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妃海兰珠的资料··

如题所述

  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的开国皇帝,生于公元1592年,卒于1643年,享年52岁,在位17年。皇太极雄才大略,能征惯战,文武兼备,治国有方;他智除袁崇焕,劝降洪承畴,为统一全国打下基础。然而这样一个以武功著称的皇太极却有儿女情长,他与宸妃的婚恋,堪称佳话。

  皇太极时的沈阳故宫中,有所谓“崇德五宫”后妃,这五宫为中官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崇德五宫后妃的地位远高于其他妃子,其他妃子尚有元妃、继妃、侧妃等。皇太极的后妃见于史籍者计有15人,史籍之外的更有多人。

  在这众多后妃中,天生丽质者不乏其人,然而皇太极惟独钟爱宸妃海兰珠,在她的身上倾注了夫妻间的全部感情。

  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的两个女性已经嫁给了皇太极,姑姑居中宫,享“椒房之尊”,二侄女为永福官庄妃。后来在一次亲戚会面中,庄妃的亲姐姐海兰珠随母朝见皇太极,皇太极见海兰珠切娜多姿,端庄秀美,就生了爱慕之心,再加她久负温良贤淑的盛名,于是顾不得从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已纳了一后一妃,还一定要娶这位美女。第二年海兰珠与皇太极成婚,于是,后宫中出现了一姓姑侄三人同事一夫的新鲜事,海兰珠被封为东宫(天雎宫)宸妃。皇太极对这三位后妃恩宠有加,其中尤以宸妃最受宠爱。

  海兰珠与皇太极成婚时已经26岁,并非豆蔻年华,但是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肌肤雪白柔润,丽质天成,决不亚于那些“二八佳人”,同时她又有一种少女不具备的成熟美,再加那贤淑的美德,更受皇太极青睐。此时皇太极已过不惑之年,比宸妃大16岁,二人形影不离,情投意合。皇太极封她为“东宫大福晋”,仅次于皇后,位居四妃之首。东宫也赐名为“关雎宫”,因为《诗经》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取名关雎是对海兰珠姣好容貌的赞美,又是对她贤惠温柔的歌颂。

  崇德二年,宸妃在关雎宫生下一位皇子,按长幼排列,这是皇太极的第8子。在过去,即使在中富有子嗣的情况下,宠妃生子,亦有希望成为太子,将来可以继承皇位,何况中宫皇后自人宫以来,一直未生个皇子,立嫡已不可能,那么宸妃的这位皇子很有可能成为太子。

  爱妃产子,皇太极十分喜悦,遂创大清以来之先例,大会群臣,盛筵宾客,同时颁发大赦令,释放了许多囚犯。他的理论根据是“自古以来人君有诞子之庆,必颁大赦于国中,此古帝王之隆规”。

  然而,前7个皇子诞生时,并未举行什么大型庆典活动,也未大赦。之后,庄妃生第9子,麟处宫贵妃又生下第11子,亦未如此隆重地办理。由此可见,皇太极是将宸妃生的皇八子作为“储君”来对待的。因庞爱宸妃而宠皇八子,也算是“爱屋及乌”吧。

  皇八子诞生之庆典,甚至蒙古各部落的首领均来供奉大量贺礼,一时间,盛京(今沈阳)城内热闹无比。此时的皇太极,开疆拓土,称雄于东北,加之娇妻产子,诸事顺遂,可谓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宸妃更是看在眼里,美在心头,喜上眉梢。

  可真应了“好景不长”这句俗语,倍受娇宠的皇八子不到1岁便夭折了。痛失爱子,使皇太极十分悲痛,然而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是个男子汉,况且他还有健在的7个儿子,而且两天之后,庄妃又给他生了一个皇子,得子的喜悦在某种程度上又缓解了他的悲痛。庄妃也是他倾心喜爱者,虽不如其姐宸妃,但也是四大妃了之一。

  受打击最大的是宸妃,皇八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从诞生到将近1岁,给她带来了诸多辛苦,更带来了难以形容的欢乐。‘母以子贵”,她对皇儿抱着多大的希望啊!然而,这一切都成为泡影。皇儿去后,她朝思暮想。魂索梦牵,白天不进饮食,夜晚彻夜难眠,终日以泪洗面,不久便身染重病。皇太极除多方安慰开导外,又厚赐宸妃财物仪仗,但是,这一切都无法医治她失子的心病。海兰珠终于撒手人衰,命归西夭,年仅33岁。

  宸妃病危时,皇太极正率军在前方打仗,作为三军统帅,是不应该离开阵地的。可是,宸妃不是一般的妃子,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皇太极还是决定返京探望宸妃,在作了细致的军事部署后,便启驾返还盛京,一路上马不停蹄。刚人盛京城,就传来宸妃去世的噩耗,来晚了一步,未得与心爱的人诀别。皇太极抢人
  大清门,直扑关雎宫,出现他面前的只是宸妃那香消玉殒的遗体。皇太极耐不住巨大的悲痛,哭天号地,泪如雨下。周围诸多官员、皇妃宫女、皇子公主,也跟随皇太极,大哭不已,一时间哭得天昏地暗。

  皇太极与宸妃情深意笃,宸妃之死,对皇太极精神打击极大,于是“饮食顿减,圣躬违和”,以致害了一场大病,自此后再没有重返松锦战场,从而也结束了他40余年的戎马生涯。

  对宸妃的魂牵梦索,使皇太极难以自拔。自宸妃死后,皇太极频繁地举行各种祭典活动,并请僧道人等为宸妃布道诵经,超度亡魂。皇太极亲撰的祭文,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松锦大战捷报频奏,关外四座重镇全部归属清朝,关外障碍既除,那么挥师人关,逐鹿中原亦指日可待。然而,战争胜利的喜悦,似不能冲刷掉皇太极的悲伤。对宸妃的思念与难解的忧伤,严重损害了皇太极的健康,以致他的身体日渐衰弱,甚至连日常朝政也“难以躬亲办理”。在宸妃去世两年之后,皇太极也病人膏盲,死在清宁宫,灵魂追寻宸妃而去了,享年52岁。

  历史记载皇太极是“无疾而崩”,年仅52岁怎么算是无疾而终呢?史学界对他的死至今尚无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宸妃海兰珠的早逝,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以武功见著、驰骋疆场的皇帝,竟有如此真挚的儿女之情,实在令人耳目一新,这也说明了皇帝是人,不是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27
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1609年-1641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字叫哈日珠拉(蒙文含义:har是蒙古语黑色,jol是蒙古语油灯),又名海兰珠(满文含义:我所珍惜珍爱的人)。
清太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尔19世孙女。
天聪八年(1634年),时年二十六岁海兰珠入宫。而早在天命十年(1625年),她年仅十三岁的妹妹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就已嫁给了皇太极。
海兰珠在此之前是否婚配,前夫何人,无考。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册封五大福晋时,封为关雎宫宸妃,为四妃之首,仅次于姑母哲哲。
皇太极将海兰珠居住的东宫赐名为“关雎宫”。“关雎”一词取之于《诗经‧国风‧周南‧关雎篇》,诗序注云:“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诗中以水鸟和鸣比喻配偶,表现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和其他四宫的宫名相比,关雎宫这个名字含义更深。
海兰珠的封号和她所居宫室的名称,充分表达了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由衷赞颂。宸妃深受皇太极宠爱,两人感情极深。
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1637年8月27日),宸妃生下皇太极第八子。皇太极为此大赦,这是立太子时才会有的举措。
他们母子最受皇太极宠爱。但此子未命名,就于崇德三年正月廿八日(1638年3月13日)逝世,不满周岁。
皇太极因此册封宸妃的母亲为和硕贤妃,赏赐仪仗。以此来安慰海兰珠。但爱子之死对海兰珠的打击是沉重的,皇太极的封赏并不能解除海兰珠的悲伤,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
崇德六年九月(公元1641年9月)十三日海兰珠传来病重的消息,十七日夜一更时分病逝。年三十三岁。
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得到消息立即日夜兼程赶回盛京,也没有见到海兰珠最后一面,皇太极因此多日不食不眠到二十三日昏迷,言语颠倒。
崇德六年九月二十八,宸妃初祭,亲笔写下祝文,皇太极下跪奠酒,宣读祭文。
崇德六年十月二十七,追封宸妃为敏惠恭和元妃。注:元妃本为“元配”之意,指第一次娶的嫡妻。册文曰:奉天承运,宽温仁圣皇帝制曰,惟尔关雎宫宸妃,侍朕以来,即加优眷,崇德元年七月初十日已封尔为关雎宫宸妃,今仿古典,复加追增,俾尔淑懿扬于后冀。故追封为敏惠恭和元妃。庶几有知,服我休命。(满文老档)
崇德六年十一月十一,皇太极因思念宸妃,再次失态痛哭。
崇德七年正月初一(公元1642年)元旦大典,由于宸妃之丧被视为国丧而停止庆贺。
崇德八年农历八月初九日亥时(公元1643年),皇太极驾崩,魂追宸妃。

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尔沁部乌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清入关前内国史院满文档案》

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皇后姊也,崇德元年,封关雎宫宸妃,妃有宠于太宗,生子,为大赦,子二岁殇,未命名。六年九月,太宗方伐明,闻妃病而还,未至,妃已薨,上恸甚,一日忽迷惘,自午酉始瘥,乃悔曰“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遣也。”上仍悲悼不已。诸王大臣请出猎,遂猎蒲河。还时过妃墓,复大动。妃母和硕妃来书,上命内大臣掖舆临妃墓,郡王阿达礼,辅国公扎哈纳当妃丧作乐,皆坐夺爵。------《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皇后姊也,父寨桑科尔沁贝勒。天命十年,寨桑命子台吉吴克善奉女于太宗,太宗迎之。崇德初封关雎宫宸妃,妃有宠于太宗,生皇八子,帝为之大赦。皇子殇,无封。封妃母科尔沁小妃为和硕贤妃,赐仪仗。六年九月妃薨,年三十有三,太宗方攻松兴山,闻妃病而旋。比薨,恸甚。昏迷伏地,继而悔曰:“太祖崩时,未尝有此,天之生朕,岂为一妇人哉”。然燕闲游瞩辄思慕不自已,督察员参政祖可法张存仁等谏以为天佑我国锦州垂克,宜以理抑情,帝不听。辅国公辅国公扎哈纳承政曹海因妃丧作乐,帝怒,解曹海任,夺扎哈纳爵,禁锢。其眷逮不衰如是。始薨及葬,外藩朝鲜蒙古皆遣使来吊祀。是年十月册谥敏惠恭和元妃。------------------《清列朝后妃传稿》
第2个回答  2008-02-22
海兰珠
宸妃是庄妃的姐姐,1635年,她26岁上嫁给皇太极。她以贤淑文静著称,夫妻关系特别好,皇太极封她为关雎宫宸妃,地位仅次于中宫皇后。关雎宫,取自《诗经》中的“关关雎鸠”的名句,两年后,她生下皇八子,皇太极非常高兴,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只可惜这个儿子两岁而殇。

1641年,皇太极正在松锦前线指挥作战,传来了宸妃生病的消息。他置紧张战事于不顾,马上动身往回赶,中途听到宸妃已死噩耗,悲不自胜。在关雎宫宸妃的灵柩前,他长时间涕泣不止。厚葬宸妃后,又追封她为敏惠恭和元妃。自从失去宸妃,他朝夕悲痛,饮食顿减,身体每况愈下,还昏迷过去,“言语无绪”。后来,诸王大臣请他去到蒲河射猎,借以消愁解闷。不想,路过宸妃墓,触景伤情,又引得他大哭一场。宸妃活了33岁。

关于宸妃海兰珠

清太宗皇太极后宫中有五位后妃,包括孝端后和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等,个个都是艳丽超群的美貌佳人,皇太极没有一个不喜爱的,然而最受宠爱的莫过于宸妃了。

宸妃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姓博尔济吉特,名海兰珠。她是孝端皇后的侄女,
庄妃(孝庄文皇后)的姐姐。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比庄妃大4岁。天聪八年(1634年),其兄吴克善亲送海兰珠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当时海兰珠已26岁,虽然已过妙龄,然而更加丰满成熟,娇艳动人,因而倍受皇太极的宠爱。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以《诗经》中像征爱情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睢宫"。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皇后。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大赦天下。无奈此子福薄命短,来到人世间刚两年,尚未来得及命名就夭亡了。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宸妃所遭到的打击尤重,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立即兼程赶回盛京,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驾返瑶池了,终年33岁,正是风华之年。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宸妃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也命归九泉了。皇太极对宸妃这种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少见的。

宸妃死后火化,初暂安于盛京地载门外五里的墓地。皇太极葬入昭陵之后,宸妃也被迁葬到昭陵妃园寝内。

海兰珠前26年的铁事在正史中无任何记载,对她的事件始于嫁于皇太极之时,她死后两年皇太极驾崩

现藏台本故宫博物院的《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初纂本载有太宗祭至爱宸妃海兰珠祝文原文,较修订后的《太宗实录》中此段祭文,要详细得多,且用词平白浅显,显得格外真挚。

“崇德六年。岁次辛巳九月甲戌朔。约二十七日戊子。皇帝致祭于关雎宫宸妃。尔生于乙酉年。享寿三十有三。薨于辛巳年九月十八日。朕自遇尔。厚加眷爱。正欲同享富贵(欧卖糕的,太宗还真是直白)。不意天夺之速。中道仳离。朕念生前眷爱。虽没(通“殁”)不忘。追思感叹。是以备陈祭物。以表衷悃。仍命喇嘛僧道讽诵经文,愿尔早生福地。”

另据《实录》整理宸妃去逝前后,太宗追怀悼念等事:

崇德六年九月十二日,皇太极于征明驻营中闻宸妃有疾。
崇德六年九月十三日,皇太极于清晨卯刻拔营回兵,大军仅留安平贝勒杜度围守锦山,贝勒多铎围守松山。
崇德六年九月十七日,驻扎于旧边界。是夜一鼓,使者报宸妃病情加重。皇太极即刻其营,派大学士希福,刚林等驰返报信。
崇德六年九月十八日,希福五更抵达盛景。梅勒章京冷僧机等入大清门,至内门时,宸妃薨逝。皇太极于清晨卯刻赶到。恸哭不已。之后六日几乎不进饮食,朝夕悲哭。
崇德六年九月二十三日,多日不食不眠的皇太极昏迷,言语颠倒。
崇德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宸妃初祭,本贴所录即为皇太极亲笔所写祝文,皇太极下跪奠酒,宣读祭文。
崇德六年十月二十七日,追封宸妃为敏惠恭和元妃。
崇德六年十一日十一日,皇太极因思念宸妃,再次失态痛哭。
崇德七年正月初一日元旦,因宸妃丧,免朝贺,罢宴乐,举国不许作乐。
第3个回答  2008-02-22
在这众多后妃中,天生丽质者不乏其人,然而皇太极惟独钟爱宸妃海兰珠,在她的身上倾注了夫妻间的全部感情。

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的两个女性已经嫁给了皇太极,姑姑居中宫,享“椒房之尊”,二侄女为永福官庄妃。后来在一次亲戚会面中,庄妃的亲姐姐海兰珠随母朝见皇太极,皇太极见海兰珠切娜多姿,端庄秀美,就生了爱慕之心,再加她久负温良贤淑的盛名,于是顾不得从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已纳了一后一妃,还一定要娶这位美女。第二年海兰珠与皇太极成婚,于是,后宫中出现了一姓姑侄三人同事一夫的新鲜事,海兰珠被封为东宫(天雎宫)宸妃。皇太极对这三位后妃恩宠有加,其中尤以宸妃最受宠爱。

海兰珠与皇太极成婚时已经26岁,并非豆蔻年华,但是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肌肤雪白柔润,丽质天成,决不亚于那些“二八佳人”,同时她又有一种少女不具备的成熟美,再加那贤淑的美德,更受皇太极青睐。此时皇太极已过不惑之年,比宸妃大16岁,二人形影不离,情投意合。皇太极封她为“东宫大福晋”,仅次于皇后,位居四妃之首。东宫也赐名为“关雎宫”,因为《诗经》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取名关雎是对海兰珠姣好容貌的赞美,又是对她贤惠温柔的歌颂。

崇德二年,宸妃在关雎宫生下一位皇子,按长幼排列,这是皇太极的第8子。在过去,即使在中富有子嗣的情况下,宠妃生子,亦有希望成为太子,将来可以继承皇位,何况中宫皇后自人宫以来,一直未生个皇子,立嫡已不可能,那么宸妃的这位皇子很有可能成为太子。

爱妃产子,皇太极十分喜悦,遂创大清以来之先例,大会群臣,盛筵宾客,同时颁发大赦令,释放了许多囚犯。他的理论根据是“自古以来人君有诞子之庆,必颁大赦于国中,此古帝王之隆规”。

然而,前7个皇子诞生时,并未举行什么大型庆典活动,也未大赦。之后,庄妃生第9子,麟处宫贵妃又生下第11子,亦未如此隆重地办理。由此可见,皇太极是将宸妃生的皇八子作为“储君”来对待的。因庞爱宸妃而宠皇八子,也算是“爱屋及乌”吧。

皇八子诞生之庆典,甚至蒙古各部落的首领均来供奉大量贺礼,一时间,盛京(今沈阳)城内热闹无比。此时的皇太极,开疆拓土,称雄于东北,加之娇妻产子,诸事顺遂,可谓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宸妃更是看在眼里,美在心头,喜上眉梢。

可真应了“好景不长”这句俗语,倍受娇宠的皇八子不到1岁便夭折了。痛失爱子,使皇太极十分悲痛,然而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是个男子汉,况且他还有健在的7个儿子,而且两天之后,庄妃又给他生了一个皇子,得子的喜悦在某种程度上又缓解了他的悲痛。庄妃也是他倾心喜爱者,虽不如其姐宸妃,但也是四大妃了之一。

受打击最大的是宸妃,皇八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从诞生到将近1岁,给她带来了诸多辛苦,更带来了难以形容的欢乐。‘母以子贵”,她对皇儿抱着多大的希望啊!然而,这一切都成为泡影。皇儿去后,她朝思暮想。魂索梦牵,白天不进饮食,夜晚彻夜难眠,终日以泪洗面,不久便身染重病。皇太极除多方安慰开导外,又厚赐宸妃财物仪仗,但是,这一切都无法医治她失子的心病。海兰珠终于撒手人衰,命归西夭,年仅33岁。

宸妃病危时,皇太极正率军在前方打仗,作为三军统帅,是不应该离开阵地的。可是,宸妃不是一般的妃子,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皇太极还是决定返京探望宸妃,在作了细致的军事部署后,便启驾返还盛京,一路上马不停蹄。刚人盛京城,就传来宸妃去世的噩耗,来晚了一步,未得与心爱的人诀别。皇太极抢人
大清门,直扑关雎宫,出现他面前的只是宸妃那香消玉殒的遗体。皇太极耐不住巨大的悲痛,哭天号地,泪如雨下。周围诸多官员、皇妃宫女、皇子公主,也跟随皇太极,大哭不已,一时间哭得天昏地暗。

皇太极与宸妃情深意笃,宸妃之死,对皇太极精神打击极大,于是“饮食顿减,圣躬违和”,以致害了一场大病,自此后再没有重返松锦战场,从而也结束了他40余年的戎马生涯。

对宸妃的魂牵梦索,使皇太极难以自拔。自宸妃死后,皇太极频繁地举行各种祭典活动,并请僧道人等为宸妃布道诵经,超度亡魂。皇太极亲撰的祭文,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松锦大战捷报频奏,关外四座重镇全部归属清朝,关外障碍既除,那么挥师人关,逐鹿中原亦指日可待。然而,战争胜利的喜悦,似不能冲刷掉皇太极的悲伤。对宸妃的思念与难解的忧伤,严重损害了皇太极的健康,以致他的身体日渐衰弱,甚至连日常朝政也“难以躬亲办理”。在宸妃去世两年之后,皇太极也病人膏盲,死在清宁宫,灵魂追寻宸妃而去了,享年52岁。

历史记载皇太极是“无疾而崩”,年仅52岁怎么算是无疾而终呢?史学界对他的死至今尚无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宸妃海兰珠的早逝,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以武功见著、驰骋疆场的皇帝,竟有如此真挚的儿女之情,实在令人耳目一新,这也说明了皇帝是人,不是神。
第4个回答  2008-02-22
宸妃是庄妃的姐姐,1635年,她26岁上嫁给皇太极。她以贤淑文静著称,夫妻关系特别好,皇太极封她为关雎宫宸妃,地位仅次于中宫皇后。关雎宫,取自《诗经》中的“关关雎鸠”的名句,两年后,她生下皇八子,皇太极非常高兴,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只可惜这个儿子两岁而殇。

1641年,皇太极正在松锦前线指挥作战,传来了宸妃生病的消息。他置紧张战事于不顾,马上动身往回赶,中途听到宸妃已死噩耗,悲不自胜。在关雎宫宸妃的灵柩前,他长时间涕泣不止。厚葬宸妃后,又追封她为敏惠恭和元妃。自从失去宸妃,他朝夕悲痛,饮食顿减,身体每况愈下,还昏迷过去,“言语无绪”。后来,诸王大臣请他去到蒲河射猎,借以消愁解闷。不想,路过宸妃墓,触景伤情,又引得他大哭一场。宸妃活了33岁。

关于宸妃海兰珠

清太宗皇太极后宫中有五位后妃,包括孝端后和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等,个个都是艳丽超群的美貌佳人,皇太极没有一个不喜爱的,然而最受宠爱的莫过于宸妃了。

宸妃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姓博尔济吉特,名海兰珠。她是孝端皇后的侄女,
庄妃(孝庄文皇后)的姐姐。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比庄妃大4岁。天聪八年(1634年),其兄吴克善亲送海兰珠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当时海兰珠已26岁,虽然已过妙龄,然而更加丰满成熟,娇艳动人,因而倍受皇太极的宠爱。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以《诗经》中像征爱情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睢宫"。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皇后。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大赦天下。无奈此子福薄命短,来到人世间刚两年,尚未来得及命名就夭亡了。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宸妃所遭到的打击尤重,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立即兼程赶回盛京,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驾返瑶池了,终年33岁,正是风华之年。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宸妃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也命归九泉了。皇太极对宸妃这种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少见的。

宸妃死后火化,初暂安于盛京地载门外五里的墓地。皇太极葬入昭陵之后,宸妃也被迁葬到昭陵妃园寝内。

海兰珠前26年的铁事在正史中无任何记载,对她的事件始于嫁于皇太极之时,她死后两年皇太极驾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