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社区消防安全如何保证

如题所述

一、目前社区消防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老城区棚户简屋多,木结构房屋多,火灾隐患严重,监督难度大。城市未改造部分的老城区建筑仍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物基本已经超期使用,居民多数几代同堂,家庭成员多,住房十分拥挤,楼道堆放杂物多,用火用电极不规范,超负荷用电、线路老化现象严重,一些家庭液化气罐、煤球炉和木材等废旧可燃物堆放混乱。对此类隐患仅靠消防或政府其他单个部门的督促,已无法得到根本整改。而且这些区域一般无消防车道、消防用水,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后患无穷。  

2、一些企业和“四小单位”消防管理得不到落实。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原有坐落社区在市、区属企业经济滑波,消防投入少,消防工作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瘫痪或半瘫痪状态。近年来,随着社区的不断建设,大量私营、个体工商户、外来人员进入社区,从事简单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包括消防在内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人口中多是老乡群居,有的拖家带口,不少人租住在棚户简屋或民房、工棚内,消防隐患突出,而且人员素质低,消防意识缺乏,引发火灾的概率大。以小工厂、小商店、小作坊、小型公共娱乐场所为主的“四小单位”在社区内的不断增加,也给消防监督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3、未经消防审核验收擅自投入使用,埋下隐患。近年来,城市建设速度明确提高,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多数工程经过了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程序,但社区内部未经消防审核擅自施工、变更使用功能、变更消防设施,未经消防验收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致使社区留下新的隐患,一些社区无消防用水,或虽有消防设施,但长期无人管理,有的施工与使用管理单位缺乏必要的交接,致使消防设施形同虚设。占用消防通道、占用防火间距,使用可燃、易燃材料装修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4、非法贮存、销售危险物品现象突出。社区内一些商业用房、维修部无证使用、销售油漆、液化气等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人员多数未经消防培训,消防知识缺乏。有的门面房内既有商品货物、又有人员食宿、又是危险物品仓库,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容易殃及四邻。  

5、一些小作坊存在“三合一”现象普遍。有的地方加工、生产、烧煮、住宿于一体,安全出口、场所设置等普遍达不到规范要求。  

6、小型公共娱乐场所、集贸市场未经开业前检查合格擅自开业。虽然近几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但社区内的此类场所的合格率仍然不高。  社区消防工作现状决定了社区火灾的发生率,从发生火灾的情况来看,社区火灾主要集中在居民家庭及一些“四小单位”,火灾原因主要集中在电气、用火不慎及以化学危险物品管理不当等方面。其火灾损失及影响虽然不能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同日而语,但直接影响到家庭成员或业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社区火灾殃及四邻的现象普遍,常常引发民事纠纷,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继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此外,社区成员遍布社会各单位,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抓好社区消防工作,提高社区消防安全环境,不仅能保证社区防范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建立全社会的消防安全防范体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改善社区消防安全环境的应对措施  

    健全组织网络,明确各自职责。社区消防工作在社区建设乃至城市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安消防及社区公安派出所应积极主动与有关职能部门协调,按照“政府统一领导、消防部门监督、社区统一管理、消防安全自治”的工作思路,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社区消防建设。

    一是要健全组织。成立相应的社区消防(防火)安全委员会或建立社区代表消防安全会议。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要明确一名领导担任正副主任,公安派出所、社区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任成员。

    二是要进一步明确职责。街道办事处应将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要内容,制定社区消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社区消防工作会议,指导社区居委会开展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与驻区单位签定消防安全责任状等。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制定防火公约,依托治安巡逻队成立社区消防巡查队,定期对社区内的单位和居民住宅楼及消防通道开展防火检查,对辖区老、弱、病残和孤寡老人提供消防安全服务等。民政、城建、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根据社区消防建设的内容和要求,要负有建设、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责。公安派出所实行社区民警包片负责制,督促辖区单位、物业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履行消防职责、开展防火检查,切实发挥公安派出所的监督作用。公安消防机构应加强社区消防业务指导,出主意、想办法,督促检查社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对社区内的单位实行抽样检查,消除火灾隐患,驻地公安消防中队对辖区内的单位、居民住宅区应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制定相应的灭火疏散预案。  

    2.开展消防宣传,增强安全意识。消防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加强消防宣传工作,让消防知识进入社区,使社区的居民掌握防火基本知识、灭火基本技能和火场逃生基本方法。消防宣传的形式不能仅仅依靠以往的挂些标语、横幅等,应紧跟时代步伐,采取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广为宣传。

    一是在社区合适的位置,如小区健身场、菜场、小区门卫等处设置固定的色彩鲜艳的消防宣传栏,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火灾案例、幽默故事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提醒居民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防火事项,传授灭火和疏散逃生的各种技能,强化消防安全意识。

    二是结合评选文明新风户、文明单位,张贴消防安全提示卡,对社区内的单位和居民宣传消防知识,发动查找和消除隐患。

    三是利用社区内的现有的电子广告屏插播消防宣传警语,提醒市民关心消防。

    四是可以通过张贴消防公益广告标牌进行宣传常识。

    五是针对不同的季节、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对少年儿童、老弱病残人员要加大消防常识的宣传力度,依靠群众自我宣传、自我发动,增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

    六是要加强消防站的对外开放力度,经常组织中小学生和社区工作人员到消防站参观学习。要积极开展创建“无火灾社区活动”,适时宣传推广社区消防工作的新事物、新经验,以使全社区形成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围,使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监督能力明显增强。  

    3.夯实社区消防设施,改善社区消防环境。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是社区消防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新建小区或旧城改造,要按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消防队(站)、消防通道、消防给水、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设施必须与小区同步设计、同步建设。有条件的社区,建立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监控中心值班人员通过电视屏幕全面监视社区内街道及建筑的外观情况。要依托社区警务站安装报警电话,配置消防器材箱,配置小型手推车式的灭火救援设备,手推车内放置水带、水枪、灭火器、战斗服等,在居民住宅楼配置灭火器,随时接受居民群众的求助。  

    4.共享人力资源,建立群防群治管理网络。社区消防工作是社区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整体力量,以人为本,抓好社区消防建设。

    一要牢固树立以快为主抓消防的观念。把社区所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物业管理单位等纳入群防体系中统筹考虑,建立规范合理的社区消防工作机制。

    二要借助社区人力,加强义务消防组织建设。强化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消防保卫力量建设,建立专职或义务消防队伍,开展火灾预防、初期火灾的扑救和联防。

    三要共创“安全文明社区”。安全文明社区是在新形势下消防安全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应当成为社区消防建设的重头戏。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开展安全文明社区活动,并把创建活动向城郊和乡镇的居民小区延伸。将消防工作纳入“星级”文明家庭和文明单位评选的重要内容。

    四要实行动态型消防管理,开展自查、巡查,消除火灾隐患。居民住宅区的物业管理单位要开展经常性的防火检查,保障社区内的消防车通道畅通,保障社区内的公共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社区居委会要成立消防安全巡查组,定期对社区居民住宅楼的消防设施及公共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挨家挨户对居民家用电器、用火用气设备进行防火检查,制止车辆停放占用消防车通道和损坏消防设施的行为,社区民警要督促责任区单位、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履行消防职责,组织开展经常性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五是要保证社区有一定的消防经费,目前政府已经把社区建设事业纳入财政预算,消防部门要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把社区消防经费纳入社区预算一并考虑,使社区消防工作有一定的资金保障和物质基础。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生活质量和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与日俱增。消防安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大量的事实证明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是各项工作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通过开展城市社区消防建设,既解决了因消防部门警力少,任务重,想抓又无精力抓的困境,又能够让社会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到消防工作中去,既保证了社区有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又提高了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真正做到消防安全人人参与,群防群治,使社区在维护城市消防安全中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