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美国向日本投的两颗原子弹名称是?

如题所述

“小男孩”和“胖子”。

1945年8月6日,“小男孩”投掷在了日本广岛。

1945年8月9日,“胖子"投掷在了日本长崎。、

二战时美国向日本投的原子弹影响:

广岛原子弹事件,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末的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小男孩”。

1945年夏,日本败局已定,但日本在冲绳等地的疯狂抵抗导致了大量盟军官兵伤亡。当时美军已经制订了在九州和关东地区登陆的"冠冕"行动和"奥林匹克"行动计划,出于对盟军官兵生命的保护,尽快迫使日本投降,并以此抑制苏联,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军方高层人员决定在日本投掷原子弹以加速战争进程。

8月6日和9日,美军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造成大量平民和军人伤亡。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9

“小男孩”和“胖子”。

1945年8月6日,“小男孩”投掷在了日本广岛。
1945年8月9日,“胖子"投掷在了日本长崎。

美国为什么向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

一是日本在战争中的残酷和野蛮的暴行引来美军的残酷报复和仇恨,美国使用原子弹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国人民雪耻的心理。美国的黑船来航开启了日本现代化进程,也差一点使日本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只是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命运。

强大后的日本在一战后一度想独霸中国,被美国在华盛顿与其他列强国家的“机会均等”原则一度受阻,美国人成了日本人心中迈不过的坎。为了摆脱资源不足和侧翼受威胁的窘境,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在1941年12月7日对美国突袭造成美国海军的巨大伤亡 ,更令美国人愤怒的是悲惨的巴丹死亡之行。

由于战争的突然性,日本在 太平洋战争初期占据优势,俘虏驻菲律宾美军近8万人,日本人终于找到战胜美国人的感觉,长期压抑在心底的情绪释放出来,在这批俘虏押送到巴丹集中营过程中进行非人虐待和屠杀,最后仅剩下不到4万人,剩下的也是皮包骨头,没个人样了。在1945年夏末秋初的民意测验中,大多数(约85% )的美国人对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表示认可。

在9 月份的民意测验中,只有4%的美国人认为不应该使用原子弹,27% 的人认为应该在日本的无人地区投放,43% 的人赞成用一颗原子弹就可以了,另外24% 认为应该“扫平日本”。可见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在美国是有很强的民意基础的。

二是美国政府认为投放原子弹无需派遣大量士兵进入日本本土,既可以加速结束战争,又可以大大减轻美军的伤亡,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和最快的速度结束战争,不愿与苏联分享日本,使日本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个基地,增强了美国对抗苏联的势力。

三是为了向苏联展示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对苏联造成巨大的战略威慑,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影响战后的世界格局。在欧洲方向,苏联相对于美国具有巨大的军事优势。西欧各国的武装基本被解除,只有英国可以作为帮手,而苏联军队在卫国战争中快速壮大,仅柏林战役就投入了250万部队,另配属2450架飞机、14200门火炮、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强大力量,西欧国家无法在军事上抵抗苏联军队,美国需要一种战略武器来震慑苏联。

四是如果美国不使用原子弹,美国的政治家们将无法向人民交代试制原子弹所耗费的巨额资金。曼哈顿工程建立了庞大的工业设施来进行核分裂的试验,聚集了大批尖端科技人才,花费了比任何工程都多的人力、物力。其中在1944年原子弹试制的高潮时期,曼哈顿工程雇佣人数达53.9万人,总耗资高达25亿美元,相当于当时中国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小男孩”和“胖子”。

1945年8月6日,“小男孩”投掷在了日本广岛。
1945年8月9日,“胖子"投掷在了日本长崎。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1-19
当时美国研制了三颗原子弹。分别是大男孩、小男孩和胖子。
大男孩代表斯大林,小男孩代表罗斯福,胖子代表丘吉尔。

大男孩做试验用掉了。不是做攻击丢下去了。
小男孩投在广岛。胖子投在长崎。
第4个回答  2012-11-19
1945年8月6日,“小男孩”投掷在了日本广岛。
1945年8月9日,“胖子"投掷在了日本长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