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发育学疗法的基础知识

如题所述


指偏瘫患者健侧上下肢紧张性随意收缩时,患侧上下肢也发生肌肉紧张引起的关节活动。这是一种发自于脊髓的随意的异常运动,在瘫痪恢复的早期出现 。 1、定义 Brunnstrom技术是依据脑损伤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各个不同阶段,利用各种运动模式诱发运动反应,再从异常运动模式中引导、分离出正常运动的成分,达到恢复患者运动功能的治疗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如脑外伤、脑卒中、儿童脑瘫等及运动控制障碍疾患。
(2)禁忌证:意识和认知障碍、严重情感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等。
3、设备与用具 简易的训练器具如治疗床、平行杠等,不需要专门的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Brunnstrom技术主要包括:体位摆放及床上训练,坐位训练,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引导分离运动,行走训练,日常生活练习。
(1)体位摆放和床上训练:
1)床上卧位:仰卧位、侧卧位良姿位的摆放技术;
2)床上训练:翻身训练:通过转动患者的头(利用紧张性腰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帮助完成翻身活动;从床坐起训练:通过让患者头转至患侧(利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和刺激足背屈肌(利用共同运动)协助完成从床坐起活动。
(2)坐位训练:
1)坐位平衡:重点对健侧、患侧躯干肌的控制力进行训练,以提高躯干平衡反应,改善坐位平衡;
2)诱发平衡反应:治疗师用手向前、后、左、右推动患者,破坏其平衡状态后使患者重新调整重心维持平衡;
3)前方倾斜及躯干前倾:在治疗师或患者利用健侧帮助下,使躯干前倾和向前方倾斜来诱导躯干平衡能力;
4)躯干旋转:治疗师站在患者身后,双手分别放在患者两侧肩峰上,嘱患者目视前方,肩向左侧旋转时,头向右侧旋转,左右交替,动作应缓慢。利用躯干-颈-上肢模式,交替产生肩部屈肌、伸肌的共同运动、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腰反射诱发及促进躯干旋转;
5)头、颈运动:患侧上肢放在治疗台上,治疗师一手放在患侧肩上,另一手放患侧耳后。让患者用耳朵接触肩峰,治疗师用手给予抵抗,当阻力足够大时,可诱发肩上举及耸肩活动;
6)肩关节活动:在治疗师引导下的肩部运动,以维持肩关节活动度,预防肩痛;
7)屈髋肌群收缩训练:坐位,治疗师利用躯干前倾和后倾以诱发屈髋肌的反应性收缩。
(3)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
1)屈肘:治疗师抵抗健侧上肢屈肘(利用联合反应)、让患者面向健侧(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牵拉患侧的近端、轻扣斜方肌、肱二头肌等引起上肢屈肌的共同运动。
2)伸肘:治疗师抵抗健侧上肢伸展(利用联合反应)、让患者的头转向患侧(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轻扣胸大肌、肱三头肌等引起上肢伸肌共同运动。
3)双侧抗阻划船样动作:治疗师坐在患者对面,相互交叉前臂再握手做类似划船时推拉双桨的动作,向前推时前臂旋前,向回拉时前臂旋后。治疗师在健侧施加阻力以引导患侧用力(利用健侧肢体和躯干的本体冲动对患者难以进行的推、拉或往复运动进行促进)。
4)下肢屈/伸共同运动:患者仰卧,健侧下肢伸展,嘱患者健侧下肢做抗阻屈伸动作以此引导患侧下肢的屈曲。
5)下肢外展/内收共同运动:将患侧肢体置于外展位,嘱健侧下肢内收,在此过程中治疗师施加阻力,引导患侧下肢内收;将双下肢均置于中间位,嘱患者健侧下肢抗阻外展,引导患侧下肢外展。
(4)引导分离运动:
1)肘关节屈/伸分离运动:患者坐位,将肘置于面前的桌子上,然后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活动;治疗师托住患侧肘关节使上肢水平前伸,要求患者用手触摸对侧肩部再将其回复到上肢伸展位。
2)手指屈曲/伸展:当手指能够完全屈曲时,练习拇指与手指的相对运动,嘱患者握拳,拇指在四指外,然后拇指向小指方向滑动;也可将四指伸开,用拇指分别沿四指的指尖划向指根;或将四指伸展,然后保持指间关节的伸展,练习独立的屈曲和伸展掌指关节。
3)下肢屈曲/伸展:患者双杠内站位,练习小幅度的膝关节屈曲和伸展;也可以嘱患者在患腿摆动时练习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
(5)步行训练:
1)辅助步行:治疗师站在患侧,与患者手交叉握住,另一只手放在患者腋窝,托住患肩,与患者一起步行,同时辅助患者进行重心转移,控制步幅及步行节奏;
2)独立步行:患者借助拐杖、平衡杠、扶手等进行独立步行训练;
3)指导步行:患者在步行时,治疗师对完成的动作给予指正;指导患者如何控制重心、起步、步幅及如何纠正膝过伸等。
(6)日常生活练习:生活中利用共同运动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包括上肢伸展内收时旋转门把手;用患手梳头;将外衣搭在前臂上;患手握皮包带;患手拿牙刷等小东西、抓火柴盒等;书写时用患手固定纸;患手穿衣袖;利用患侧上肢和躯干夹住物体等。
5、注意事项
(1)熟悉脑损伤后的异常运动模式及病理反射的神经病理学基础知识。
(2)熟悉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的评定。
(3)Brunnstrom技术重点在早期运用原始反射来完成或诱发运动动作,应尽早介入。
(4)重视心理方面的治疗与支持,取得患者配合。 1、定义
Bobath 技术是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后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其核心是以日常生活活动任务为导向的姿势控制和运动控制。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儿童脑瘫、脑外伤、脑卒中等引起的运动障碍。
(2)禁忌证:意识和认知障碍、严重情感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等。
3、设备与用具 治疗床、Bobath球等,不需要特殊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Bobath技术主要包括:控制关键点、反射性抑制模式、促进姿势反射、感觉刺激、姿势控制和以任务为导向的运动控制训练等。
(1)控制关键点:
1)治疗师通过对患者身体关键部位(中心控制点:头部、躯干、胸骨中下段;近端控制点:肩峰、髂前上棘;远端控制点:拇指、拇趾)上的手法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降低肌张力,引出或促进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
2)手法操作从躯干和近端开始,向远端移行,并随之减少操作点和控制的量以逐渐诱导出随意运动,常与反射性抑制联合应用。
(2)反射性抑制模式:
1)躯干肌张力增高:屈肌张力增高时,把头放置在过伸位,可以降低屈肌张力,增加伸肌张力;伸肌张力增高时,把头放置在屈曲位,可以降低伸肌张力,增加屈肌张力;屈肌与伸肌张力均增高时,通过旋转躯干(保持骨盆不动)来抑制。
2)肢体肌张力增高:屈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外旋位来抑制;外展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内旋位来抑制;上臂屈肌痉挛时,取肢体对称性伸展(头在中立位) 来抑制。
3)出现痉挛时:颈、背及手出现屈曲痉挛时,可取上臂水平外展或对角线伸展来抑制;躯干与髋出现痉挛时,可将臂上举过头,以促进躯干及髋的伸展。
(3)促进姿势反射:
1)促进调正反应:治疗师利用头部与躯干间的位置变化促进躯干转动。仰卧位时,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诱发出胸、腰、下肢转动,训练翻身活动;治疗师利用躯干位置倾斜,促进头部直立;坐位时,治疗师向左、右倾斜患者躯干以训练头部控制,治疗师利用上半身或下半身扭动时,另一半随之转动成一直线,促进翻身活动;患者仰卧,治疗师将患者的肩胛带或骨盆扭转,带动躯干转动,训练翻身活动。
2)上肢保护性伸展反应:治疗师通过突然向前方、侧位推动患者,还可在坐位或俯卧下让患侧上肢支持体重,以诱发和促进上肢保护性地伸展和身体平衡能力。
3)促进平衡反应:治疗师从前方、后方、侧方或对角线方向突然推拉患者,还可配合使用大球、滚筒、平衡板等辅助训练器具进行,使之保持身体平衡,不致跌倒,训练维持平衡的能力。
(4)感觉刺激:
1)加压或负重:治疗师通过对关节施加压力或支持体重来增加姿势性张力与减少不自主运动。
2)放置及保持:定位置放训练:治疗师将患侧肢体按训练要求放在一定的位置上,当肢体能控制后,嘱患者由此位置向上和向下活动,再返回原位;保持训练:指肢体在无帮助情况下,停留在某一位置并保持一段时间的等长收缩训练。
3)轻推技巧:压迫性轻推:治疗师通过挤压关节的手法操作,用来增加肌张力;抑制性轻推:治疗师诱发由于拮抗肌痉挛产生交互抑制的肌肉无力的收缩;交替性轻推:治疗师用方向相反的手法轻推患者,如从前向后与从后向前,从左向右与由右向左轻推患者,以引出平衡反应。
(5)姿势控制和以任务为导向的运动控制训练:
治疗师首先对患者进行核心控制(指对腰、躯干及骨盆)的稳定性训练,在此基础上再训练肢体选择性的运动控制练习,并将所练习的运动模式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反复练习。
5、注意事项
(1)鼓励患者及家属,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心理支持,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2)熟练掌握神经解剖及神经生理学等医学基础知识。
(3)关键点的手法操作动作应缓慢。
(4)治疗儿童时应遵循运动发育的规律。 1、定义 PNF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即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通过对本体感受器刺激,达到促进相关神经肌肉的反应,改善运动控制、肌力、协调和耐力,最终改善功能的治疗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中枢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科损伤性疾病、运动创伤和关节炎所致的功能障碍等。
(2)禁忌证: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不稳定,关节内未完全愈合的骨折,关节急性炎症或外伤所致的肿胀,骨关节结核和肿瘤等,以及婴幼儿,意识障碍及听力障碍者。
3、设备和器具 不需要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PNF技术主要包括的内容:基本技术、特殊技术、常用技术分类、常用基本运动模式。
(1)基本技术:
1)皮肤刺激(手法接触):治疗师的手以蚓状肌抓握,摆放于患者运动相反的方向。
2)最大阻力:患者运动过程中,治疗师给予适宜的最大阻力。
3)扩散和强化:治疗师通过对较强肌肉的抗阻,把强化效应传送到较弱肌肉。
4)牵伸:治疗师在每个动作的开始给予主动肌快速的牵伸至最长位置。
5)牵引和挤压:治疗师利用对躯干和四肢的拉长(拉长肌肉,分离关节面)以诱发牵张反射,利用对躯干和四肢关节负重(压缩)以激活关节感受器。
6)时序:运动的先后顺序,促进正常顺序及通过“强调顺序”增加肌肉收缩。
7)体位和身体力线:治疗师的身体和手的力线引导和控制运动或稳定。
8)言语和视觉刺激:有效地使用语言指导和视觉反馈以诱导运动。
(2)特殊技术:
1)节律性起始:先被动、缓慢、有节律地活动肢体数次,并让患者感受运动的感觉,再让患者参与运动。
2)等张组合:治疗师令患者在整个活动范围内做主动抗阻运动(向心性收缩),在关节活动末端,令患者停留并保持在这一位置(稳定性等长收缩),当达到稳定后令患者缓慢地向起始位运动(离心性收缩)。
3)动态反转:治疗师在患者运动的一个方向施加阻力,至理想活动范围的末端时,远端手迅速转换方向,诱导患者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且不伴有患者动作的停顿或放松。
4)节律性稳定:令患者肢体保持某一位置不动,治疗师交替的给予患者主动肌与拮抗肌产生等长收缩的阻力。
5)反复牵伸:治疗师在患者肢体运动的起始位或全范围给予主动肌反复、快速地牵伸,在牵伸的同时,发出活动指令,诱导牵张反射。
6)收缩-放松:先对制约关节活动的拮抗肌给予等张抗阻,随后放松,并将受限的肢体运动至新增加的关节活动范围。
7)保持-放松:治疗师先被动或令患者主动地把受限的肢体放置在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的末端,然后对拮抗肌和旋转肌等长抗阻并维持5-8秒。
(3)常用技术分类:
1)促进运动起始的技术:节律性起始、反复牵拉。
2)增强肌力的技术:反复牵拉、节律性稳定、等张组合、动态反转、稳定性反转。
3)增强耐力的技术:稳定性反转、动态反转、节律性稳定、反复牵拉。
4)增加稳定性的技术:等张组合、稳定性反转、节律性稳定。
5)增加协调和控制的技术:等张组合、节律性起始、稳定性反转、动态反转、节律性稳定、反复牵拉。
6)增加活动度的技术:动态反转、稳定性反转、节律性稳定、收缩-放松、保持-放松。
7)放松技术:节律性起始、节律性稳定、保持-放松。
8)减轻疼痛的技术:节律性稳定、保持-放松。
(4)常用的上肢和下肢基本运动模式:
表2-9-1 上肢屈曲-内收-外旋运动模式 关节 起始位 终止位 肩胛骨 后缩、下沉 前伸、上提 肩 伸展、外展、内旋 屈曲、内收、外旋 肘 伸展 伸展 前臂 旋前 旋后 腕 尺侧伸展 桡侧屈曲 手指 伸展 屈曲 拇指 伸展、外展 屈曲、内收 表2-9-2 上肢伸展-外展-内旋运动模式 关节 起始位 终止位 肩胛骨 前伸、上提 后缩、下沉 肩 屈曲、内收、外旋 伸展、外展、内旋 肘 伸展 伸展 前臂 旋后 旋前 腕 桡侧屈曲 尺侧伸展 手指 屈曲 伸展 拇指 屈曲、内收 伸展、外展 表2-9-3 上肢屈曲-外展-外旋运动模式 关节 起始位 终止位 肩胛骨 前伸、下沉 后缩、上提 肩 伸展、内收、内旋 屈曲、外展、外旋 肘 伸展 伸展 前臂 旋前 旋后 腕 尺侧屈曲 桡侧伸展 手指 屈曲 伸展 拇指 屈曲、内收 伸展、外展 表2-9-4 上肢伸展-内收-内旋运动模式 关节 起始位 终止位 肩胛骨 后缩、上提 前伸、下沉 肩 屈曲、外展、外旋 伸展、内收、内旋 肘 伸展 伸展 前臂 旋后 旋前 腕 桡侧伸展 尺侧屈曲 手指 伸展 屈曲 拇指 伸展、外展 屈曲、内收 表2-9-5 下肢屈曲-内收-外旋运动模式 关节 起始位 终止位 髋关节 伸展、外展、内旋 屈曲、内收、外旋 膝关节 伸展 伸展 踝关节 跖屈、外翻 背屈、内翻 足趾 屈曲 伸展 表2-9-6 下肢伸展-外展-内旋运动模式 关节 起始位 终止位 髋关节 屈曲、内收、外旋 伸展、外展、内旋 膝关节 伸展 伸展 踝关节 背屈、内翻 跖屈、外翻 足趾 伸展 屈曲 表2-9-7 下肢屈曲-外展-内旋运动模式 关节 起始位 终止位 髋关节 伸展、内收、外旋 屈曲、外展、内旋 膝关节 伸展 伸展 踝关节 跖屈、内翻 背屈、外翻 足趾 屈曲 伸展 表2-9-8 下肢伸展-内收-外旋运动模式 关节 起始位 终止位 髋关节 屈曲、外展、内旋 伸展、内收、外旋 膝关节 伸展 伸展 踝关节 背屈、外翻 跖屈、内翻 足趾 伸展 屈曲
5、注意事项
(1)根据评定结果,选择适宜的治疗技术。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反馈,调节治疗量及调整治疗技术。
(2)患者取舒适安全的体位,治疗师保持正确的体位和身体力线进行操作。
(3)操作时,注意手的抓握技巧,言语提示须简洁、清晰,提供的最大阻力应适宜,牵拉力量不宜过大。
(4)避免患者过度疲劳。 (MRP)(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1.背景
运动再学习是80年代初,澳大利亚学者Janet H. Carr等提出的一种运动疗法,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为一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
2. 定义
运动再学习是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恢复运动功能的训练视为再学习或重新学习的治疗方法。它以生物力学、人体运动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以作业或功能为导向,强调患者主观参与,按照科学的运动学习方法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训练。
3.方法
运动再学习的具体操作分为4个步骤:(1)描述正常的活动成分并通过对作业的观察来分析缺失的基本成分和异常表现;(2)练习丧失的运动成分,包括解释、指示、练习加语言和视觉反馈及手法指导;(3)作业练习,包括解释、指示、练习加语言和视觉反馈及手法指导,及时进行再评定;(4)训练的转移,即将训练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包括安排和坚持练习,练习中要自我监督,并要求亲属和工作人员参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运动再学习方案的4个步骤 步骤1 分析动作
观察
比较
分析 步骤2 练习丧失的成分
解释 - 认清目的
指示
练习 + 语言和视觉反馈 + 手法指导 步骤3 练习丧失的成分
解释 - 认清目的
指示
练习 + 语言和视觉反馈 + 手法指导
再评定
鼓励灵活性 步骤4 训练的转移
衔接性练习的机会
坚持练习
安排自我监测的练习
创造学习的环境
亲属和工作人员的参与 4.特点
(1)综合利用神经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运动科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
(2)正确判定出缺乏控制或正常顺序的运动成分;
(3)制定正确的训练目标;
(4)整体与部分训练运动的整合;
(5)康复训练与生活环境的密切结合;
(6)注重患者在训练中的注意力;
(7)利用多种反馈信息;
(8)患者应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9)患者应有一定的时间,用脑思考所学到的新动作; 1.定义
(1)Rood技术又叫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法或皮肤感觉输入促通技术。由美国人Margaret Rood提出。
(2)此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在特定皮肤区域内利用轻微的机械刺激或表皮温度刺激,影响该区的皮肤感受器,可获得局部促通作用。
2.适应症
适合于任何有运动控制障碍的患者。
3.基本理论
(1)适当的感觉刺激可保持正常的肌张力,并能诱发所需要的肌肉反应;
(2)感觉性运动控制是建立在发育的基础之上,逐渐地由低级向高级感觉性运动控制发展;
(3)利用动作完成需有目的性,诱导出皮质下中枢的动作模式;
(4)反复的感觉运动反应是动作掌握的必备条件;
4.治疗原则
(1)先诱导出一些早期的粗大动作。
(2)开展姿势控制训练时,首先要固定远端肢体,然后再沿其固定方向的纵轴向下挤压。
(3)当肢体末端固定,通过对末端上方肢体的被动或主动活动,来训练肢体的控制能力。
(4)当肢体的近端关节控制能力提高后,固定近端关节,诱导远端肢体在空中进行自主运动。
5.基本方法
(1)利用感觉刺激来诱发肌肉反应:
1) 触觉刺激:快速刷擦和轻触摸;
2) 温度性刺激:冰刺激;
3) 牵拉肌肉:快速、轻微地牵拉肌肉;
4) 轻扣肌腱和肌腹;
5) 挤压肌腹、关节,引起关节周围的肌肉收缩;
6) 特殊感觉的刺激;
(2)利用感觉刺激来抑制肌肉反应:
1) 挤压:轻微的关节挤压可缓解肌肉的痉挛;
2)牵拉:持续性牵拉可抑制或减轻痉挛;
(3)应用个体发育规律促进运动的控制能力:
1) 关节的重复运动:由主动肌收缩与拮抗肌抑制而完成;
2) 关节周围肌群共同收缩:是固定近端关节,发展远端关节技能的基础;
3) 远端固定,近端活动;
4) 技巧动作:近端固定,远端活动;
(4)轻微触摸刺激痉挛肌的拮抗肌
1)上肢屈肌痉挛的抑制方法:轻微触摸图中上肢的黑线处,可缓解下列肌肉的张力:手指屈肌、拇指外展肌、腕关节尺侧屈肌、肘屈肌、肩关节后伸肌。
2) 下肢伸肌痉挛的抑制方法:轻微触摸图中下肢的黑线处,可缓解以下肌肉
的张力:如足趾屈肌、足趾内收肌、跖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踝内翻肌(胫骨后肌)、膝屈肌(股后肌群)、内收肌。
(5)抑制腕和手指屈肌痉挛的方法
让患者握住一空的圆锥型物体,治疗师从腕关节尺侧向里施加压力,降低手指屈肌张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