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但秦朝一打六,为什么秦朝没有失败,反而胜利了?

如题所述

两线作战的确容易陷入首尾无法呼应的困局之中,但秦朝绝对不是一打六,而是一打二。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之地;南平百越,通灵渠之水。如若题主的意思是秦国而非秦朝,那便是说秦国为何能以一国之力而灭六国,这于秦国的地缘位置、地理条件有关,本文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边缘诸侯崛起


商朝末年,因“九世之乱”而导致王室离心、宗亲力量弱小,又连连征伐淮夷,对国力损耗较大。更为重要的是,为了维护商朝祭祀体系,商王对内服臣民和外服方国的压榨太甚,终于给了西岐周人以机会。牧野之战,武王伐纣,从而定鼎天下、分封诸侯。

西周末年,幽王遭申侯外联犬戎入镐京,自此周室东迁,开启东周阶段。周平王让护驾有功的秦人先祖驻扎周人旧地,占据关中镐京一带。此时天下富饶之地大多在河洛一带,洛阳成为周室新的京畿之地。然而随着周室衰微、礼乐崩坏,天下诸侯纷纷崛起,自郑庄公始竞相称霸。此时,由于天下诸侯林立,河洛地区虽然富饶,却也成为四战之地,防务、外交成本巨大,难以崛起,反而是位于边缘地带的齐、晋、楚、秦等国先后崛起。不过,春秋时期晋国强大,不仅压制了东方的齐国、阻挡了楚国北进的道路,同时也扼守了秦国东出的路途。

守旧势力相对弱小,变法成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春秋战国之交,诸侯治下的公卿家族势力发展,晋国、齐国、鲁国和楚国等先后因此出现内乱,最终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晋国分裂之后,魏国继承了绝大多数的肥沃土地,并由于内部守旧势力的弱小而率先变法,李悝、吴起变法之后,魏国强大起来。然而由于地处中心位置,魏国不得不于齐、赵、韩、楚、秦先后爆发冲突,严重消耗了国力,到了战国中期就迅速衰落下去了。

秦国则继续延续了西周、春秋时期有利的地缘条件。自魏国变法之后,楚国吴起变法、齐国威王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相继发生,秦国推行了商鞅变法。与其他国家的变法相比,秦国变法更为彻底,这是因为秦国先祖受封较晚,内部守旧势力虽然存在,但大多是春秋百里奚改革后的既得利益者,根基并非难以触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在耕战模式和军功爵制度的刺激下,陡然蜕变为一个军事强劲、刑法森严的“虎狼之国”,为后来的秦王扫六合奠定了军事基础。

关中、巴蜀乃粮仓富饶之地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促进秦国力量的迅速增长,与秦国所占据的关中平原的肥沃不无关系。先秦时期,黄河流域较为温润,是粮食富庶之地,正因如此周人能以此起家,横扫商朝。到了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又派司马错南征巴蜀两国,为秦国再添一处粮仓。关中平原和巴蜀之地乃粮仓富饶之地,更为重要的是这两处依然属于诸夏空间中的边缘地区,秦国的大敌依然在东侧。

秦国海拔优势、地貌优势


虽然秦国位于诸夏空间的地缘地区,但其西侧依然存在诸多戎狄部族。自秦穆公时期称霸西戎以来,秦军经常与草原诸部时战时和,战斗力十分强劲。具备相似地理特征的赵国,此后推行赵武灵王改革,进行胡服骑射,同样提升了赵军的战斗力,成为战国后期唯一可以匹敌秦军的存在。

秦国占据的关陇、汉中、巴蜀地区位于东亚第二地理阶梯上,对韩魏拥有高屋建瓴之势,对楚国具有顺江而下之便利。另外六国如若攻秦,秦国可凭借崇山峻岭,以函谷关镇守,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凭借地理条件的优势,秦国天然具备了对其他国家的战略优势。

连横策略、远交近攻

不论是军事实力,还是地缘优势,赵国其实都不逊色于秦。不过由于经济层面的巨大差异,秦国得以成为战国群雄中的最强者,并因此派出说客,游说各国君主秉承“横强”策略。战国时期,各国使节合纵连横,作为强国的秦国不希望列国“合众弱而攻一强”,于是利用不同的筹码,对合纵联盟屡屡分而破之。

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开始推行远交近攻的策略,韩赵魏三国成为重点打击对象。齐、燕两国则与秦国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友好关系。在此基础之上,秦国对六国屡屡削弱,其受遭受的阻力也就被降到了最低限度。

所以,秦国之所以能够以一国之力消灭六国,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而不仅仅是战略上的成功。更何况秦国压根没有建立六条战线,在吞并义渠、基本荡平戎狄之后,秦国大的战略方向始终就只有东面一条战线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7
因为秦国在进行一统六国的战役时,已经对六国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消耗和蚕食,六国的实力已经损失殆尽了,而秦国在不断强大,能够一打六。
第2个回答  2020-11-27
因为秦朝当时的军事能力绝对强大,而且秦朝破解了其余六个国家的联合,一一攻破,所以最后胜利了
第3个回答  2020-11-27
秦朝并不是同时攻打六国,而是用张仪离间六国,然后采用远交近攻的政策慢慢蚕食六国的领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