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的理解,对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的理解?

如题所述

北京日报客户端|教务老师王广燕
暑假期间,各美术馆里活跃着很多忙碌的小身影。 他们不仅仅是参观者,还扮演着馆员、讲解员、创作者等不同的角色。
面对旺盛的美育需求,越来越多的美术馆以开放的姿态,开展面向儿童创新的公共教育活动,成为寓教于乐的少儿美育课堂。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无形文化遗产馆小讲解员为观众讲解
用心学习
小小的“馆员”写成长日记
“弟弟,请记住,因为想寄卡片,所以不要在美术馆吃东西,也不要在陈列室里跑来跑去吵闹。 ’炎热的夏天,UCCA尤伦斯现代艺术中心迎来了一个小“馆员”。 10岁的胡奕洵佩戴着“小美术馆人”徽章,热心为观众提供志愿者。
结束下午的工作后,当天上岗的“小美术馆的人”在志愿者站记下了《成长日记》,把当天学到的艺术知识和对志愿者活动的认识一一写了下来。
“今天我遇到了很多新作品,感受到了为观众服务的喜悦。
“7岁的王辰瑜说,在美术馆工作很有趣。
在旁边等着的三位父母说,孩子们的学习和服务能力足够,美术馆工作人员很帅。
“‘小美术馆人’们第一次来的时候,我们举办开放日活动,实地走访美术馆的各个功能区,与展览部、研究部等五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选择每个孩子长大后想来美术馆工作的部门。
”UCCA尤伦斯艺术中心观众体验部工作人员江弋舟说,这次活动让孩子们从观众的角度出发,“美术馆是如何展现展览的?”“除了看展览,美术馆还有什么功能?”
UCCA尤伦斯现代艺术中心的小美术馆人( UCCA供图)。
开口说话
传播文化的亮丽风景
“你好,我是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无形文化遗产馆的小讲解员……”站在展室里讲解的石可心今年13岁,戴着麦克风,为观众流畅地讲解着馆藏的宝物。
“第一次解释的时候,我紧张得手脚冰凉,说话结巴,但现在我有了自信。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培训,她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锻炼了讲解技巧,成为了“小小说明天团”的一员。
据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社会服务部主任李妍介绍,该馆今年7月首次公布官方招聘讲解员计划,“最初准备一期,由于公众参与热情高涨,增加了三期。
孩子们在这里埋头学习传统文化,在优秀讲解员的带领下进行实战演练,锻炼了社会交流、自主学习、语言表达、文字组织、人际交往五种能力。
“我们也会召集优秀的小讲解员参加常规讲解,在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中向观众讲解,让孩子们成为馆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无形文化遗产馆的小讲解员在展厅里练习讲解
动手
各种研讨会刺激创作热情
“嘀嗒——”随着提示音响起,工作人员拿起熨斗,成功将孩子们亲手贴上的艺术作品复制到了t恤上。
在中华世纪坛展示的“百年无极——西方现代艺术家作品展”上,孩子们在欣赏完梵高、毕加索等46位艺术家的真迹后,将根据展览中艺术流派的风格开放式创作,挑战成为“第47位艺术家”
百年无极展览教育项目负责人娄娜表示,近年来,随着美育观念的提高,国内展会组织者越来越重视嵌入展会的公教活动,通过多种研讨会活动激发了参与者更深的自主性,使展会体验更加完整。
“很多家长也参加了活动。 对于每个孩子的创作,我们不封杀其思想,让他们尝试各种艺术风格,激发孩子们的艺术创作热情。

中国美术馆也多次举办美育活动,走进美术馆,孩子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名作,听专家解读,自己创作作品。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进行全民美育是一项润泽的系统工程,要在学校美育和全民美育之间没有“围墙”。
“美术馆要承担公共艺术教育责任,创新拓展公共教育服务,让博物馆、美术馆真正成为‘美育课堂’。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