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视为“奇景”的汉服,如今已是价值100亿的新产业

如题所述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穿着唐代仕女裙的女孩在浙江西塘古镇为自己的抖音视频拍摄,身着明代锦衣卫官服的男生在咖啡馆里用手机和朋友聊天,穿着汉朝对襟服饰的年轻人则在夜店舞池中狂欢。这样的超现实场景在西塘汉服文化周上变得日益常见。西塘古镇的汉服活动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旅游局重点推广的项目,对于汉服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个庞大的聚会。汉服文化周的发起人是周杰伦的填词人方文山,他把流行音乐视为传统文化传播的媒介。
在过去的百年乃至数百年间,西方文明一直是全球文化发展史的主导力量。但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中国文化的崛起得到了应有的正视,中国在经济文化上的巨大成就也让讲述中国故事的话筒交到了国人手上,尤其是年轻一代。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年轻一代开始主动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希望通过穿着汉服来表达自己的民族认同感。过去十年里,汉服爱好者的人数显著增加,他们穿着图案丰富、设计大胆的汉服见朋友、参加聚会,甚至作为日常穿着。
汉服的概念起源于经典文化爱好者,他们希望中国能将汉服视为传统正式服装,就像日本和服和韩国韩服一样。它是文化复兴的象征,鼓励人们追溯古老的中国传统。汉服爱好者团体“汉服信息”去年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大约有361万人自认为是汉服爱好者,比2018年增加了77%,其中86%是女性,15%是男性。2019年,淘宝上有1188家正统汉服零售商,同比增长了45.8%。
汉服的历史发展在清军入关后受到压制,清朝统治者希望用旗袍取代汉服,巩固在中原地区的权力。新中国成立后,汉服一直被边缘化,其文化历史价值也未被重新重视,旗袍则随着影视流行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中国经济文化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让汉服开始在中国主流文化圈中流行起来。
中国古装剧的流行也推动了汉服的普及,成为最受追捧的电视剧类型之一。从早期的《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到当代的《武媚娘传奇》和《琅琊榜》,中国年轻一代在成长过程中每天都能在荧屏上看到传统汉服的身影。
传统文化开始回归,海外华人人口的快速增长也为汉服在海外的发展开辟了新篇章。汉服潮流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增长,归功于大量的中国海外移民。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选择出国留学,汉服爱好者在国外也找到了同好“根据地”。
汉服产业的发展规模已经十分可观。假设汉服爱好者每三个月购买一套汉服,市场价值将达到50亿元人民币。一些投资机构预测,2019年的汉服市场价值已经在80亿至100亿元人民币之间。
汉服的价格区间广泛,从100元到1万元的定制套装都有,100至500元之间的汉服套装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定制汉服的需求旺盛,等待时间甚至排到了年底。
汉服的未来发展备受期待。汉服可以融入现代生活方式,穿着汉服的年轻人同样可以使用手机和电脑,甚至进行运动和户外活动。汉服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已经逐渐被主流社会接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