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思维发展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1~3岁幼儿前期的思维

这个时期的思维基本属于动作思维。幼儿不能先想好了再去行动,而是在行动中去思考。例如,只有当坐在长板凳上时才想到骑马或抱起娃娃时才想到做妈妈,一旦离开了板凳和娃娃,骑马和做妈妈的思维也就停止了。

3~4岁幼儿期的思维

3~4岁时,幼儿比婴儿的思维有了新发展,即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发展起来了。这种思维是依靠对具体事物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例如,幼儿在听故事时,是依靠头脑中出现的故事人物及言行的具体形象来理解故事的。幼儿所理解的“好孩子”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小朋友。由于幼儿是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来思维的,对事物的认识通常只停留在表面层次、片面、不深刻层次。例如:孩子印象中的老师是指幼儿园的阿姨,而当他看到父母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叫老师时,就会感到奇怪:“他怎么也是老师啊?”

4~6岁幼儿期的思维

4~6岁的幼儿常常把皮衣领子或鸡毛掸子叫“猫”,把驴、马、骡、鹿都叫“马”,把汽车、火车、电车都叫“笛笛”。可见,此年龄段的儿童已能根据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一定的总结,这是最早的、最简单的思维,即直觉行动思维。这时的思维只有在直接感知具体事物或在行动中才能进行。比如,父母问一个4岁的孩子:“怎样才能拿到桌上的勺子?”他并不回答,而是跑过去拿,这边拿不到就转到那边,左手够不着右手去抓,实在拿不到了就回头看着爸爸妈妈。他不是先想怎样拿再跑去拿,而是边拿边想。

6~7岁幼儿期的思维

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孩子的思维就向更概括、更抽象的方向发展。在6~7岁的幼儿经验所及的范围内,他们能够根据事物内部的共同特点概括事物,出现了高级思维形式——抽象逻辑思维。例如:一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对妈妈说:“妈妈,今天老师表扬我了,因为我当值日生,把桌子擦得很干净,把大苹果分给大家,小的留给我自己了。”

6~7岁幼儿期的思维基本属于形象思维,幼儿不能脱离直接的事物形象或记忆中的表象去单独思考问题。尽管他们知道几加几等于几,但绝不是对抽象数字的运算,而是凭借摆在面前的数个苹果或脑中数块糖果等的实物表象进行计算的结果。从幼儿末期到少年期以后,抽象思维逐渐发展为主要的思维类型。

概括来说,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同时又有抽象思维的初步发展。因此,培养孩子时要正视孩子的思维特点。即要在幼儿期重视具体形象思维的充分发展,又要在此基础上,培养较大幼儿(6~7岁)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以适应今后的学习。

具体讲,幼儿期思维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幼儿初期主要依靠动作进行思维;幼儿中期至末期的思维,从开始摆脱对动作的依赖到受事物形象和表象的支配;幼儿末期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有实验为证,给幼儿看两块同样大小的橡皮泥,在他们确认是一样大小以后,当着他们的面,把其中一块压扁,许多幼儿说压扁的一块变大了。再在两个高矮粗细相同的杯子里倒上同样多的水,当幼儿确认水量相同以后,把其中一个杯子里的水也当着他们的面倒入另一个粗些的杯子里,许多幼儿说粗杯子里的水少了。这说明幼儿是根据亲眼看到的泥和水的形状改变的具体现象来进行思维并判断它们的体积的。可是,6~7岁的一些幼儿却已经能够摆脱泥和水的具体形象的束缚和干扰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但说不出道理,只知道还是原来那块泥和原来那杯水,稍高一些的理解是“泥块大了,但薄了”和“水矮了,但粗了”,并不懂得“底面积乘高等于体积”的抽象道理。可见,尽管是幼儿末期的儿童,思维也仍然以具体形象性为主,但已经出现了抽象思维萌芽。

总之,整个幼儿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且这种思维是在动作思维基础上发展而来,又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幼儿虽已能对他们熟悉的具体事物进行概括、判断和推理,但又往往不够正确,经常出现用他们自己的生活逻辑或主观愿望去代替事物客观规律的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8
学前儿童的思维在很多考生看来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尤其是思维发展的典型特点和一系列派生特点。
儿童思维的真正形成是在2岁左右,幼儿期(3~6、7岁)是儿童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幼儿思维的主要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性,踏实在直觉行动性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一、直觉行动性思维
思维发展的最初阶段--直觉行动思维(不断发展),依靠的是感知和动作。
1.感知强调的是:拥有直观的材料。
2.动作强调的是:先做再想,无目的、无计划。
此部分常考单选:
【试题示例】一个幼儿在玩橡皮泥的时候,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油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这反映了该幼的思维发展的( )特点。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觉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象征性思维
解析:本题中体现在的是直觉行动思维,先做再想的特点。
二、具体形象性思维
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发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象代替了一切行动。表象在思维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具体想象性思维的典型特点:具体性和形象性
1.具体性:幼儿能够掌握代表实际物体的概念,不能掌握抽象的概念。如:教师手拿一个苹果问幼儿:“这是水果吗?”幼儿往往回答不上来,表示:“不知道”。但是如果教师直接问幼儿:“这是什么?”,幼儿会回答说:“是苹果”,抽象的集合概念和定理理解不了。
2.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实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进行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颜色、声音、形状等生动的形象。如:描述苹果总是:一个大苹果----一个红红的大苹果-----一个红红的、圆圆的大苹果。
除此之外具体形象性思维还有一系列派生的特点:
1.经验性: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维。如丽丽听到奶奶埋怨小鸡不爱长,丽丽就把小鸡埋在了土里,漏出脑袋还浇水,并骄傲的告诉奶奶,小鸡马上就会长大了。
2.拟人性:幼儿往往容易把实物、动物都当做人来看。如:幼儿会跟自己的娃娃说话,笔掉到地上会疼的。
3.片面性:强调的是看问题不够全面,往往只能看到个别方面不能从多个维度综合思考。如: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有好人和坏人之分。
4.表面性:强调的是理解事物不够深刻、本质,只能依靠表面现象来进行。如:3岁的丽丽听到妈妈说“这孩子的最真甜”,丽丽问妈妈“你舔过她的嘴么?”。丽丽对于嘴甜只是表面的味觉理解,而不是长相甜美、漂亮。
此部分考察形式为单选:
【试题示例】幼儿难以理解反话的含义,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 )。
A.经验性 B.表面性
C.拟人性 D.片面性
解析:反话:听到什么就是什么,理解太表面、不深刻、没有看到本质。
三、抽象逻辑性思维开始萌芽
抽象逻辑性思维是人类典型的思维方式,幼儿期还不能形成这种思维方式。但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的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