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增明是谁?

如题所述

韩增明出生在沈阳市大东区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从小就对音乐感兴趣,在他八岁那年,有着音乐天赋的他有一天被邻居家的一阵悠扬的笛声迷住了,他瞒着家长偷偷地跑到邻居家向邻居大哥问这问那,学起了吹笛子。虽然笛子很不好吹,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这个看起来简单而演奏技巧很复杂的民族乐器。当时家里比较困难,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他买笛子,更何况家长也不支持他。于是,他就去拣牙膏皮,每个卖2分钱,攒了一毛五分钱买了笛子。当时学校成立宣传队,就缺少吹笛子的,当时老师拿着几把笛子,说谁能吹响就让谁进宣传队吹笛子,当时全班有七个学生报名,只有他把笛子吹响了,其他六人都没吹响,所以老师就安排他进了宣传队。在宣传队里他系统地学习了一些基础知识,正式开始了他吹笛子的生涯,与笛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无论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要从小练就正确的演奏方法,这样会受益终生;如果基础打不好,那么就会影响后来的发展。家长看韩增明对笛子这样痴迷,就支持他学下去。在家境条件不算富裕的情况下给他拿学费,拜当时在沈阳市大东区最有名的吹笛子高手吴庆东为师,系统地学习笛子演奏技巧。老师见他聪明好学,悟性很高,也很爱教他。过了不久,老师觉得他的演奏已接近了自己的水平,就介绍他到水平更高的老师家中去学习,正当他苦练基本功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随着知青大军下乡到法库县柏家沟乡。不久,乡里组织文艺宣传队,他被第一批录取。由于他对音乐的理解和演奏技巧日臻成熟,县文化局领导又看好了他,他又被调入县城,进了县文艺团体。这时,他感到自己还要在艺术的道路上继续攀登,争取做全县、全地区乃至全省的第一把笛子。
人们不会忘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由现任辽宁省笛协副主席魏显忠创作并演奏的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当时在演艺界可以说无人不晓。曲牌中多处运用了单吐、双吐、三吐、里吐、外吐、花舌子、滑音、颤音、历音、打指、剁指等笛子演奏技巧,将丰收的景象、农民的喜悦心情、和马车飞奔、骏马嘶鸣的场面用一支小小的竹笛展现人的面前,在当时被京剧样板戏笼断的乐坛引起轰动,给人以震撼和美的享受。韩增明被那优美的笛声迷住了,他设法找到魏显忠老师,真诚拜他为师。魏老师验过他的基本功,真心留下他当学生。
这是他向艺术高峰冲击的黄金阶段。他每日里省吃俭用,余下的钱做路费和学费从法库到沈阳去学习。没用几个月,他就把《扬鞭催马运粮忙》这支笛子独奏曲的代表作拿了下来。他为工人演奏,工人们叫好;他为农民演奏,农民心花怒放。至今,这支曲子仍然是他的保留曲目,他演奏过百场,曲谱忆烂熟于胸。他曾获得过全国曲艺新曲(书)目比赛三等奖,获东北民间艺术节伴奏一等奖。现为中国曲协辽宁分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员。
梅花香自苦寒来。为了练就过人本领,韩增明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有时在外练习把手都冻肿了。他袖筒里经常藏着一支笛子,一有空他就练上一段。在车站等车,他吹上地曲,引来众人围观,博得阵阵掌声。为了练好嘴皮子功夫,他有事没事就练“去、垦、去”、“吐、库、吐”,旁人不解,还以为他有病呢。对于学笛子他从未动摇过,他的妻子非常理解他、支持他,她说,在铁岭,要想找一个出租车司机很容易,但要找一位吹好笛子的人就难了。韩增明不论刮风下雨每天坚持上山练功,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苦练,如今他不仅把笛子吹得响亮,清脆甜美,而且还融入了更多的情感在里面,如今他已被中国竹笛协会聘为理事,这是他多年执着追求的结果。他有个想法,葫芦岛有个古筝之乡,铁岭有四张名片,如果有可能的话,把铁岭变成个笛子之乡,也不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发现他教的学生都非常聪明,而且也都爱好吹笛子,现在他的很多学生包括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都会吹“我是一个兵”,这是一首难度比较大的曲子,在过去他小的时候,四年级才会吹这首歌,这些学生才学不到一年就会吹这首歌,所以说他们很聪明,把铁岭变成笛子之乡,也是为铁岭的经济发展做了贡献。韩增明的业余爱好很特别,他喜欢各种各样的紫砂壶,在他的家里就摆了很多,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摆弄一番。在吹笛子的闲暇时间,为了陶冶情操,他喜欢收藏陶瓷和古董,尤其紫砂壶,据考古,紫砂壶距现在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笛子已有七千年历史,他每次演奏的时候都是带着一种民族的感情去演奏,所经非常喜欢这些民族的东西,每次回来看看自己收藏的这些东西都非常高兴。为了把竹笛艺术更好的推广,他先后教过好几百人,如今有很多的小学生都在和他学生吹笛子,他也愿意把自己的技术教给更多喜欢竹笛的人,他说;现在我的竹笛事业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照我的想法还差得很远,但我毕竟已53岁了,我要把这项事业传给我的下一代,让他们将来比我吹的还好,对咱们国家的民族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我最大的心愿。韩增明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后,对竹笛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觉得做人就和笛子上的竹节一样,每一个竹节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力,还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才能成功。韩增明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成立竹笛协会,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来,使更多的人喜欢上中国的民间艺术,把竹笛艺术发扬光大。
笛声悠扬 愉悦身心
笛子对于韩增明来说,既是乐器又是一种健身器材,韩增鸣吹了40多年的笛子,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还强健了身体,音乐能使人轻松,让人忘掉烦恼,如果您同时还能够自己演奏一种乐器,经常的来自娱自乐,那样对身心会更有好处,韩增鸣一生中最大的爱好就是吹笛子,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他就会来到清晨的龙首山上吹笛子,休身养性。随着对笛子的特殊喜爱,韩增鸣开始了他吹笛子的音乐历程。我一定要把笛子吹好,凭着这份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韩增鸣拜师学艺,勤学苦练,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韩增鸣吹奏的笛子曲在辽北,在辽宁省甚至在东北三省都出了名,在1986年的东北三省艺术节上,韩增鸣的笛子伴奏获得了一等奖,几十年来,吹笛子不仅成为韩增鸣的一份职业,更是他精神生活上一个不可缺少的 ,现在一有空,韩增鸣就拿出笛子吹上一曲,每天他都要吹6个小时以上,特别是在碰到烦心事的时候,韩增鸣一定要拿出笛子吹上一曲,这时候他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笛子悠美的乐曲声中,所有的烦恼立刻烟消云散,常年与笛子为伴,韩增鸣不仅陶冶了情操,还强健了身体,现在他已有20多年不感冒,因吹笛子是靠气息,就像练气功一样,从1997年开始,每年4月中旬到9月末,韩增明都在每天早上5点钟,来到龙首山北侧的一个山坡上吹笛子,有的时候教学生,有的时候自己练习,悠扬的乐曲在龙首山上飘得很远很远,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表现出人的悲欢离合,同时还能陶冶情操,锻炼身体,有助于身心健康。追问

你说的这个不是我认识的那个 他是个80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