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报酬率的计算公式

如题所述

资产报酬率的计算公式: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平均资产总额*100%。净利润是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金额;利息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债权性融资支付资金占用费用;所得税是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资产总额期初数与期末数的平均值。

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息税前利润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指标越低,说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低,应分析差异原因,提高销售利润率,加速资金周转。

扩展资料:

影响因素: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愈高,利润率也就愈高。

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愈低,利润率就愈高,反之,资本有机构成愈高,利润率就愈低。

3、生产资料即不变资本的节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越节省,利润率就越高。在这方面,资本家惯用的伎俩就是靠牺牲工人的健康甚至生命以节省他在劳动条件方面的资本开支。最后,资本周转的速度。资本周转愈快,年利润率就愈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报酬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净利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息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均资产总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14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或: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利息支出+所得税)/平均资产总额X100%。资产报酬率越高,说明资产利用率越高,表明企业在增加收入,资产报酬率越低,说明企业利用效率低,这时候需要提高销售利润率,增加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拓展资料】
总资产报酬率(ReturnOnTotalAssets,ROA),又称资产所得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它表示企业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用以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主要功能:
(1)表示企业全部资产获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通过对该指标的深入分析,可以增强各方面对企业资产经营的关注,促进企业提高单位资产的收益水平。
(2)一般情况下,企业可据此指标与市场资本利率进行比较,如果该指标大于市场利率,则表明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负债经营,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
(3)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投入产出的水平越好,企业的资产运营越有效。
总资产报酬率的计算举例:据资料,XYZ公司2001净利润为800万元,所得税375万元,利息支出480万元,年末资产总额8400万元;2002年净利润680万元,所得税320万元,利息支出550万元,年末资产总额10000万元。假设2001年初资产总额7500万元,则XYZ公司总资产报酬率计算如下:2001年总资产报酬率=(800+375+480)/[(7500+8400)/2]*100%=20.82%2002年总资产报酬率=(680+320+550)/[(8400+10000)/2]*100%=16.85%由计算结果可知?XYZ公司2002年总资产报酬率要大大低于上年?需要对公司资产的使用情况?增产节约情况?结合成本效益指标一起分析,以改进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盈利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