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又在莱茵河地区得到了莱茵宫庭伯爵(或音译为巴拉丁那伯爵)的领地与称号。莱茵宫庭伯爵作为帝国的七个选侯之一,其政治地位在神圣罗马帝国中,自然非比寻常。然而,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却因此将巴拉丁那与巴伐利亚分割统治,因而产生了日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两大主要支系:巴伐利亚支系与巴拉丁那支系。出了两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易四世,查理七世)与一个德意志国王(普法尔茨的鲁普雷希特因未曾加冕为帝,所以仅称德意志国王)。
维特尔斯巴赫家族一直以来,对于扩张其在南德与莱茵河地区的领土,显示出颇为强烈的兴趣。他们除了在13世纪取得巴拉丁那与运用军事与继承扩张家族领地以外,还利用将族中没有继承机会的儿子,送入教会中,成为教士,并运用其影响力,使他们当选为科隆大主教(科隆大主教也为七个选侯之一),于是科隆大主教也就被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变相地世袭了几个世纪。 巴伐利亚支系绝嗣,经过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维特尔斯巴赫家族重新统一在巴拉丁那支系(已经改回信天主教)下。1805年,巴伐利亚选侯晋升为巴伐利亚国王(改建王国后,最为人所熟知的国王,当属建筑新天鹅堡的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了),后来该王国于普法战争后,加入俾斯麦所打造的德意志帝国,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组成国之一(巴伐利亚王国虽然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但仍保有自主的军事、邮政、财政与议会,甚至还能在海外派驻使节)。之后,随着德意志帝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而废黜,但同时保留一切称号与财产。
维特尔斯巴赫家族除了是德意志境内的重要贵族家系,同时在北欧与东欧也都曾经建立起其王朝的统治。在北欧方面,1440年时,巴拉丁那支系的克里斯多弗便获选为丹麦、瑞典、挪威国王(时,丹麦、瑞典、挪威三国正处于卡尔马联盟的君合状态);1654-1720年间,巴拉丁那-茨维布吕肯-克利堡支系又成为瑞典的统治王朝(卡尔十世、卡尔十一世、卡尔十二世)。在东欧方面,巴伐利亚公爵奥托三世曾一度被选为匈牙利国王贝拉五世(时匈牙利贵族同时推选出了三位国王),但最终为其他竞争对手所击败。在19世纪时,希腊独立后,巴拉丁那-茨维布吕肯-比肯费尔德支系的奥托被列强推选为希腊国王奥托一世。虽然,奥托一度受到希腊人民的欢迎,但最后却因外交问题与继承人不愿改宗东正教,而遭到放逐。
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历史悠久,家世高远,称得上是欧洲最古老,真正的贵族;拥有众多的古董珠宝绘画藏书等,除了最富盛名的新天鹅堡,还有无数城堡宫殿散落在欧洲;如今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相比其他的皇室,则显得更为低调,除了对公众开放的城堡宫殿,宁芬堡的瓷器,卡腾博格的啤酒,维特尔斯巴赫高尔夫球场,一些限定版的皇室定制手表较为人所知之外,这个古老神秘的家族坐拥的财产是个未知数。著名的蓝钻石“维特尔斯巴赫”本来是属于该家族的皇后,但因为历史原因外流,但似乎在这颗钻石拍卖之时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并没有任何动作想要收回本家的物品,可见一颗钻石并不值得他们在外面抛头露面,也引得人们更有兴趣去探寻这个古老外衣下的庞大帝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