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的前世今生

如题所述

火炮的前世今生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使用一种抛射机来抛射火药包、火药弹,但一直到元代,中国才出现真正意义上最古老的火炮——火铳。

元代火铳以青铜铸炮,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过一尊,该炮重6.94公斤,长35.3厘米,炮口直径105毫米。时至明朝,制造的火炮就有数十种,“虎蹲炮”用铁爪限制后坐;“无敌大将军炮”重千斤,装在车上,能装铁子500个,击宽二十余丈;“毒火飞炮”、“飞摧炸炮”能发射爆炸弹。

中国的火药和火气西传以后,火炮在欧洲开始发展,14世纪欧洲开始制造出发射石弹的火炮,16世纪中叶,欧洲出现口径较小的青铜长管炮和熟铁锻成的长管炮。

一直到这时,使用的都是直膛炮,直膛炮发射速度慢、射击精度低、射程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世纪初,欧洲各国进行了线膛炮的试验。

线膛炮的采用是火炮结构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直到现在,线膛炮身还被广泛而有效地使用,滑膛炮身则为迫击炮等继续使用。

现代火炮的结构复杂性远超古代火炮,开架式大架、机械牵引、自紧炮身、火控系统、无后座等功能成为标配。

以17年大批量进藏的09式122毫米车载炮为例,该炮装备轻型步兵旅,采用陕汽SX2150底盘,便于依托铺装道路长距离战略机动。车载北斗系统可以提供自身定位信息,数据链与炮兵群自动化指挥系统联网。

在雷达侦校锁定敌军目标后,敌方目标座标数据同时传输到指挥所和车载炮兵数据终端上。09车载炮进入阵地迅速,射击准备时间短,根据目标参数自动瞄准,可以不经过试射直接进入效力射。

全连6门火炮进行1发齐射后迅速撤离,敌军刚经受6发122毫米杀爆弹打击,这边09式火炮已经撤出阵地。

即使是最高效的反炮兵雷达也只能锁定空无一物的阵地发泄一通。

新军改后陆军朝着轻型、多用途、模块化、全域机动、立体攻防方向发展,现代火炮必然朝着轻型机械化高速发展,这也是以后现代火炮的发展趋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