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念什么


这个“惇” 字 念什么 一发上来就是敦字

一、 dūn

【释义】①厚,厚道;诚恳:敦厚|敦请。
②勉力,勉强
③姓。

敦姓的起源

1、传说黄帝二十五子,得十二姓,就是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嬛、依。其中姞姓子有孙封于敦丘(今河南温县东),其后人以其封地为氏,是为敦氏。

2、春秋时,秦文公有大夫名叫史敦,史敦的后人以其字为氏,是为敦氏。

3、南北朝时,北魏南迁,代北少数民族敦邱氏,后改为敦氏。

敦氏始祖为史敦。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敦我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陕西、甘肃、安徽、江苏、山西等地。

敦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 宋《姓苑》。其姓源主要有二:1、源自姬姓。据《陈留风俗传》记载,姬姓之后裔有敦姓。2、源自史敦之后。据《姓氏急就篇注》记载,春秋时秦国史敦之后裔有敦姓。敦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八号供橱。欢迎前来祭拜!

二、duì
①青铜器名,古代用来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秦代以后渐趋消失。
图为战国敦。
②通“憝”,憎恨。
例:《荀子·议兵》:“百姓莫不敦恶,莫不毒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17
敦1
dūn(ㄉㄨㄣˉ)
[1]厚道,笃厚:~朴。~厚。~实。
[2]诚心诚意:~聘。~请。
[3]督促:“使虞~匠”。~劝。~促。
[4]姓。

敦2
duì(ㄉㄨㄟˋ)
[1]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词性与应用〗-------


duì
【名】

[1]古代食器。青铜制。盖和器身都作半圆球形,各有三足或圈足,上下合成球形,盖可倒置。流行于战国时期
有虞氏之两敦。——《礼记·明堂位》
另见dūn


dūn
【形】
(形声。从“攴”,表示与以手持械的动作有关。本义:投掷)

[2]厚道。诚朴宽厚;厚重;笃实
说礼乐而敦诗书。——《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乞言,从求善言,可以为政者,敦使受之。——《诗·行苇·序》郑笺
尽力莫如敦笃。——《左传·成公十三年》
敦祗恭厚。——《韩非子·难言》
乐者敦和。——《礼记·乐记》
乃夫敦乐而无忧。——《礼记·乐记》
敦外亲。——《汉书·鲍宣传》
又如:敦雅(敦厚文雅);敦固(敦厚巩固);敦笃(敦厚笃实);敦勉(敦厚勤勉);敦至(笃实周全);敦善(敦良,敦厚善良)

[3]厚实
使虞敦匠。——《孟子·公孙丑下》。注:“敦匠,厚作棺也。”
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尔雅·释丘》
又如:敦实的身材;敦丘(一层的小山丘);敦崇(结实高大);敦然(粗厚结实);敦密(厚实密致);敦敦实实(身体壮实)

[4]勤勉,专心且刻苦地完成任务
軥录疾力,以敦比其事业,而不敢怠傲。——《荀子·荣辱》
又如:敦习(敦学。勤勉学习);敦敦(孜孜不息);敦比(孜孜不息地工作)

[5]友谊深厚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又如:敦故(敦旧。亲厚故旧);敦序(亲睦和顺);敦伦(夫妻间的性生活)

[6]丰富,丰厚
敦厐纯固于是乎成。——《国语·周语上》
民生敦厐。——《左传·成公十六年》
又如:敦物(丰富的物产);敦庞(丰厚富足;同“敦厐”)


dūn
【动】

[7]督促;管理
使虞敦匠事。——《孟子·公孙丑下》
又如:敦逼(催促逼迫);敦率(遵守,恪守);敦比(治理;办理);敦世厉俗(促使世俗风尚纯朴起来)

[8]劝导并勉励
敦众神使式道兮。——《汉书·扬雄传》
又如:敦晓(劝勉开导);敦诱(劝勉诱导);敦教(勉励教诲)

[9]注重。如:敦教(注重礼教);敦友(重视友情)

[10]推崇,崇尚。如:敦乐(崇尚音乐);敦奖(推崇褒扬);敦礼(尊崇礼教);敦本务实(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另见duì

★部首: 攵 笔画: 4 外笔画: 8
☆笔顺码:412515213134
第2个回答  2008-02-26
一、 dūn

【释义】①厚,厚道;诚恳:敦厚|敦请。
②勉力,勉强
③姓。
“敦”
dūn
<形>
(形声。本义:敦厚,笃实)
同本义 [honest]
“敦” ,厚也。——《说文》
“敦” 大成裕。——《书·洛诰》
“敦” 德允元。——《书·舜典》
“敦” 叙九族。——《书·皋陶谟》
守学弥“敦” 。——《国语·晋语四》
惟戾以“敦” 谨复终相位。——《汉书·公孙弘传》
又如:“敦” 大(敦厚宽大);““敦” 谨(敦厚谨慎);“敦” 朴(仁厚朴实);“敦” 厚(笃实宽厚);“敦” “敦” (仁厚的样子)
诚信 [honest]
“敦” ,信也。燕曰敦。——《方言·七》
“敦”
dūn
<动>
崇尚; 重视 [attach importance to]
“敦” 信明义,崇德报功。——《书·武成》
劝勉 [advise]。如:“敦” 帅(勉力遵循);“敦” 诲(勤勉教诲);“敦” 学(劝勉学习)

“敦”
dūn
ㄉㄨㄣˉ
“敦” 厚:~厚。~朴。~谨。
劝勉,勤勉:~诲(殷勤劝导)。~学。
推崇,尊重:~信明义。~任仁人。
郑码:USJY,U:60C7,GBK:90AA
笔画数:11,部首:忄,笔顺编号:44241251521
第3个回答  2016-08-29


<名>
深黑色的马 [black horse]
骊,马深黑色。从马,丽声。——《说文》
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戎事乘骊。——《礼记·檀弓》
盗骊。——《穆天子传》
四骊济济,垂辔沵沵。——《诗·齐风·载驱》
又如:骊歌(告别的歌。“骊驹之歌”的简称);骊驹(纯黑色的马;逸“诗”篇名);骊黄(黑马和黄马)
山名。骊山 [Li mountain]。又名蓝田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古代骊戎居此,故名骊山。如:骊山会(西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于骊山举烽火戏诸侯,失信天下而导致大乱);骊山老母(骊山之姥。神话中的女仙)
古邑名 [Li,ancient city]。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周初骊戎所居,秦置骊邑。北宋时改称临潼

【词性变化】



<形>
黑色 [black]
骊,黑也。——《小尔雅》
白马从骊驹。——《乐府诗集·陌上桑》
又如:骊马(黑色的马;齐驱并驾的马);骊龙(古代传说中颔下有珠的黑龙);骊珠(宝珠。传说出于骊龙颔下);骊驹(黑色的小马)



<副>
通“丽”。附丽;并列,用两匹马驾车 [be drawn by two horses]
骊马二驷。(并驾之马八匹。)——《汉书·王莽传》
又如:骊驾(车马并排而行);骊马(齐驱并驾的马)
【常用词组】
骊山北构
Lí Shān běi gòu
[buildings have been constructed from LiShan mountain toward the north.] 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是名词做状语表示(阿房宫)从骊山(造起)。北构:向北建筑
骊山 北构而西折,直走 咸阳 。—— 唐 · 杜牧 《阿房宫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2-21
“敦”
dūn
<形>
(形声。本义:敦厚,笃实)
同本义 [honest]
“敦” ,厚也。——《说文》
“敦” 大成裕。——《书·洛诰》
“敦” 德允元。——《书·舜典》
“敦” 叙九族。——《书·皋陶谟》
守学弥“敦” 。——《国语·晋语四》
惟戾以“敦” 谨复终相位。——《汉书·公孙弘传》
又如:“敦” 大(敦厚宽大);““敦” 谨(敦厚谨慎);“敦” 朴(仁厚朴实);“敦” 厚(笃实宽厚);“敦” “敦” (仁厚的样子)
诚信 [honest]
“敦” ,信也。燕曰敦。——《方言·七》
“敦”
dūn
<动>
崇尚; 重视 [attach importance to]
“敦” 信明义,崇德报功。——《书·武成》
劝勉 [advise]。如:“敦” 帅(勉力遵循);“敦” 诲(勤勉教诲);“敦” 学(劝勉学习)

“敦”
dūn
ㄉㄨㄣˉ
“敦” 厚:~厚。~朴。~谨。
劝勉,勤勉:~诲(殷勤劝导)。~学。
推崇,尊重:~信明义。~任仁人。
郑码:USJY,U:60C7,GBK:90AA
笔画数:11,部首:忄,笔顺编号:4424125152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