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诸葛亮的事迹说明,他竭力帮助刘禅,是不是愚忠?

在2008.2.23之前

  诸葛亮是“愚忠”吗?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可以说,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在他的诸多优秀品格中,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智慧,二是忠贞。

  多年来,一些人谈到诸葛亮的“忠”时,每每贬之为“愚忠”。我认为,这是一种片面之见。

  什么是“愚忠”?就是对国君个人盲目的、毫无原则、毫无主见、逆来顺受,因而是愚昧的“忠”。不管国君善恶如何,行事是非怎样,一律俯首帖耳,唯唯诺诺,亦步亦趋,不敢有任何怀疑,更不敢有任何违忤;即使国君荒淫残暴,滥杀无辜,也不敢谏阻指斥;哪怕毫无道理地杀到自己头上,也只知低头受戮,还要说什么“天子圣明,罪臣当诛”的昏话;甚至国君腐朽亡国,仍一味追随,以死效忠。在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里,最高统治者为了一己私利,总是不断地集中权力,不愿受到任何制约;同时又总是要求臣民对自己无条件地效忠,鼓励愚忠。特别是专制主义恶性膨胀的明清两代,统治者更是以各种手段灌输愚忠意识,以至愚忠成为一般臣民普遍的道德信条,严重地阉割了民族精神,阻碍了社会进步。因此,现代人反对愚忠,批判愚忠,是完全应该的。

  然而,任何问题都必须具体分析。尽管封建时代国君通常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尽管封建统治者竭力提倡愚忠,但千百年来,总有许许多多的志士仁人,信奉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把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与对国君个人的盲从加以区分,在不同程度上摆脱愚忠的桎梏:或对国君的恶德劣行予以批评抵制,直言极谏;或勇于为民请命,不顾自身安危得失。即使在君权最霸道的明清两代,也有一些思想解放者,敢于贬斥和蔑视君权;甚至像黄宗羲那样,从根本上批判和否定君权。

  那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怎样处理与其君主刘备、刘禅父子的关系呢?认真阅读作品就可以看到:诸葛亮确实忠于刘蜀集团;但这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愚忠”,而是以帝王师的身份,忠于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自有其积极意义。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通过刘备“三顾”之诚和“先生不出,如苍生何”的含泪恳请,才同意出山的。罗贯中把诸葛亮写成一开始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在握,指挥一切的统帅,竭力突出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他既是刘备的主要辅佐,又是刘备的精神导师:“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第38回)“玄德自得孔明,以师礼待之。”(第39回)他出山不久,曹操大将夏侯敦便率领十万大军杀奔新野。在这初出茅庐第一仗中,刘备将指挥权完全交给诸葛亮;诸葛亮胸有成竹,一一调遣众将,甚至连刘备也要接受他的安排。火烧博望后,诸葛亮在刘蜀集团的指挥权牢不可破,从未受到过质疑。每遇大事,刘备总是对他言听计从,文武众官也总是心悦诚服地执行他的命令。赤壁大战期间,他出使东吴达数月之久,刘备方面积极备战,一切准备就绪后,仍然要等待他赶回去指挥调度:

  且说刘玄德在夏口专候孔明回来……须臾船到,孔明、子龙登岸,玄德大喜。问候毕,孔明曰:“且无暇告诉别事。前者所约军马战船,皆已办否?”玄德曰:“收拾久矣,只候军师调用。”孔明便与玄德、刘琦升帐坐定……(第49回)

  诸葛亮的命令,谁也不能违抗。就连身份特殊的头号大将关羽,由于违背军令私放曹操,诸葛亮也要下令将他斩首;只是由于刘备出面说情,希望容许关羽将功赎罪,“孔明方才饶了”(第50回~51回)。这些描写,大大超越了历史记载,使诸葛亮始终处于刘蜀集团的核心。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前屡遭挫折,而得到诸葛亮辅佐之后则节节胜利,两相对照,读者不由得深深感到:刘蜀集团的成败安危,不是系于刘备,而是系于诸葛亮。

  在刘备面前,诸葛亮总是直抒己见;如刘备言行不当,或正色批评,或直言劝戒,刘备则总是虚心听从,甚至道歉认错(惟拒谏伐吴是一例外,但随后便“吃亏在眼前”,刘备自己也承认:“朕早听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败!”)。在过江招亲这类大事上,他干脆代刘备作主,刘备尽管心存疑虑,也一一照办。如此举止,正反映了其“帝王师”心态,哪有一点畏畏缩缩的猥琐?哪有一点“愚忠”者的卑微?

  刘备临终,慨然托孤于诸葛亮,并遗诏训诫太子刘禅:“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即位后,谨遵父亲遗命,对诸葛亮极为敬重,充分信任,“凡一应朝廷选法、钱粮、词讼等事,皆听诸葛丞相裁处。”(第85回)此后的十二年间,尽管他早已成年,完全可以自作主张,却一直把军政大权都交给诸葛亮,十分放心。诸葛亮治理蜀中,发展经济,与吴国恢复同盟关系,他总是乐观其成,从不干预;诸葛亮亲自南征,几度北伐,他总是予以支持,从不掣肘(《三国演义》第100回写诸葛亮气死曹真,打败司马懿,后主却听信宦官传奏的流言,下诏宣诸葛亮班师回朝,纯属虚构)。如此放手让辅政大臣行使职权,不疑心,不捣乱,不横加干涉,在整个封建时代实不多见。当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时,他派尚书仆射李福前去探望,并咨询国家大计;诸葛亮推荐蒋琬、费祎为接班人,他又虚心采纳,先后任命蒋琬、费祎为执政大臣。当诸葛亮逝世的噩耗传来,“后主闻言,大哭曰:‘天丧我也!’哭倒于龙床之上。”(第105回)诸葛亮的灵柩回到成都,“后主引文武官僚,尽皆挂孝,出城二十里迎接。后主放声大哭。”(同上)不仅如此,刘禅对诸葛亮始终追思不已。诸葛亮逝世九年之后,他又招其子诸葛瞻为驸马,后来还下诏为诸葛亮立庙于沔阳(今陕西勉县定军山前)。这证明他确实是真心诚意地崇敬诸葛亮。比之许多薄情寡义,功臣一死(甚至还没死)便翻脸不认人的统治者,这也是非常难得的。诸葛亮呢?也一直恪守“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诺言,既是支撑蜀汉政局的擎天栋梁,又是拥有“相父”之尊的刘禅的精神靠山。首次北伐前,他上《出师表》,谆谆叮嘱刘禅:“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第91回)而在《演义》虚构的那个刘禅听信流言,下诏宣诸葛亮班师回朝的情节里,诸葛亮面见刘禅后,先是戳穿“朕久不见丞相之面,心甚思慕,故特诏回”的托词,指出:“必有奸臣谗谮,言臣有异志也。”接着不无愤慨地质问:“今若内有奸邪,臣安能讨贼乎?”对此,刘禅始则“默然无语”,继而赶快认错:“朕因过听宦官之言,一时召回丞相。今日茅塞方开,悔之不及矣!”最后,“孔明将妄奏的宦官诛戮,余皆废出宫外……拜辞后主,复到汉中……再议出师。”刘禅则恭恭敬敬地完全听其处置(第101回)。在这里,刘禅没有君主的威风和霸道,诸葛亮则有辅臣的自尊和“恨铁不成钢”的遗憾,这哪里像“愚忠”者在君主面前的乞哀告怜呢?

  诚然,诸葛亮最终为蜀汉献出了全部智慧和心血,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里当然有报答刘备知遇之恩的心愿,但决非不问是非的片面忠于刘备父子,其中更有兴复汉室,拯救黎庶,重新统一全国的宏图大志。正因为这样,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忠贞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肯定和崇敬。综观他与刘备的关系,既有“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史实依据,又经过罗贯中的浪漫主义改造,寄托了历代志向远大的士大夫对“君臣遇合,谊兼师友”的理想关系和“帝王师”的人格定位的向往和追求。这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对“君尊臣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主奴关系的否定和批判,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由此可见, “愚忠”二字,是扣不到诸葛亮头上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22
评论历史人物应看到两方面:优点和缺点,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千万不能流于片面,下面是一些论据: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评真实的诸葛亮(上)

汉末年政治腐败,宦官当权。朝廷要员,地方诸侯无不忙于争权夺利。不过在这中间还是有些人能够廉洁奉公,忧心国事的,这些人就是中国近2000年封建历史中一直存在的清流,在当时叫作党人。诸葛亮的先人诸葛圭,父亲诸葛‘王圭’(一个字)叔叔诸葛玄以及诸葛亮后来在荆州结交的一些良师益友如司马徽、庞德公等都多多少少和清流党人有些关系的。了解了这些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诸葛亮在他人生中做出的选择了。被称为叛臣逆子的曹操他是绝对不会投效的。对于江东的孙氏,也没有什么好感,孙坚、孙策私藏玉玺,若不是一个死的早,另一个没实力,说不准会出什么事那。直到身为皇室宗亲,又有以恢复汉室为相同目标的刘备出现,诸葛亮才有点心动了,才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有人说当时诸葛亮是在摆架子或试探刘备,他早就确立了刘备这个目标。我认为不对。理想归理想,公元207年的形势明摆在那。袁氏已灭,青、干、幽、并四州落入曹操之手,加上曹操原有的司隶、衮、豫、徐、雍州一部,可以说天下已经大定。剩下的孙权(扬州)、刘表(荆州)、刘璋(益州)、马腾(凉州)、张鲁(汉中,属于益州)不是势力弱小、就是昏庸无能。所以后来曹操南下的时候,已经不是争霸天下,而是平定天下了(争霸,早在官渡之战就结束了)。而刘备那?连个落脚之地还是借别人的。所以诸葛亮还是感服于刘备的真诚(三顾之礼啊!为了一个布衣,在当时真的很难得。真所谓真诚所至,金石为开!)和上面所说的原因,使得他最终投效了刘备。也可以说他是明知难为,而为之。
大致介绍了诸葛亮后,我们再来谈谈他在各个重大事件中的作用。
--赤壁之战中的诸葛亮
对于改变历史的一场伟大战争来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描写实在是太过火,这里面的诸葛亮更象是在玩游戏,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很多地方都把他神化了。客观的来说,在这场大战中,诸葛亮起的作用并不是很大。特别是军事上,主要人物还是周瑜和鲁肃,主要的力量还是来至东吴。战略规划,战术安排和实施基本上是由天才军事家的周瑜完成的。(三国演义对他的描写太过分了,我这里也小小的过一下。给他这个称号,算是平反吧。呵!)这是很正常的,《诸葛武候传》的作者在这里有一句经典的评述:就象是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从加入社会到做出贡献,创造价值之间,是需要一段适应过程的。但诸葛亮毕竟是不世出的人杰,他还是为战争的胜利,特别是为了刘备势力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妻子是黄氏,也就是黄承彦的女儿,而黄承彦是荆州的大名士。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嫁入了当地的大户蒯族和庞族。(就是庞统家了)诸葛亮的好友如司马徽、崔州平等也都是当地名士。而荆州的大户蒯族、庞族、马族都有姻亲关系。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使的诸葛亮在出仕之前就在荆州有了一定的实力和名气,而不是一些书中所描写的默默无闻。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基地,刘备的基地都是在荆州,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也是颇为重要的人物。所以孙刘联盟的沟通桥梁无疑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起的更多的是外交而非军事上的作用。但孙刘联盟是赤壁之战的基石,也是刘备政治生涯的转折点。说诸葛亮的出仕是一鸣惊人也是无可厚非的。《三国演义》在这一点上还算正确。
周喻的火攻计最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胜利者有权力瓜分胜利的果实。在战争中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后的行动。孙刘联盟对刘备的作用开始显现,在赤壁之战中并没有出多少力的刘备势力在其后的争夺中竟取得了荆州八郡中的四郡,而孙权势力仅仅只得二郡。(这种战果分配的不平衡也为后来的吕蒙白衣渡江埋下了伏笔,但当时的刘备势力可顾不了那么多了,这并不是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有问题,也可以说是天意吧。)诸葛亮取得了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胜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日后辉煌打下了基础。
--火烧联营
有了根据地的刘备势力,实力开始壮大,诸葛亮也利用他的影响力网罗了不少人才。并利用了天赐良机和曹操的失误(攻取汉中后,没有西下益州。)取得了巴蜀和汉中。三分荆州后,刘备孙权各有四郡。刘备势力形势一片大好,诸葛亮也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命令关羽率荆州军北上,他也准备在稳定了巴蜀、汉中之后提军北进。并希望同盟的孙权势力在南面进攻或至少牵制曹操,以实现他恢复汉室的目标。但是诸葛亮还是犯下一个错误,虽然这个错误是由各方面原因所造成的,并不是他的主观失误。但这毕竟是个错误,而且是致命的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关羽的刚愎自用,周喻、鲁肃的去世,诸葛亮忙于巴蜀的内务和汉中的防务等等)他低估了荆州对于孙权势力的重要性!
孙权势力北面有长江天险,东、南两面不用说了。只有西面的荆州,可以沿长江顺流之下,直取东吴的腹地。只要荆州在其他势力手中,哪怕结成了同盟,荆州对孙权来说都是心腹之患。眼皮低下的威胁总是最令人担心的。公元219年10月,接替鲁肃为大都督的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大将关羽战死,随后不久大将张飞也遇刺身亡。更致命的是东吴和曹操结成了同盟。损兵折将的蜀国陷入了低潮。(本来就够弱的了,唉!)
极度悲痛下的刘备开始丧失了理智。公元221年7月,刘备不顾诸葛亮和众人的强烈反对率63000军大举进攻东吴。(刘备带了多少***进攻东吴,众说纷纭,按我几本书里的说法大至在38000~63000之间。)终于在夷陵被小将陆逊火烧联营,败退途中,死在白帝城。(可怜的刘备,一生中屡战屡败。唯一的汉中胜利还是靠着法正和诸葛亮。除了他的皇室身份还有什么那?可是为了实现恢复汉室的理想,诸葛亮有选择吗?)留给了诸葛亮一个内忧外患,飘摇动荡的烂摊子。
这一阶段的诸葛亮除了继续发挥他在外交方面的能力外,也开始显示他在内政、军事两方面的能力。
他很好的处理了青徐旧部,荆州主干,巴蜀新人之间的关系,(刘备不就是因为新人旧部不和而失去徐州的吗?)建立了律法制度,稳定国内。在巴蜀立足未稳就提军北上,并一举拿下汉中。更是显示了他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思想。荆州和巴蜀齐头北上夹击中原也不能说是个错误的决定,只能怪天意如此,造化弄人吧。
有些观点认为诸葛亮在刘备进攻东吴时,因为政见不同而赌气不去。结果造成了刘备大败,蜀国受到重创。真的是这样吗?刘备已经尽起蜀国之兵,如果诸葛亮也去的话,你当曹操是白痴?更何况巴蜀国内也不太平。汉中刚平定不说,南中的叛乱也不是诸葛亮南征时才有的。公元218年夷帅高定谋反,被李严击退,219年雍#(门+岂 连念什么都不知道,惭愧!)***,次年杀死太守正昂。221年高定再反。222年汉嘉太守黄元谋反。没有诸葛亮镇守着国内,蜀国恐怕这时候就灭国了,所以上面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没想写这么多的~累的慌~分两部了!!!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评真实的诸葛亮(下)

历史上的一些比较富强的王朝,首先得有一个有才干的统治者。既然没人否认诸葛亮是是蜀汉的实际统治者,我又将在下文中证明蜀汉在吏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颇有建树的强盛的。那么我们又凭什么怀疑诸葛亮的才干那?如果你非要说这是皇帝刘禅的功劳,我也无话可说。不过,我可以替刘禅谢谢你。一笑!
有一句俗话,‘上梁不正,下梁歪。’其实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下梁不歪是因为上梁正。
--治理蜀国(下面引用的一些话,基本上出自《三国志》,也有晋朝的一些史书野史。因为时间上比较接近,也比较可信。)
大变之后,诸葛亮的内心也许隐隐觉得自己的理想要成泡影了。但执著和忠诚是清流党人的优秀品质,为了心中大义和刘备的知遇之恩,他必须坚持。
他没有听从刘备说的取而代之,而是奉刘禅为主,维持汉统。其次,他在数年间先后派丁宏、阴化和邓芝前往东吴改善关系,因为他知道和东吴的和平是蜀国立国之关键。四面受敌的弱小蜀国是无法立足的。在诸葛亮的诚意下,孙权终于于公元224年同意和议,建立联盟共抗曹魏。公元229年誓约平分天下。同年3月孙权把首都从武昌迁回建业。接着,推广他与众官制定的法典《蜀科》。因为《蜀科》没有留传下来,我们无从得知其内容,也无法知道实行的效果。但是很多史书中都记载了当时的蜀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都城中‘富户殷实’等字眼,也能略窥当时的政法。他平定国内局势,派大将魏延驻汉中以据曹魏北下。在这些策略之下,蜀国开始稳定下来。
列举一下诸葛亮在内政方面的成就:
先看看诸葛亮劝戒蜀主刘禅的话。‘务农殖谷,闭关修民。’‘劝分务樯,以阜民财。’兴修水利,修缮和利用都江堰。建筑了九里堤作为都江堰的辅助。(遗迹至今尚存。)注重农耕。在于魏国交战时,他还派军在汉中轮班殖垦大家都了解的。晋人袁准说:‘亮之治蜀,田畋辟,仓禀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蜀国禁酒。)左思的《蜀都赋》对成都农业繁荣也有很明确的描写。左思也是晋人。还有诸葛亮对制盐业、织锦业的治理等等,也有很多资料有详细的描写。我这里就不深入了。(其实是嫌麻烦。呵!)
在诸葛亮以身作则的带领下,蜀国的吏治清廉是有名的。下面略举几个。
蒋琬-‘虚心纳言,开明待下。’当时有个叫杨敏的看不起他,(蒋琬本来只是一个小县令,是诸葛亮力偈刘备,把他提拔上来的)还到处污蔑他。后来杨敏犯了事,别人都以为他死定了,没想到蒋琬公正廉明,依法办事。还因为事出有因,把杨敏无罪开释了。
董和-史载他‘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二十余年,死之日家无谵石之财。’
张嶷-在诸葛亮南征立过大功的他,官据州从事、都尉时。(在东汉时,是高级武官。)‘家素贫匮’没钱治病!!!叫人把他抬到广汉太守何诋那里请他帮忙。何诋虽然和他一面之缘,但‘倾财医疗,数年而愈。’(何氏是南中大姓。)
姜维-诸葛亮提拔的一员降将,却手握全国兵权。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史书评他‘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其他如费衤韦、吕乂、邓芝、马汉等等都是柯尽职守、勤简持身的廉吏。上面所说的那些人,也大多是从默默无闻的小官吏,甚至于兵丁(如马汉、魏延等)提拔上来的,这也能平息一下诸葛亮不善于发现和运用人才的谬论。
最后提一下平定南中。公元225年春,诸葛亮在理顺了国内国外的关系后,决定彻底的解决南中的叛乱。出征前他征询马谡的意见,马谡说:‘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诸葛亮果然采取了马谡的建议,采取攻心之术,只用了1年左右的时间,就平定了南中。并安抚夷民,使的他们心悦诚服。直到现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有许多有关诸葛亮的遗迹和风俗习惯。(马谡的表现恐怕也是日后街亭之失的原因之一吧!)
--秋风五丈原
终于写到这一章了,原本想在中间插上《七擒孟获》。不过太想快点结束了。(说实话,打字打累了,用拼音啊!还是刚开始学用的拼音加加!)
对于诸葛亮一生中最重要的战争-六出祁山,我不一一细说了,我将用数据和历史评价来看待这场战争。
我们先来看一下蜀魏双方的力量对比:蜀国有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带甲十万二千。魏国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人,口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数据来自《通典》中的《历代户籍考》。因为我不熟悉这本书,我也不好妄加评论。但是我对它的数据是有一定怀疑的,因为蜀国和魏国疆域相差极大,而且魏国占据的多为中原腹地,人口密集。虽说多年战乱,人口流失严重。但诸葛亮北伐时,魏国已经修生养性多年,不会只差那么点。不过这种差距已经是够悬殊的了。北伐时,诸葛亮率兵八万,但魏国仅雍、凉二州就驻兵六万余,加上后来的援兵,总兵力超过二十万!还有就是魏国占有地利。不信?大家都知道巴蜀是易守难攻,出入都要走栈道。但防守上易守难攻进攻时也是如此,你可以守住几个隘口让我攻不进去,我也可以筑几座城让你攻不出来啊!二出祁山时,郝昭不就是死守陈仓城,让诸葛亮无功尔返的吗。(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一典故也说明了出巴蜀和进去一样难。)更何况出了汉中一马平川,打仗主要靠骑兵,但当时中国最强大的骑兵在魏国统治的凉雍二州。还有蜀道艰难运粮不易,士卒长途远征易于疲劳等等不利因素。如果用《孙子兵法》的观点来看待这场战争,诸葛亮不用出兵,就已经败了。
看看六出祁山的战果,除了第一次街亭失利损了数千兵马,(但也拔西城数前户还汉中那!)第三、四次都取的了胜利还获得了土地人口,特别是夺得了战略上重要的武都、阴平两郡。(属雍州)杀死了魏国的著名大将张合,王双。他以弱攻强,以不利对有利。尚能一直采取攻势,还屡屡取胜,让战场始终保持在魏国境内。有谁还能说诸葛亮在军事上不如司马懿?!当然我并不是说司马懿无能,但是他占据诸多有利条件,兵力是对方数倍,却一直采取守势。耗粮战法固然不错,但不能以逸待劳,战而胜之。反道损兵折将,丢城丧地。说司马懿是胜利者,谁能心服。恐怕连司马懿自己也是不信的。史书上说司马懿一向看不起诸葛亮说他‘不过一能吏耳’还说‘志大而不见机’。但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参观蜀军的营地,看完后说,‘天下奇才也’史书上说他‘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观其真情矣。’还有一种说法,说司马懿让诸葛亮尽心竭虑,活活累死。证据就是司马懿问过蜀国使者,得知了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后说,‘诸葛亮命不久矣’这也是谬论!其实早在邓芝出访东吴时,孙权问过诸葛亮的情况后就隐隐的提示邓芝要注意诸葛亮的健康了。史载诸葛亮‘事必恭亲’,打二十以上的刑法都要过问。一天进不了几升米。他和司马懿不一样,不但要过问军事战略,临阵决机。象官吏的任免,粮食的生产和调用,谴使出访等等都要经手。用他的话说,‘不怕别人不会做,怕的是他们不象我这样尽心竭力’这样的生活,铁人也受不了的。所以说诸葛亮是累死的没错,但他是为国为民而死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果说上几章中诸葛亮发挥了内政和外交方面的能力,那么在这一章中诸葛亮把他军事方面的天才发挥到了巅峰。假如你对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还有疑问,我再举几个例子。
南朝萧梁末期,陆法为梁元帝伐蜀,在研究了诸葛亮的兵法后,道,‘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
我国的军事著作《李卫公问对》中诸葛亮有13问,仅次于孙子的21问。曹操也只有6问。
诸葛亮的兵法如《兵要》《军令》等十数篇多已失传,流传于世的都为后人所著。但是这也说明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后人的认可,他人为了能使自己的思想流传后世而要假借他的名义出版。大家恐怕没听说过有李白流传下来的画作,王羲之流传下来的曲谱吧?
最后,我要说如果以历史名声,流传于世的作品,在当时的作用这些方面来评选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物的话,三国时期能入选的只有曹操和诸葛亮二人而已。
用偶同学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可惜他不是名人啊,凑活吧!同学语:菜刀那?菜刀放哪了?!)诸葛亮在很多方面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很相象,他们都是中国一千年才会出一个的奇才啊!
得!逃命去喽!
附:八阵图考。
大家对《三国演义》中陆逊被困八阵图中的情节还记忆犹新吧?在现在的陕西省定军山和四川省新都县都有一座棋布整齐,排列有序的石堆。据说这就是当年诸葛孔明演练八阵图的遗迹。但由于诸葛亮的军事著作绝大多数失传,所以对八阵图后人是众说纷纭。兄弟我对军事一向很有兴趣,特别是历史上使用的一些武器,战术更是着迷。因此我重点研究了这个八阵图。(同学语:无非是翻了两本破书而已。本人:菜刀那?你把菜刀放哪了?)我个人认为《三国演义》中有过对八阵图的真正描写,但不是说蜀军的。相反,大家还记不记得雅丹和越吉,就是那些来帮助曹魏的羌兵啊。诸葛亮派去对付他们的马岱什么的不是吃了大亏吗?其实羌人用的战法就是八阵图,只不过罗贯中对军事一窍不通,闭着眼睛乱写罢了。书上的描写是:羌人把铁车围成一个圈,此圈可方可园,内有伏兵。(大致上是这样吧?可气的是我的那本《三国演义》找不到了。)真正的八阵图就是这样的,用铁车围成城状,每辆车上都有手持诸葛弩的士兵十几二十人,阵中伏有持长戟的步兵和传令、护侧的骑兵,阵型可变化。其实这是诸葛亮用来和曹魏作战的。前面说过了,诸葛亮面对的魏军多是凉、雍的精锐骑兵,而蜀军多为步兵,骑兵的数量和质量都远不如曹魏。平原作战步兵是对付不了骑兵的,而这样一个阵型可以起一物两用之效。临战之时结车为阵,敌骑兵冲杀不入。因敌之变而变化阵型,用弩兵杀伤远方敌兵,用步兵近战。等到敌军混乱时,就用骑兵包抄。平时,这些车辆可以用来驻营、运粮、运伤兵、运辎重等等,对于在远方作战的蜀军是有很大帮助的。
后人也有运用八阵图来御敌的记载。
公元279年,西晋将军马隆奉命讨伐羌人。他带弩兵3500人,在凉州于羌人交战。马隆依据八阵图做扁箱车,以车结阵,以车为营。地势宽阔初以鹿角护卫车营,地势狭窄出装上车顶,且战且退。转战千里,大败羌兵,平定了凉州。公元507年,南朝萧梁时北魏军前来进攻,北魏将杨大眼勇冠三军。萧梁大将韦睿率军抵御,面对地方铁骑他‘结车为阵,大眼聚兵围之,睿以强弩二千一时俱发,洞甲穿中,杀伤甚众。矢贯大眼右臂,大眼退走。’
八阵图从侧面反映了诸葛亮天才的军事才华。
诸葛亮的发明很多,有名的除了八阵图外,还有木牛流马。不过限于手头的资料,只得以后写了

评诸葛亮的五大失误

都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可惜智者千虑,总有一失,本人自认对诸葛亮有所了解,姑且分析一下他生前的几个主要失误。(其实历史上的武侯诸葛远没有小说那般神奇,谁叫《三国演义》那么深入民心呢,所以我在这讨论的也是以小说的事迹为准。)

5、任由刘备独自一人前去讨伐东吴,致使刘皇叔败于陆逊之手,导致属国开始走向衰落。

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之后,张飞也因伤心过度而死于非命。曾经往日的誓言此时不停地回荡在刘备的耳边——不求同年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日死。当然,刘备不会因此誓言就去送死,但他内心的悲愤和仇恨衍生应该可以理解,所以就有了他不顾众人的劝说一意孤行地前去讨伐东吴一事。作为刘备的智囊,诸葛亮当然想阻止刘备,但他知道以前对他言听计从的刘备这次不会答应,所以他最后还是让刘备去了,并且点了马良作为刘备的军师。平心而论,诸葛亮没点错人,马良确实是一个军事奇才,对付陆逊也肯定不会处于下风,可诸葛亮千算万算,他算漏了马良的资历和威信,刘备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又怎么会听任一位当时还不算有名的臣子之言呢?再加上,刘备大军一路过关斩将,正是威风自得时,更加不会将刚出道的陆逊放在眼里,所以,就有了火烧连营一幕。

可以说,刘备战死,罪在于诸葛亮。如果当初诸葛亮能与刘备一同前往,虽不说肯定能歼灭东吴,至少也能大挫其锐气,更加不会出现马良修书一封叫诸葛亮劝说刘备改变扎营地点的这种荒唐事。

但你可能会说,诸葛亮要留在蜀国守住大本营,以抗魏国,缓解刘备的后顾之忧。这不是没有道理,但比较而言,前方更加需要诸葛亮,更何况蜀国当时文有法正、蒋碗,武有赵云、魏延,再加上城墙和蜀道天险,魏军想前来攻打,谈何容易?

试想一下,若当时诸葛亮随刘备去了,刘备就不会死得那么早,那么也就不会发生后面诸葛亮七出祁山之时屡次因为后方供应不足而班师回朝的事情了。

4、育子不力,致使蜀国后期无大将。

诸葛亮在三国后期一心专著于恢复汉室、统一中原,常年发动战事,导致国库空虚,人才调零。而最大的过失便是忽略了自己子嗣的教育。

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据记载都是有天赋之人,其才智虽不及其父,在当时也算是鹤立鸡群(诸葛亮和老婆黄月英都是聪明绝顶之人,生出的后代当然不会差)。可惜诸葛亮一心灭魏,专著于朝政,而忽视了子女的教育,白白浪费了一块蹼玉(宁愿倾心培养姜维也不愿带自己的儿子出去打一场仗)。虽然后来诸葛瞻、诸葛尚都领兵抗敌,但其谋略却远逊于魏军的邓艾和钟会之辈,被打的落花流水。而反观诸葛亮的宿敌——司马懿,他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司马懿几乎每次出兵都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事实也证明,司马昭和司马师基本继承了父亲的绝学,并且后来为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唯一还值得安慰的是,诸葛瞻、诸葛尚基本遗传了诸葛亮的风骨——中心不二、宁死不屈。

3、七出祁山之时事事具细,致使自身过于劳累,英年早逝。

在五丈原之战时,司马懿据探子汇报得知诸葛亮的生活状况时,就曾断定他命不久矣。果然,没过几天,诸葛亮就归西了。诸葛亮死时才54岁,要不是因为他事事必管、操劳成疾,也不会如此。那么诸葛亮究竟操劳到什么程度呢?三更而睡,五更而起,上至军务粮草,下至厨房杂务,他都一手包办,人毕竟是肉长的,如此操劳,身体又怎能忍受?任你再点多少盏“续命灯”也无济于事。毛主席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司马懿在他活着的时候斗不过他,莫非他死后还斗不赢他吗?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司马懿比诸葛亮高明的多。

2、错用马谡。

刘备临死前曾对诸葛亮说:“吾观马谡此人,言过其实,必不可大用。”可诸葛亮偏不信邪,任马谡镇守街亭,致使痛失好局,错过了灭魏的一次最好机会。

马谡此人还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但就是太过于纸上谈兵,缺乏实战经验。这一点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但他还是决定给马谡一次机会,给他机会本来亦无不可,但头次带兵就让他镇守要地实在是大错特错。其实马谡还算一个可造之才,可惜冥冥中自有命数,刘备死前谁也不说,就说他,搞的对他欣赏至极的诸葛亮始终不敢放手去培养他,去让他在战场上实践一番,若诸葛亮能一早就按照自己的意愿有意识对马谡进行培养,可能马谡的成就要胜过姜维;另一方面,若诸葛亮能一直奉信刘备之言,始终不给马谡机会,魏国可能就一战而得了。正是由于诸葛亮的犹豫不决,才造成了挥泪战马谡的悲剧。可叹、可叹!

1、愚忠!没有取代阿斗为王。

上面说了那么多,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诸葛亮一直太迂腐,没有叛逆之心,赢得了历史美名却让自己遗憾终生。

刘备死后,蜀国没有乱,为什么?因为有诸葛亮!无论是文官武将黎民百姓,他们都知道,诸葛亮才是属国昌盛的关键,而不是刘备,只要诸葛亮在,他们就没有理由担心什么。由此可见诸葛亮在蜀国地位之高。可是当初刘备三顾茅庐的礼遇还历历在目,孔子先师的教诲还萦绕心中,这让诸葛亮怎样也狠不下心来将“扶不起”的阿斗废掉而自立为王。尤其是刘备死前还叮嘱他可以取代阿斗,面对先王的大仁大义,诸葛亮更是没有了篡位之心。可以说刘备这一招用得很绝,他就抓住了诸葛亮的命门,将他收于鼓掌之间(更绝的地方在于他还是只对诸葛亮一个人说,谁也没听见,诸葛亮就更不敢造反了)。刘备的驾驭之术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难怪诸葛亮对他死忠。
第2个回答  2023-05-18
诸葛亮并不是愚忠,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行为展示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诸葛亮在三国时期,助刘备建立了蜀汉,并担任了蜀汉的宰相,他在治理国家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在刘备去世后,他一直在竭力帮助刘禅维护国家,例如在刘备驾崩之后,他积极掩盖了刘备去世的消息,稳定了蜀汉的政局;在他担任宰相期间,他精心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使得蜀汉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此外,诸葛亮还是一位爱民的官员。他十分关心百姓的疾苦,积极推行减免民税、饥荒救济等措施,使得蜀汉的百姓得到了实惠。因此,可以说诸葛亮并不是愚忠,他的行为是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上,为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荣誉而竭力奋斗。
第3个回答  2008-02-22
当然愚忠,明知道刘禅,是屎,却死都要扶助他,明知蜀已不能再有所作为,却还尽心尽力,愚忠得让人敬佩,让人流泪
第4个回答  2008-02-22
1。诸葛亮对于刘备来说要报至知遇之恩!
2。对于自己他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自己的军事理想!!!
3。刘蝉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笨!!!!
4。诸葛亮的那种法家思想对于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等等个方面所取得的效果都值得学习!!!!
所以,我认为,他的忠诚不能算是遇忠,最起码诸葛亮做事情严谨,有始有终,一直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蜀国看到希望!!
最后,我告诉你,诸葛亮输的不是司马懿,而是自己国家的经济实力,或者说魏国的人力物力把蜀国生生的耗死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