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如题所述

  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1839年—1907年),
  法国第一个以诗歌著称的天才作家。原名勒内·弗朗索瓦·普吕多姆。苏利·普吕多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普吕多姆从抒情诗转而创作哲理诗又最终转向散文,他认为自己是在转向更伟大更有意义的工作。他的众多读者一致称他为那一时代至高无上的、最重要的哲理诗人,因为诗人的世界观基于该世纪的科学新发现之上。

  评论界对苏利·普吕多姆获诺贝尔奖的反应:
  当法兰西学院提名其杰出的成员普吕多姆为首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时,这一结果已不可避免。虽然已有个人和非正式的团体提出过别的候选人,但是新成立的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不至于不考虑一个法兰西学院这样一个著名的团体所作的推荐。
  与普吕多姆同时代的欧洲人的反应表明他们对法兰西学院保守主义价值观的态度。当然,普吕多姆名气很大,35年来,人们一直颂扬他的技巧,尊敬他的哲学观点。1881年他入选法兰西学院,1894年查理—玛丽—勒内·勒贡特·德·里斯勒去世,人们认为普吕多姆可以继他任高蹈派诗人的首领。当时该派颇受大众欢迎。那时候,批评家们对所谓的浪漫主义感伤情怀业已厌倦,却又尚未能接受新的象征主义模式。在这样的时刻,普吕多姆的高蹈派抒情诗便似乎成了诗歌成就的规范。
  因此,《诗歌评论》一类的法国杂志欢呼普吕多姆中选,同时代的那些把他看成是“他国家主要的诗人哲学家”的批评家们也对评奖委员会的决定大加赞扬。然而,拥护象征主义事业的期刊,如《法兰西信使》和《西方》,则对此大加攻击,认为这一决定表明鼓吹道德说教的保守主义文学派别战胜了捍卫诗歌自由的人们。
  《泰晤士文学副刊》于1907年普吕多姆刚一逝世便刊登了一篇长文 (9月13日),综述了英国人对这位法国诗人的看法。“他是一位思辨诗人”,他宣传了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们的“思想和感情”,而这一切,现实主义者雨果办不到,象征主义者波德莱尔和魏尔仑也办不到。很清楚,人们认为,把普吕多姆看成新时代的诗人十分合适。在这新时代里,科学希望能改善人的命运,可科学家依然是平常的人,为疑虑和绝望所困扰。
  美国新闻界几乎没有注意到首次文学奖,一位同时代的美国文学评论家将此归因于他的同胞对法国诗歌的一无所知。E.E.斯洛森在《独立报》(1902年1月25日)的一篇文章中,从与《泰晤士文学副刊》相同的角度看待普吕多姆的成就,赞扬这位诗人“比任何在世的人都更多地在其诗行中蕴含了科学所能聚集的新材料,并极好地表述了作为这一时代特征的实干与钻研的精神”,斯洛森说,诗人的疑虑反映了科学思想特有的不确定性,而诗人将人道主义看作一种生活方式,正是失去了旧有稳定性的科学家们典型的反应。
  这样,普吕多姆被广泛认为是一位表述了时代精神的诗歌运动的公认领袖。同时代的人们不可能预见到,时间会将他沦为一个与象征主义诗人相比其意义要小得多的运动中一个小小诗人的地位,而当初只有象征主义诗人对他的入选提出质疑。

  作品欣赏
  《天鹅》
  幽深宁静的碧湖光滑如镜,
  天鹅划着巨蹼在水中滑行,
  无声无息。它两胁的羽绒,
  犹如春雪在阳光下消融;
  可它的巨翅,在微风中抖颤,
  坚定,洁白,如一艘慢船。
  美丽的颈脖,俯视着芦苇,
  忽而伸得长长,潜入湖水,
  忽而优雅地弯曲,如一株植物,
  它把黑喙藏进耀眼的颈脖。
  有时,它慢慢地蜿蜒前行,
  沿着阴暗宁静的松树林,
  厚厚的水草发丝般拖在身后,
  它划着水,缓慢而闲悠。
  为永不复返的岁月哭泣的幽泉,
  诗人倾听内心的洞穴,都使它兴奋;
  它懒洋洋地游着,柳叶一片
  无声地擦过它的素肩。
  有时,它远远避开幽暗的丛树,
  优美地,从深深的岸边游出,
  为了祝捷它所赞赏的白色,
  它选中了阳光辉映的水泽。
  而后,当湖水与湖岸朦胧不清,
  当一切都变成模模糊糊的幽灵,
  当菖兰和灯芯草纹丝不动,
  雨蛙清朗的叫声响彻天空,
  当一道长长的红光把天际染红,
  黄莺在月光下闪闪发亮,
  这飞禽,在映照着乳白和紫红、
  美丽的夜色在灰蒙蒙湖中,
  如同钻石当中的一个银瓶
  翅包着头,沉睡在两重天空之中。
  -----------------------------------
  《眼睛》
  天蓝、乌黑,都被爱,都美,
  无数的眼睛见过了晨光;
  它们在坟墓深处沉睡,
  而朝阳依旧把世界照亮。
  比白昼更温存的黑夜
  用魔术迷住丁无数眼睛;
  星星永远闪耀不歇,
  跟晴却盛满了无边阴影。
  难道它们的眼神已经熄灭?
  不,不可能,这是错觉!
  它们只是转向了他方
  那被称为不可见的世界。
  西斜的星辰辞别了我们
  但仍漂游在茫茫天字,
  服珠虽也像星星般西沉,
  但它们并没有真的死去。
  天蓝、乌黑,都被爱,都美,
  开启眼帘, 面向无限的晨光;
  在坟墓的另一面,在他方,
  阖上的眼睛仍在眺望。
  -----------------------------------
  《银河》
  有一夜,我对星星们说:
  “你们看起来并不幸福;
  你们在无限黑暗中闪烁,
  脉脉柔情里含着痛苦。
  “仰望长空,我似乎看见
  一支白色的哀悼的队伍,
  贞女们忧伤地络绎而行,
  擎着千千万万支蜡烛。
  “你们莫非永远祷告不停?
  你们莫非是受伤的星星?
  你们洒下的不是星光呵,
  点点滴漓,是泪水晶莹。
  “星星们,你们是人的先祖,
  你们也是神的先祖,
  为什么你们竟含着泪?……”
  星星们回答道:“我们孤独……
  “每一颗星都远离姐妹们,
  你却以为她们都是近邻。
  星星的光多么温柔、敏感,
  在她的国内却没有证人,
  “她的烈焰放出满腔热情,
  默然消失在冷漠的太空。”
  于是我说,“我懂得你们!
  因为你们就像心灵,
  “每颗心发光,离姐妹很远,
  尽管看起来近在身边。
  而她——永桓孤独的她
  在夜的寂静中默默自燃。”
  -----------------------------------
  《破碎的花瓶》
  扇子一击把花瓶击出条缝,
  瓶里的花草如今已枯死发黄;
  那一击实在不能说重,
  它没有发出一丁点儿声响。
  可那条浅浅的裂痕,
  日复一日地蚕食花瓶,
  它慢慢地绕了花瓶一圈,
  看不见的步伐顽强而坚定。
  花瓶中的清水一滴滴流尽,
  花液干了,花儿憔悴;
  但谁都没有产生疑心。
  别碰它,瓶已破碎。
  爱人的手也往往如此,
  擦伤了心,带来了痛苦,
  不久,心自行破裂,
  爱之花就这样渐渐萎枯。
  在世人看来总是完好无事,
  他却感到小而深的伤口在慢慢扩大,
  他低声地为此悲哀哭泣,
  心已破碎,别去碰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14
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1839年—1907年),法国第一个以诗歌著称的天才作家。原名勒内·弗朗索瓦·普吕多姆。苏利·普吕多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普吕多姆从抒情诗转而创作哲理诗又最终转向散文,他认为自己是在转向更伟大更有意义的工作。他的众多读者一致称他为那一时代至高无上的、最重要的哲理诗人,因为诗人的世界观基于该世纪的科学新发现之上。
第2个回答  2012-08-14
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因诗《命运》、《幸福》、《眼睛》等散文;《论艺术》、《诗句的断想》等著作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第3个回答  2012-08-14
苏利·普吕多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