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类群星闪耀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人类群星闪耀时》久闻其名,今早刚读完,有所感言。最开始听说这本书是源于对其作者茨威格人生结局的慨叹,读完后发现,书中涉及的地理发现类3篇、政治战争类5篇、文学艺术类5篇、技术发明类1篇共14个故事,都是在以西方世界为中心的前提下,作者选择性地进行文学再创作,文字不像史书般平铺直叙,反而优美浪漫,非常具有主观色彩。关于荣辱, 利益, 征伐, 艺术, 奉献, 自由, 理想, 责任...谁能想,有时仅凭一人,一刻的决定,一日的作为,就会变成决定后世的关键。这些节点,或许享誉四方, 或许悲壮哀婉;或许鱼死网破, 或许慷慨昂扬;或许青史留名,或许扼腕嗟叹...旧荣新辱都是闪耀的点星,汇聚成人类历史的浩荡银河。最佩服铺电缆的菲尔德,在人生最好的年纪找到最值得坚守的事业,实现了无懈可击的理想主义。最喜欢底色悲凉的故事——人类首次到达南极点的竞赛之旅。如今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不知道背后有多少人前赴后继,为了民族荣誉和个人志向奉上此生所有的坚毅勇敢与不屈,尽管竭尽苍凉,仍然散发光芒。以下:

“在这人类世界的尽头,对他来说,也只剩下一种逃亡的方式,那就是逃亡到到伟人的行动中去,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不朽的逃亡者,1513年,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首次发现太平洋

历史犹如人生,业已失去的瞬间不会因为抱憾的心情而重返,仅仅一个小时所贻误的东西,用千年的时光也难以赎回。——千年帝国的陷落,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他在这个世间取得的胜利愈伟大,他在上帝面前表现得愈谦恭。——亨德尔的复活,1741年,德国音乐家亨德尔从偏瘫中奇迹般康复创作经典圣歌《弥赛亚》

一件艺术作品纵然可能会被时遗忘,可能会遭到禁止和被彻底埋葬,但是,富有生命力的东西最终总会战胜没有生命力的东西。——一夜天才,1792年,法军上尉鲁热在几小时内完成《马赛曲》的创作,此曲后来成为法国国歌

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只愿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决定世界的一分钟,1815年,法军元帅格鲁希错判形势导致拿破仑惨败滑铁卢战役

那一天是分水岭,他经过悲痛欲绝的哀诉而进入永远宁静的境畀。——年老与爱情,1823年74岁的歌德为为19岁恋人写下爱情绝唱《玛丽恩巴德哀歌》

一夜之间,苏特尔就穷得像个乞丐,恰似迈达斯国王一样,最后被自己点化的黄金活活憋死。如今他已十分憎恨金钱,是黄金使得他一贫如洗,是黄金杀害了他的三个孩子,是黄金毁了他的一生。——发现黄金国,1848年,瑞士人苏特尔引发美国西部“淘金潮”

只有触到了死神苦涩的嘴唇之后,他的心才感受到生的甜蜜。——重生的时刻,1849年,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临刑前一分钟获得沙皇特赦

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一个使命也找到了它所需要的人。这是空前的胜利:自从思维开始存在于地球上以来,一个想法以自身的速度跨越了海洋。——跨越大洋,1858年,美国商人菲尔德成功铺设大西洋海底电缆

一切不作为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个胆怯的灵魂。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他最后的想法,永远是他和他的上帝之间的一个秘密。——向上帝逃亡,1910年,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生命最后时刻离家出走

在卓越的对抗中,壮烈的死亡可以生出新的生命,一次毁火也可以生出攀登高峰的奋起意志。最后,他颤抖着用手指写下如下愿望:“请把这本日记寄给我的妻子!”接着,他却悲伤而决绝地将“我的妻子”划掉,在旁边补写了可怕的字眼“我的遗孀”。——壮志未酬,1912年,英国探险队第二个到达南极点归途中相继殒命

在崭新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没有哪一枚炮弹会比这列火车射得更远,对人类命运更有决定意义。——封闭的列车,1917年,列宁从流亡地瑞士重返俄国

一个人永远无法长期捍卫民众的自由,而总是只能捍卫自己内心的自由。——演讲台上的头颅,前43年,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未能挽救共和政体,自愿迎接刺杀

一个人,一旦做出一次妥协,他就不会再停止了。妥协必会导致新的妥协。——理想合和平的陨落,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国际联盟计划破产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昨日的世界,1942年,因对欧洲局势的悲观以及对于流亡生活的失望,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与第二任妻子一同在里约热内卢服毒自尽。”

PS. 梁锡江翻译的版本很不错,译后记里提到,作为译者,要以普通读者的视角寻找文化差异点,尽量查资料补全知识。因为只有真正懂得了对方,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独特之处,也会明白其他民族和文化是多么的不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