸部掌握并用于执行计划和控制进口水平以达到收支平衡。在1993年,大约30%的进口仍得通过许可证。
  近年来,关税率也已大幅度下降。但与其它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关税率仍然比较高,且多杂。这种关税体系的复杂性反映了中央政府的多重目标。
  虽然改革步伐一直很迅速,但中国的贸易体制仍存在着问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依然较高。1993年末,中国的平均关税率约为40%,但由于存在着各种减免和优惠,实际征收的关税仅5%左右和工业化国家的平均关税率为5%-6%大致相同。和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的13%-14%相比到较低点税率高和实际征收税低的问题是与中国管理的复杂性分不开的。缺乏透明度和不公开的进口配额使得外商的进入比较困难。因此,降低关税率,提高征收率增加透明度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外汇制度改革
  中国的外汇制度改革可分为两个部分或两个阶段。第一步是人民币逐步贬值,第二步是汇率并轨。
  在1986-1993年间,中国一直执行着一个官方汇率和市场浮动汇率并存的制度。1994年1月,两种汇率制度实行并轨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5.7元一步贬到8.7元。自从并轨以来,人民币一直是稳定的,其对美元汇率在8.3-8.7元之间变动。人民币的官方汇率一直高于市场汇率。政府通过几次贬值使人民币官方汇率逐渐接近市场汇率。

  中国外贸体制改革对亚太经济的影响
  1. 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竞争加剧
  自从经济改革以来,中国出口的增长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目前,中国已超过南韩、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四小龙),一跃成为亚太地区的头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在1978年,四小龙向工业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了亚太地区劳动密集型产品总出口的70%以上,而中国则不到10%。
  17年后,中国已取代四小龙成为亚洲向工业化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从亚洲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中国的平均市场份额上升了42%。而同时,四小龙对这些市场的占有份额却显著下降了。
  中国在整个亚洲向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比重亦从1987年的2%迅速增加到1993年的41%。

  2. 亚太经济中的贸易创造
  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上份额的增加对该地区的其它国家尤其是四小龙意味着什么呢?是否中国的出口扩张是以牺牲其它亚太地区出口为代价呢?
  数据分析表明,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并没有大幅度下降,仅由1978年的14%下降到1993年的13%,且在出口的绝对量上以9%的年平均率增长。而整个亚洲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不仅在绝对量上增加了,而且在世界市场份额也从1978年的19%增加到1993年的39%。
  虽然四小龙在亚洲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市场份额下降了,但它们仍能维持一个稳定的世界市场份额。这一点足以显示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并没有以牺牲亚太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为代价。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保持着高度的竞争力。
  如果世界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实际的生产增长快的话,关于亚太地区其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者会被“挤出”市场的担心是不会变为现实的。而且,上述担心的依据是中国经济仍将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一些沿海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了一些新兴工业地区的水平。它们很好地消化了内陆地区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正象八十年代初新兴工业地区为了转向生产更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而支持了中国最初的出口扩张一样,沿海地区将促进内陆地区的发展。
  并且,从1990年到1993年,中国从香港、韩国以及新加坡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7%,89%和28%。四小龙在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上的增长充分表明中国的经济改革给它们带来的是净收益。

  3. 相互依赖性的提高
  中国经济改革及成长对亚太经济的另一个影响是该地区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的提高。很多亚太国家,尤其是四小龙,现在受中国经济的影响已超过与美国及欧洲经济周期的关联。1985年以后即中国加速和拓深外贸改革后,这种相互依赖性更加明显。
  从中国1988年以前的高速增长到1989年以后的短期下滑,四小龙不得不以不同程度适应中国发展步伐。在1991年美国经济经历衰退,而中国经济开始繁荣。在这段时期,四小龙的经济绩效更接近于中国。
  这种相互依赖性的提高还表现在双边的贸易中。从1985年到1993年的八年中,四小龙对中国大陆的出口占其全部出口价值的比重从6%增加到12%。

  结论
  中国的经济改革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在过去的17年中,中国的进出口不断增长,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了20%。贸易权下放、进口壁垒降低、汇率并轨等一系列的改革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更加合理,资源利用更加有效,比较优势得到发挥。
  虽然中国取代了亚太地区四小龙成为工业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但是中国的发展并不影响四小龙和其他亚洲国家继续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当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市场份额中增加时,整个亚太经济的份额也增加。

  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世界银行顾问王直博士日前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双周学术研讨会上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作了学术报告。他运用大型可计量一般均衡模型对有关影响进行了预测,特别侧重于对农业部门的影响。
  他得到的主要结论是:
  1.总的影响.
  把中国和台湾省排除在乌拉圭回合之外将使中国每年承受25亿美元社会福利损失。东盟国家将是最大的收益者(年增基年国民总产值的1.2%),其次是韩国(年增基年国民总产值的0.8%)。台湾也获益(年增基年国民总产值的0.2%),但大大小于东盟国家和韩国。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使中国获得6亿美元的净社会福利,使台湾获得11亿美元的净社会福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使欧盟和北美国家受益更大,而使其它OECD 国家受益有所减少。北美和欧盟国家的出口将分别增加22亿和20亿美元,其它国家的实际出口则将减少。东盟国家将减少19亿美元的出口。南亚和韩国将分别减少9亿和5亿美元的出口。参加世贸组织将使中国出口增加10%,并增加贸易总额。
  2.对分部门贸易额和价格的影响。
  中国及台湾省加入世贸组织将使世界贸易增加38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北美和欧盟将多进口130亿美元纺织品和成衣,多出口35亿美元机器和中间产品。日本和澳洲将减少出口增加进口,从而使其对世界其它地区的贸易顺差减少。
  3.对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将增加,而中国和澳州的出口将分别减少4.7亿和1100万美元。农产品进口的增加如下:中国台湾省8.01亿美元,中国 7.49亿美元,日本2.36亿美元,北美6300万美元,澳州700万美元,世界其它地区2500万美元。东盟、南亚、欧盟、韩国的农产品进口将减少。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增加是由于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的纺织和成衣业吸引了更多的生产要素。中国及台湾省的加入世贸组织将对非粮食作物贸易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是由于这一部门和纺织行业的联系较密切。模型预测中国及台湾省将大大增加从北美、东盟、南亚、韩国和世界其它地区的非粮食作物进口。澳州对中国的肉类出口也将大大增加。在世界食用粮食市场,中国及台湾省的加入世贸组织将增加美国对大中华经济圈的小麦出口1.7亿美元、其它谷物出口4000万美元。中国稻米出口的减少将主要由东盟和南亚弥补。中国参加世贸组织减少了工业国家的稻米出口份额,增加了北美和澳州小麦、其它谷物和非粮食作物的出口份额。
  4.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中国及台湾省加入世贸组织,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工资产生向下的压力,但对发达国家工资的压力很小。然而,发达国家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之间工资的差距将稍稍拉大。
  王直博士总结说,中国参加世贸组织将对世界贸易产生若干根本性的影响。世界贸易总量将增加。发达国家的贸易状况将改善,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状况将受到不利的影响。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的发展将减缓农业的发展、减少农产品的出口、增加农产品的进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还将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增加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

参考资料:政策性研究简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