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

如题所述

  一、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改造步骤:
  1、积极引导、典型试办。采用说服、示范、国家援助的方法,启发和帮助手工业劳动者按照自愿互利原则逐步组织起来试办合作社。
  2、总结经验、普遍推广。各地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建立,从1951年开始到1953年先后成立的有省、市级14个,县、市级19个。手工业合作社的全国性的领导机关,1954年以前是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1954年12月后是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各级手工业联社,是各种形式的手工业合作组织自愿组成的联合经济组织,是手工业合作社的直接的组织领导和业务领导机构。
  3、加快改造、迎接高潮。农业合作化运动步伐加快,对手工业产生了强烈影响。手工业者要求组织起来的情绪也十分高涨,建社速度也明显加快了。据统计,1955年6月到12月半年内,全国手工业合作组织从4.98万多个发展到6.46万多个。
  二、我国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合作化道路进行的。它的指导思想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改造小生产的原理,结合我国国情,在建国初期,及时制定了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和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采取从供销入手等积极措施,充分发挥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它的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做法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由上而下地发动,采用说服、示范、国家援助的方法,启发和帮助手工业劳动者按照自愿互利原则逐步组织起来;目的是帮助他们发展生产,解放生产力,发挥他们固有的生产经营灵活、产品多种多样、能够适应人民不同需要和市场千变万化的需要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规模细小、资金短缺、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及封建保守、行会观念、生产盲目、自发倾向等弱点,改变旧中国小生产被压迫、受剥削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矛盾。这是由个体私有制变为集体公有制、由小生产变为大生产的主要途径。
  三、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
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
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08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底,以发展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社。
第二阶段,从1954年到1955年下半年,大办初级社。
第三阶级,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底,是合作化运动高潮段。1955年7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总结了农业合作社的历史经验,系统阐述了农业合作化的理论、方针和原则。

同年10月召开的中共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加速了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使5亿多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样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在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上和形式上,采取了从手工业供销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改变手工业的生产关系。到1956年底,基本上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同时,渔业、盐业、民间运输业、小商小贩等个体劳动者也基本实现了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实现,大大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并为手工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1
农业和手工业都属于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慢慢的手工业被取代了,农业也变成了机械化。
第3个回答  2019-12-23
叶公叶不同的时代,用用的方法和他的营销模式,管理方式的不一样
第4个回答  2020-12-2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