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年代的服装特点

要搞节目,请把80、90年代服装啊发型啊的最显著的特点告诉我,万分感激!希望详细点!

80年代:80年代改革开放,港台的服装进入内地,年轻人开始引领新潮流,勇于追求时髦,紧身衣、牛仔裤、红裙子、超短裙、长丝袜及高跟鞋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老百姓服饰的春天开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

90年代:到了90年代后期,时装就花样翻新地抖出各种卖点:闪亮,斜肩,花卉以及荷叶边。那其中软软垂下的荷叶边几乎无处不在,似乎成了女人心爱之物。而那些穿着荷叶边的女子,也好像平添了一份温柔,一份妩媚。

1993年至1994年夏季流行过一阵贝贝裙,无领无袖,腰节线以下有一圈细密的折裥,腰带束于身后,在女装中女性化元素流行了几年之后,贝贝裙在1998年夏季成了女性裙子的首选,哈韩族,迷你,松糕鞋等词开始流行。

扩展资料:

服装行业现状:

总体来说我国服装行业呈上升趋势,而随着一些电商的加入,使得竞争更加激烈。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为用户谋取了更多优惠和便捷。

清明小长假期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通知显示,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后,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

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因素,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不发放补贴。具体补贴发放办法由试点地区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衣服穿着打扮:

西方学者雅波特教授认为,在人与人的互动行为中,别人对你的观感只有7%是注意你的谈话内容,有38%是观察你的表达方式和沟通技巧,但却有55%是判断你的外表是否和你的表现相称,也就是你看起来像不像你所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

因此,踏入职场之后,那些慵懒随意的学生形象或者娇娇女般的梦幻风格都要主动回避。随着年龄的增加、职位的改变,你的穿着打扮应该与之相称,记住,衣着是你的第一张名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服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衣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9

80年代改革开放,港台的服装进入内地,年轻人开始引领新潮流,勇于追求时髦,紧身衣、牛仔裤、红裙子、超短裙、长丝袜及高跟鞋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老百姓服饰的春天开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小青年身上。当年最抢眼的就是大街上横扫而过的大喇叭裤。

随着革命开放的进程,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逐渐开放,对服装的要求追求“个性化,成衣化,高档化”。

90年代,到了90年代后期,时装就花样翻新地抖出各种卖点:闪亮,斜肩,花卉以及荷叶边。那其中软软垂下的荷叶边几乎无处不在,似乎成了女人心爱之物。而那些穿着荷叶边的女子,也好像平添了一份温柔,一份妩媚。

1993年至1994年夏季流行过一阵贝贝裙,无领无袖,腰节线以下有一圈细密的折裥,腰带束于身后,在女装中女性化元素流行了几年之后,贝贝裙在1998年夏季成了女性裙子的首选,哈韩族,迷你,松糕鞋等词开始流行。

扩展资料:

服装有保健、装饰和工业用途三方面作用:

一、保健

服装能保护人体,维持人体的热平衡,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服装在穿着中要使人有舒适感,影响舒适的因素主要是用料中纤维性质、美容规格、坯布组织结构、厚度以及缝制技术等。

二、装饰

最开始出现的服装主要以遮羞为目的,经过时间的发展转向了功能性(实用性)继而更注重服装的美观性,满足人们精神上美的享受。影响美观性的主要因素是纺织品的质地、色彩、花纹图案、坯布组织、形态保持性、悬垂性、弹性、防皱性、服装款式等。

三、工业用途

防静电服装是防止衣服的静电积聚,用防静电织物为面料而缝制的,适用于对静电敏感场所或火灾或爆炸危险场所穿用。

使用的防静电织物的制作工艺主要是在纺织时,大致等间隔或均匀地混入全部或部分使用金属或有机物的导电材料制成的防静电纤维或防静电合成纤维,或者两者混合交织而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服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13
90年代初的流行服装,是以前卫的风格为设计主流的,它是 80年代末保守复古潮流的一个反向 的趋势, 其设计反映出不仅仅从传统服饰中寻找价值的意识,他们认为传统的设计僵化、 麻木, 让人激动不起来,常常需揭下传统文化道貌岸然的面具,用幽默诙谐的手法,开轻松的玩笑。
前卫的风格特点是离经叛道、变化万端、无从捉摸而又不拘一格。它超出通常的审美标准,任 性不羁,以荒谬怪诞的形式,产生惊世骇俗的效果。
90年代以来, 流行服装上的前卫风格, 分别演绎了从 50年代、 60年代到 70年代以来的表现风格, 前卫的街头文化,即表现为 50年代的 “ 垮掉的一代 ” , 60年代的 “ 嬉皮士 ” , 70年代的 “ 朋克 ” , 80年代的 “ 雅皮士 ” , 直到 90年代的 “X 一族 ” 。 前卫的服饰风格成为他们反叛的一种精神象征, 反映 了西方反叛、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他们因对现实的失望与厌倦,而只好在前卫风格的文化圈 子里,寻找精神寄托的社会现实。
90年代初,人们在展望新世纪时,用前瞻的视野,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如透明的塑胶、光 亮的漆皮,在流行舞台上创造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未来世界,表现了对未来的无限畅想。未 来主义(发源于 20世纪的意大利,在反传统和革新艺术的旗帜下,以叛逆、无畏的精神打碎一 切既定的偶像,颂扬运动、速度、力量和机械技术)的设计特点是反传统,但又缺少了嬉皮服 装的燥热感,被人们谓之为 “ 宁静的梦 ” ,色彩单纯统一,多以银、白两色为主调,富有一种纯 净感,使人们在惊异之余,体会设计师那种宁静和淡泊的心境。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80年代改革开放,港台的服装进入内地,年轻人开始引领新潮流,勇于追求时髦,紧身衣、牛仔裤、红裙子、超短裙、长丝袜及高跟鞋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老百姓服饰的春天开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小青年身上。当年最抢眼的就是大街上横扫而过的大喇叭裤。
随着革命开放的进程,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逐渐开放,对服装的要求追求“个性化,成衣化,高档化”
90年代,人们对着装的观念也开始有了变化,开始注重面料的舒适性,天然性。哈韩族,迷你,松糕鞋等词开始流行。
第4个回答  2020-05-2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