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元法怎么用?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换元法是指引入一个或几个新的变量代替原来的某些变量的变量求出结果之后,返回去求原变量的结果。

使用换元法时要遵循有利于运算、有利于标准化的原则,换元后要注重新变量范围的选取,一定要使新变量取值范围对应于原变量的取值范围,不能缩小也不能扩大。

可以先观察算式,可发现这种需换元法之算式中总含有相同的式子,然后把它们用一个字母替换,推演出答案,然后若在答案中有此字母,即将该式带入其中,遂可算出

扩展资料

高中数学中换元法主要有以下:

(1)整体换元:以“元”换“式”。

(2)三角换元 ,以“式”换“元”。

(3)此外,还有对称换元、均值换元、万能换元等.换元法应用比较广泛。如解方程,解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求函数的值域,求数列的通项与和等,另外在解析几何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换元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3
在解方程中:
就是把一个复杂的未知数表达式用一个简单的未知数表示,解出未知数后,再把表达式代入,继续解,这样比较简便。
如:(x²+x)²-8(x²+x)+12=0
可以设x²+x=t
原方程变为:t²-8t+12=0
(t-2)(t-6)=0
t=2或t=6
然后再把x²+x=2或x²+x=6分别解方程,这样就简便一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2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形式,把复杂的计算和推证简化。
它可以化高次为低次、化分式为整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化超越式为代数式,在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三角等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子:
用换元法解方程8(X²+2X)/X²-1
+
3(X²-1)/X²+2X-11=0时,若设X²-1/X²+2X=Y,则可得到关于Y的整式方程为
8Y²+3Y-11=0
求出Y
后在解X
,这就是换元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