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盲从的启示?

如题所述

盲从在我们的生活中,数不胜数。当然,这也没有什么,毕竟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有时候它能带来积极的影响,有些时候则是带给我们消极的影响。是否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在于我们自身。正如尼采所言,对真理而言,信服比流言更危险。
那么,该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盲从的状态呢?
我认为有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提升见识。
为什么应届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会感到迷茫,不知道做什么工作?
正是学生目前的见识不足,缺乏对市场环境的了解,对岗位工作内容的不熟悉,对职业发展的未知,因而无法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决策。
最终选择工作,可能就是听从家人、前辈们的意见,或是选择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又或是盲目的信奉兴趣为导向去找工作。
做了几年后转行的人我见过不少,继续在当初所选的坑继续熬下去的,我也见过不少。
这些,都是因为当初盲目从众做的决策所导致的。
但是如果知道该怎么分析工作岗位,那么做出来的决策就会合理了许多。
除了找工作,你会发现生活中厉害的人,他们考虑比较全面,也都是因为建立在他们有丰富的见识之上。
多看看书籍,能够增长见识,多看看世界,也可以增长见识,多跟他人交流,同样是一种增长见识的方法。
第二,培养批判性思维
保持批判性思维非常之必要,也是避免盲从的重要因素。
首先,没有任何一个解决方案是完美的,不论它多么创新,依然有提升的空间。
其次一个方案即使再美好,付出行动的时候依然有许多问题要考虑。如果不及时调整,很可能一头钻进牛角尖中。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呢?
最重要的,需要我们学会批评自己。
人往往很容易批评他人,却不轻易批判自己,很多时候宁可相信自己的是对的,也不愿意重新审视自己。
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一只守着骨头的狗,一有人靠近,就不停咆哮,并不是骨头多宝贵,而是因为它是狗的财产。
当然,批判性思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出来的,需要夜以继日的不断训练。具体关于批判性思维,可以看看《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一书,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第三点,要有个坚定的内心。
这看起来跟自我批判,似乎截然相反。
其实并不是,批判自我并不代表怀疑自我。
而是需要我们在受到外界压力的时候,要足够坚定,但也不是让你对自己的立场至死不渝。
改变立场,应该是因为认识到原来想法的不合理性,而不是受到压力被迫改变的。
内心坚定跟前面的两点相辅相成,只有你的认知能够充分的支持你的论证,内心就不会轻易动摇。
通过批判和行动所构建的三观,自然而然会是坚定的,而不是因为是自己的,就认为要坚定,要坚持。
借用《乌合之众》里的一句话来作为文章的结尾: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却被愚蠢的洪流淹没了。
希望看正在看此文的你,能成为独立思考的人,而不是盲从的群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7
《人性的弱点》一书曾提到过“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的人。”是的,盲从的人必是个没有智慧的人,真正的智者不会是一株墙头草,而会是一个意志坚定的钉子,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坚持生活科学的真理。而盲从必会像错误的指向标,引导我们坠下错误的深渊。年轻人有时常常会害怕自己与众不同,无论是穿着、行动、言谈或思考模式,都尽量与自己所属的圈子认同,我的某些同龄人在被家长指责时总会提起周围同样是去网吧的或是打耳洞的或是谈恋爱的同学,这样使它们看起来不会很傻。这是因为“孩子”喜欢与同龄人做相同的事,很在乎朋友或玩伴对自己的看法,毕竟我们需要被自己的同伴接受。大部分人都没有想到自己其实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专家———在人们自己本身,家庭或事业的世界里,人们做某些事,只不过是因为某些“专家”这么说,或者那是一种流行,跟着做也只是为了凑个热闹。

所以需要坚持的不是他人的立场,而是自己的,这才让我们不会迷失方向,毕竟身处大流里的我们并不需要思考,而我们正缺乏思考。

独立个性与思维使我们成熟,有些像是种子需要独立的土壤。

因此要想变得成熟,首先要不盲从。要学会独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