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2019年春拍大观之夜拍卖现场
近期以来,2019年春拍密集,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呈现快速增长现象,引起多方关注。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2018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交易额为128亿美元,如果仅从拍卖市场来看,中国目前是全球成交额第二大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日前,西方艺术机构首度以中国艺术市场为主题发布了叙事性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国艺术市场二级市场将难以出现2011年的盛况。
数据:春拍密集 市场需求量攀升
目前,今年4月份以前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相关数据已经发布。从3月、4月的数据看来,受春拍影响,中国艺术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现象。
据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价格监测显示,2019年3月份中国文物艺术品价格指数为121.54点,环比增长10.91%。3月交易量为1.22万件(套),环比增长656.09%;交易额为7.94亿元,环比上升8215.90%。2019年4月份中国文物艺术品价格指数为164.18点,环比增长35.08%。4月交易量为1.27万件(套),环比增长4.69%;交易额为27.95亿元,环比上升251.99%。
据分析,3、4月份中国文物艺术品价格指数、交易额、交易量环比大幅上涨,主要受拍卖的季节性因素影响。3月份,各大拍卖行举行了较多小型拍卖,为春季大拍提前热身。到了4月,春拍的重头戏已经从南到北渐次拉开帷幕。苏富比香港、保利香港、匡时香港已经开启了在香港的春拍,台北地区也举行了春季拍卖;长三角地区的西泠印社(绍兴)举办了春拍,朵云轩举行了四季拍;珠三角地带预计5~6月份将会举办春季大型拍卖;京津翼地区重量级的春拍尚未开启。中西部也开启了春拍模式,主要集中在重庆和太原地区。
通过对整个拍卖企业相关数据与市场交易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需求量仍有大幅攀升,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加4569件(套),涨幅56.19%;成交额比去年同期提高11.89亿元,涨幅74.03%。
春拍现场:圈外人带大批资金入场
6月2日晚,嘉德2019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76件精品上拍,其中吴冠中意识流巨制《狮子林》,现场以8800万元起拍,最终1.25亿元落槌,加佣金以1.4375亿元成交,再创吴冠中的中国画最高价纪录。持续两晚的北京保利近现代书画和古代书画夜场拍卖以近10.5亿的成绩收槌,共计22件超过千万元成交的拍品。古代书画夜场成交率高达87%,近现代书画夜场成交率则高达90%。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嘉德2019春拍现场大小精品价格看涨,但一般的东西也卖得一般。从现场回来的郑州藏家、逸轩美术馆馆主王祎说,“看的人多不等于买的人多,大作品、精品扎堆的夜场,大货一个牌子就要500万,一般人是没这个实力的。”王祎在春拍现场的观感及交流得知,进场人群中确有不少新人,“资金没地方去的,当作资产配置的人很多”。
资深市场人士、河南省书画收藏协会主席胡聚堂认为,这拨进场的圈外人群,有资金,有需求,没经验,但有专业行内人士把关。“认准了作品,对价格没什么概念,不按市场规律来,所以精品一路走高。”。
分析人士指出,这波行情的带动有真切的利好——股市楼市不看好,大批资金在找出口,政府大力提倡文化产业,提倡企业转型文化,艺术品投资即是目前可见的、可操作的较为成熟的渠道,因此,大笔资金进场就在情理之中了。
艺术品的金融属性一直为业内瞩目而予以期待,也有艺术机构作了摸索尝试,未至成熟。政府倡导文化产业,企业转型,企业建立美术馆、博物馆成为方向,郑州今年已经明确下文,未来要建一百家博物馆,“相当于下指标了!”新建博物馆必然要充实藏品,而散落民间与市场的作品一旦进入馆藏,其数量、价值就明朗了,可确定了,可作为资产配置硬通货,甚至成为金融产品。
2018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额128亿美元
不久前,巴塞尔艺术展和瑞士银行联合发布了2018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全球艺术品市场在2018年的交易额达674亿美元,仅次于2014年的682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了6%。报告认为,全球艺术品市场仍然处在一个相对活跃的周期中。
2018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交易额为128亿美元,占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份额为19%,英国的年度艺术交易额为141亿美元,占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的21%,美国2018年艺术品市场的交易额达到297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份额达44%。
仅从拍卖市场来看,中国目前是全球成交额第二大的艺术品拍卖市场。2018年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额为291亿美元,而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交易额为85亿美元,占全球拍卖市场的29%,美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交易额为116亿美元,占全球拍卖市场的40%。
另外,报告显示,尽管全球艺术品市场总销售额增加了6%,但仍有57%的艺术品经销商在2018年面临销售业绩下滑的窘境。过去10年间,艺术品销售额增长了9%,而艺术品销售数量却减少了9%。2018年,不到5%的艺术品经销商的销售额占到了该行业总销售额的50%。
从往年拍卖市场的成交情况来看,能够购买亿元以上的艺术品的购买者,有些是对艺术品感兴趣的顶级富豪,有些是拥有丰富收藏经验的大藏家,或者是一些大的企业集团,还有一些事资金实力雄厚的艺术品基金管理人。
西方艺术机构报告:短期内难现盛况
日前,《中国艺术市场》(以下简称“报告”)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展览和会议中心发布。报告由纽约苏富比(微博)艺术学院教授兼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可佳撰写,这是西方艺术机构首度以中国艺术市场为主题发布的叙事性研究报告。
报告回顾现代中国艺术市场40年发展历程,并认为,中国已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市场。从二级市场的视角来解读,中国艺术市场与西方几大拍卖行超过200年的历史相比,中国艺术市场这四十年的发展历史是较为短暂的。90年代才出现了国内第一批拍卖行,包括朵云轩拍卖(1992年)和嘉德(1993年)等。但在20多年间,保利、嘉德的成交量已成为全球第三、四名,仅次于佳士得和苏富比,可以说成长速度惊人。
目前,中国拥有20家艺博会和4000余家画廊,海外艺博会和蓝筹画廊的入驻将引发竞争升级。报告指出,当代艺术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中国艺术家的事业发展需要国际艺术市场,因此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西方蓝筹画廊开始代理中国艺术家,这一点对于中国画廊来说是在服务、资源、专业性等各方面的冲击和挑战。
根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去年发布的2017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目前中国二级艺术市场成交量最大门类的仍是中国书画和瓷杂器物,占比86%,油画及当代艺术门类仅占5.05%。吴可佳认为,中国的二级艺术市场结构将继续维持以中国书画、器物为主,中国当代艺术为辅,西方当代艺术为点缀的局面,而西方的二级艺术市场结构则更多以西方当代艺术为主,印象派其次。在未来,中国书画和瓷杂器物仍将是中国二级艺术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至少占比70%以上。
自2012年以来,中国大陆国内拍卖行的年营业额在300亿元人民币上下浮动。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约6%)与世界平均水平(约3%)相比仍然较高。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资金仍然是相对充裕的,而这些资金为何没有被投入艺术市场,吴可佳认为是一个藏家转化的问题。如果要在300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有所突破,需要一大批新藏家进场,而如何转化这些藏家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未来五至十年内二级市场将难以出现2011年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