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教是什么?有规定过吗?

中国的国教是什么?

从中国的"国教"的角度看,宗教学者比较一致的认识是这样的: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所谓国教的地位,是由国家(或朝廷)有明确政策确立的,而不是看其是否有多少信众.这应该是判断一个宗教是否为国教的标准.

在中国的历史上,道教在我国的唐朝曾被确立为国教.唐朝皇帝姓李,而道教奉为开山祖师的老子也姓李.因此唐朝李姓皇族奉老子为祖先.由于这样的一层关系,道教在唐朝被确立为国教.据历史记载,道教的理论曾在唐朝的科举中列为考试的内容之一.同时成为道士需要经过朝廷的严格审查批准,成为道士的门槛很高.可以想见,道教的地位在当时是何等的显赫.

在我国的宋朝,道教第二次被确立为国教.历史记载,宋朝历代皇帝中有几位自立为道教的"教主",这也可以说明道教在当时的社会地位.

在我国的元朝,佛教第一次被确立为国教.但根据专家的考证,作为元朝国教的佛教,是藏传佛教系统.和当时中原地区广泛传播的汉传佛教有所不同.

在我国历史上,被明确立为国教的宗教就是这样一些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历史上的宗教政策和其他文明有所不同.中国的宗教政策从来不是排他性的.也就是说,尽管某一宗教被立为国教,但并不排斥其他宗教的传播和信众对其的信仰.在我国唐朝,尽管道教被确立为国教,佛教在这时仍有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这是一个明显的证明.

道教和佛教在我国明代出现了世俗化的发展趋势,在这个时候,这两种宗教对政治的影响也开始降低,在此之后,就再也没有成为国教的可能性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清朝,由于明代开始的道教和佛教的世俗化,宗教理论逐渐融入民间生活,两者之间相互吸收对方的理论,同时两者的差别也逐渐缩小,于是在康熙朝出现了"三教合一"的思想.就是道教,佛教和儒教合一的思想,据历史资料记载,康熙皇帝曾经亲自主持了"三教合一"的工作,并作为一项政策确定下来.现在在我国某些寺庙中,道教,佛教和儒教的神像并列,同时接受信众的香火,就是源于那时政策的结果.但是这项工作并没有继续完成,随着康熙的去世,三教合一也就人亡政息了.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所谓宗教信仰自由,是指你有信仰某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的自由.你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另一种宗教的自由.在这种宗教政策的指导下,是没有某种宗教成为国教的可能性.

因此,在现阶段,中国没有国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29
中国宗教信仰自由,大多数信佛,但是现在信耶稣的越来越多了.
第2个回答  2008-03-29
什么叫国教
只听过国宝 国教还没听过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没国教的
政府不支持(反对)信仰
只有几个大教
佛教(释加牟尼) 基督教(耶酥)
第3个回答  2008-03-29
应该是佛教,但是没有明确的规定,中过大部分的信的是佛教
第4个回答  2008-03-29
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
如果是自己国家发明的话
那么是道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