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参加运动会呢?

如题所述

一方面有社会的原因,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围着课桌转,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难以保证,上大学后,忙着玩,忙着考英语四六级、考各种证书和找工作,同样难以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很多学校除了按国家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也没有更多的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有关专家认为,体育生活化已成为我国国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诉求之一,我国要形成体育生活化的理想社会环境、进而实现国民较高的生活质量,急需改变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群体不爱运动的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3
班级例会那些我基本全部参加了,尤其是班导师参与的,确实有时候能起到督促自己的作用,班上也有那么几个顽固分子,班会一次没来过。但是什么春游啊,运动会啊,我基本能不去就不去。要说原因吧,就我个人来讲,出游、运动会之类的活动,在我的判断中属于完全浪费时间的无意义行为,把这些时间拿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明显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说到底还是利益,在自己的判断中,对自己有明显利益的活动当然会很乐意参加,认为无利可图又可去可不去的活动当然会选择不去,每个人的价值判断都有差异,大学中每个人的目标也不尽相同,所以,每个人对于集体活动的利益判断也会有差别。再说简单点,大概就是认为不参加集体活动比参加集体活动获利更大的人更多(多不少),直接结果就是集体活动很少有人参加。
第2个回答  2019-06-03
因为太业余了,运动员本来就是少数,给少数人的竞技场,旁边一堆人看猴子一样看戏,这可和奥林匹克不一样。一个班能出一个运动员级别的田径选手,多数参赛者都是想秀一下自己的强健体魄,和职业参赛没什么太大关系。
第3个回答  2019-06-03
在自己的空余时间会有效的去规划时间,然后做一些自己认为啊,想要达到的一些目标。但是学校的活动往往都会临时下达通知,并不会考虑到个人空余时间,是否起到冲突,因此在时间上有冲突。
第4个回答  2019-06-03
学校活动的时间间隔周期比较短,几乎会导致这个活动开展了之后另外一个活动紧接着就来了。还有专业学习上的压力导致了,大学生平时生活会比较疲惫,在与专业学习相对比,所以会抛弃活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