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不努力孩子错了!三观不正的家长,这样劝改的孩子会更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5
最近抖音上,广泛流传着这样的段子,父母教育不好好学习的孩童,会拉着孩子去工地看青年搬砖,看老人扫大街,并吓唬地劝告:

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像建筑工在烈日下搬砖卖苦力,老了像环卫工在雨雪中扫垃圾。

家长的这种吓唬当然有一定效果,但三观错误,会起反作用。

一是,歧视行业,给了孩子一种错误的人生观,将来富豪歧视小老板,小老板歧视白领管理,白领歧视蓝领工人,蓝领歧视环卫工人。这个歧视圈传递的 社会 怎么能和谐?

二是,否定了劳动的美德,武断片面。这种规劝孩童努力学习的方法,简单几近软暴力。

父母能肯定搬砖的不是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或者家中病困的中学生吗?

2020年8月,就有高考后在工地干活时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打工学子:宁夏的单小龙,黑龙江的赵桂宁都进了清华大学。

前年,云南的崔庆涛也在工地干活时,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

父母能肯定扫街不是退休干部在做义工吗?

又或者是为了自食其力,不愿拖累子女的长辈,或是为了减轻子女还房贷的压力的老人呢?

其实,稍稍变通,可以智慧地劝诫:

孩子,爸妈劝你努力学知识,不是要你长大后一定成名成家,而是为了你将来的生活多一种选择;

你看这位搬砖的哥哥辛苦踏实,一天汗流浃背的,才二百多元。

如果他会电脑或者法律丶医学、音乐等,做律师、医生、歌手等职业,是不是更开心,挣钱的机会也大了。

假如你长大了能自理,爸妈老了,有退休金,就不会因为还要帮你养家,去像老爷爷一样再打工?

你现在好好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将来作长远打算,也是为了爱你的爸妈晚年快乐。

爸妈也确信,你也是爱爸妈的,那就让爸妈和你一起努力,让爸妈帮助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样有关爱,有鼓励,有亲子感情的激发,更有实操的层层推进,才有助于爱的传递,赋正能量给孩子的未来。

据社学会教授李玫瑾研究发现:当下的孩童学习环境和接受的知识,已从知识灌输,提升至全面的素质教育。

从小学的教材不难发现,当下小学生接受的知识已相当于二十年前的初中生水平。

音乐丶绘画丶生物丶英语丶品德等全面素质,已代替了语文丶数学丶 体育 。

但另一方面,贪玩是孩童的天性,智慧的家长应认识到孩童承受的压力,在家做减法功课。

首先是多陪伴。例如带孩子去户外开拓视野,寓教于乐,同时在社交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在公园的树林中,讲解野外识别方向。晚上如何参照北斗星,白天可参照树桩截面的年轮间距,间距大的是南方,因为向南的一侧光合作用强,所以长得快。

也可看树的叶子,偏南的一方,阳光多,所以枝繁叶茂。

如果去秦岭丶华山等名胜旅行,还可讲解地理知识,也可以凭借远处山脉的走向判定方位:东西走向的有 天山丶阴山丶昆仑山和秦岭,

南北走向的有贺兰山和横断山脉。

如果在山中迷了路,可沿小溪或河流的下游,走到山下,如果口渴了,可以取竹子丶芭蕉树叶丶椰树丶牛奶树,甚至杨柳的汁液解渴。同时可讲解植物和生物课。

或者在衣服上垫平树叶,再铺上沙子,可以过滤出干净的水解渴,也可同时讲解物理课的溶液的三种分类,让孩童意识到,知识真的很实用的,培养孩童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转化实践的能力。

一句话,在生活中讲解书本知识,生动又实用,寓教于乐。这样的家长陪护,孩子还会厌学丶逃学吗?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家庭教育首先父母的自身教育,毕竟每个人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限于篇幅,凌风谈孩童教育,明天将继续分享:如何应对孩童作业马虎丶拖拉,甚至厌学的实操方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