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山歌是怎样变奉贤山歌剧的?

如题所述

奉贤山歌剧是由流行于民间的山歌发展演变而成的上海本土新剧种,是继沪剧、滑稽戏之后发源于上海本土的第三大剧种,被戏称为“上海的独养女”。它主要流行于奉贤、金山、南汇三个县区。

奉贤山歌剧是在奉贤民间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奉贤山歌,源远流长。山歌亦称“车歌”,意为踏车山歌,又叫“免心焦”。

山歌手爱好广泛,拼档搭配,不仅劳动时唱能解闷,在夏夜纳凉时唱以自娱,群众基础甚为深厚。

20世纪初,散居在奉贤各地的山歌能手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带有一定职业色彩、有角色分工的民间文艺小团队山歌班,用清唱的山歌为当地农家的哭丧嫁娶添彩助兴,成为当代山歌剧团的最早稚形。

新中国成立后,奉贤和周边乡村非常流行唱山歌,并且形成东乡山歌和西乡山歌两大体系,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20世纪50年代,奉贤各个乡纷纷成立了农民业余宣传队,在农闲时排练有角色分工、有伴奏的山歌,在村头场角到处宣传,逐渐形成了一种吴语地区所特有的、具有浓郁江南水乡风格的曲牌。

1956年奉贤县文工团成立,其成员多数是各地文艺宣传队的骨干,1961年他们排练了第一部奉贤山歌剧小戏《梅娘与桃郎》,在上海演出后引起了轰动。

1962年4月,奉贤文工团正式改建成为奉贤山歌剧团,山歌剧成为板腔体系齐全、小调曲牌丰富、深受奉贤人民喜爱的上海本土新剧种。

山歌剧团成立以后先后创作、改编、移植演出了山歌剧《搭船》、奉贤山歌剧《摸花轿》、《江姐》等40多部戏。

改革开放后,奉贤山歌剧团重新组建,并先后排练了《春草闯堂》等十几部戏,山歌剧团改名为奉贤沪剧团。

南桥镇文广中心创作了《翠竹情深》、《夜访》等山歌剧小戏;这两部小戏在创作上音乐设计和导演手法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发展。

奉贤山歌剧薪火相传、蓬勃发展,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山歌剧小戏《夜访》、少年山歌剧表演唱《小鲤鱼跳龙门》让观众耳目一新。

奉贤山歌剧按地区分,通常称“东乡山歌”和“西乡山歌”。在形式上可分大山歌和小山歌两种,前者在西乡流行,后者以东乡为主。

历史上较有名的歌手有萧塘的韩戴根、南桥的唐银山和齐贤的朱炳良等。

唐银山1875年出生在江海乡张翁庙村,民间山歌手。他出身贫寒。幼时读书4年,爱看申曲等剧本,学唱田山歌。先后与萧塘韩戴根,庄行更头何祥荣、何进才等山歌手搭班对唱,至南桥、庄行、新寺、齐贤等地演唱,只受烟茶,不收酬金。

20世纪30年代收齐贤龙潭处朱炳良为徒。唐银山擅长演唱《白杨村山歌》,嗓音高亢嘹亮,唱词滚瓜烂熟,全歌18节长达3100余行,能连续演唱3天,群众听而不厌。同时还能唱《林氏女望郎》、《严家私情》等。

朱炳良,齐贤乡龙潭村人。出生于贫寒之家,祖父朱关、父亲朱生都是乡村裁缝。他12岁起先后给4户财主当过小长工,放牛割草,种田打杂。

14岁始从兄学裁缝,16岁满师。自此,除租种3亩土地外,靠外出裁衣帮工为生,直至新中国成立。一生末进过私塾、学堂之门,成名后自戏为“叫化状元”。

朱自小见长工在劳动时你唱我和对山歌,耳濡目染,10岁即能跟着哼哼,12岁便会编唱小山歌。做小长工时,见财主家孩子背着书包嘻嘻哈哈上学堂,随口编出“天上乌云薄绡绡,穷人小囡最苦恼”的山歌,满田长工个个称赞。

15岁那年,母亲便让他拜“山歌大王”唐银山为师。《白杨村山歌》、《严家私情》和《林氏女望郎》是奉贤县三首最长的叙事山歌,歌词共达6000多行,一般歌手视为畏途,他却全部学会,且唱得情真意切。靠勤奋的学习、惊人的记忆和天赋的宏亮嗓子,朱在奉贤县歌坛声名大振。

新中国成立后,曾参加松江地区民歌会演和上海郊区群众文艺会演,到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等单位作过示范表演,成为上海地区闻名的“山歌大王”。

1982年,年已古稀的朱炳良和奉贤县另两名歌手王炳桃、方梅春一起,应邀参加上海民间文学艺术讨论第二届年会。会上,他演唱的《白杨村山歌》、《林氏女望郎》等选段,特别是一口气演唱的100多字的急口功,博得满堂掌声。

我国的许多剧种都是在民间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越剧、黄梅戏、锡剧、沪剧、东北的龙江剧等。奉贤山歌剧作为一个地方剧种,依然是上海艺术百花苑中的一朵奇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