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全盛之 兵力

大概时间就是刘备打下汉中,关羽没丢荆州的时候,魏蜀吴各多少兵力?还有,关羽打襄阳,刘备为何不派兵支援呢?就算他知道关羽胜,但也不能不考虑到曹操会派更多兵力去支援前线吧?为什么他不支援关羽呢?
我说的是正史........三国演义没意思~

如果以《三国演义》为依据,则这篇文章分析的原因很到位

试析西蜀失荆州的原因 分类:啃书
2007.1.7 15:59 作者:霍建荣 | 评论:2 | 阅读:326
荆州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所以,诸葛亮在隆中对刘备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后,刘备乘机“借”得荆州,遂建立了“家业”。

然刘备取西川时,庞士元在落凤坡死于乱箭之下,刘备在涪关进退两难,形势危急,诸葛亮不得不入川协助刘备收取西川。临行之前,关羽曰:“军师去,谁人保守荆州?荆州乃重地,干系非轻。”诸葛亮为了引起关羽对荆州的重视,便借助刘备使关平送信,说:“主公书中虽不明言其人,吾已知其意了。”“主公书中,把荆州托在吾身上,教我自量才委用。虽然如此,今教关平赍书来,其意欲云长公当此重任。云长想桃园结义之情,可竭力保守此地。责任非轻,公宜勉之。”并叮嘱关羽“吾有八个字,将军牢记,可保守荆州——北拒曹操,东和孙权”。

刘备取得西川后,孙权又想起刘备昔日“取了西川,便还荆州”之言,便想方设法想讨回荆州,最后在陆逊的计谋下,被吕蒙奇袭荆州,关羽不得已败走麦城,父子同死。读到此处,不得不掩卷深思:荆州乃蜀国“家业”,是诸葛亮统一中原的战略要点,为何就这样丢掉了呢?

结合当时的一些具体原因,联系时代背景,我分析失荆州的原因有十:

一是荆州乃军事重地,是魏蜀吴必争之地。第三十五回,曹操破袁绍后,“自冀州回许都,常有取荆州之意”。第三十八回,甘宁曰:“今汉祚日危,曹操终必篡窃。南荆之地操所必争也。刘表无远虑,其子又愚劣,不能承业传基,明公宜早图之;若迟,则操先图之矣。今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迈,务于货利;侵求吏民,人心皆怨;战具不修,军无法律。明公若往攻之,其势必破。既破祖军,鼓行而西,据楚关而图巴、蜀,霸业可定也。”第四十二回,鲁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士民殷富。吾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刘备新败,肃请奉命往江夏吊丧,因说刘备使抚刘表众将,同心一意,共破曹操;备若喜而从命,则大事可定矣。”由此可见,荆州是魏蜀吴必争之地,守卫不严,必将被别人所夺。这是荆州失守的背景。

二是东吴鲁肃死后,无人能长远地看待孙刘联合战略的重要性,东吴只图荆州“小利”,却没有谋士事先衡量武力夺回荆州后的得失。《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先夺取荆州,后不得已而借之。裴松之注《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中记载:刘备到柴桑谒见孙权,请求借荆州。吕范等将领劝孙权扣留刘备,周瑜在外地,也上疏陈说此意。唯鲁肃从全局考虑,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以孙刘联合,共同抗曹。鲁肃说:“将军您固然神武盖世,但曹操的势力太大了。我们刚刚占有荆州,恩德信义尚未广行于民众,应当把荆州借给刘备,让他去安抚百姓,这样曹操多了一个敌人,我们多了一个朋友,实是上策。”孙权同意了鲁肃的主张,将荆州借给了刘备。可见鲁肃是一位有大略的人,他在世时,极力维护孙刘联盟。他死以后,东吴没有人有如此雄才大略,主张联刘抗曹的人没有了,加之刘备有借无还的失信,使东吴更多的是对刘备的怀恨在心。在只顾一城一池得失这种短期利益的诱导下,东吴必定加快收复荆州的节奏。只在收复荆州后,张昭才跑来说:“今主公损了关公父子,江东祸不远矣。此人与刘备桃园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刘备已有两川之兵,更兼诸葛亮之谋,张、黄、马、赵之勇,备若知云长父子遇害,必起倾国之兵,奋力报仇,恐东吴难与敌也。” 这是东吴夺取荆州、关羽失守荆州的潜在因素。

三是刘备对荆州的有借无还,成为蜀、吴的土地争端。三国时期,群雄并立,相互征战,凭借实力竞相吞并。如果刘备通过战争取得荆州,则当别论,但当时荆州是东吴为了孙刘联盟抗曹大计,借给刘备的。土地争端历来是两国之间战争的导火索,刘备无赖有借无还,东吴九次设法讨要,最终在陆逊的计谋下,被吕蒙奇袭,夺回荆州。所以,刘备的有借无还,是荆州失守的由来。

四是刘备集团内部没有深入领会和贯彻诸葛亮统一大业的“基本路线”,关羽不遵亮的“八字方针”,没有联吴抗曹,以致腹背受敌。联吴抗曹是诸葛亮的“基本路线”,但由于刘备集团内部对这一路线领会不深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贯彻。诸葛亮早在隆中时就谈到“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在入川之前,为关羽确保荆州制定了“八字方针”——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但关羽刚愎自用,当时虽曰“军师之言,当铭肺腑”,但实际并没有坚持“八字方针”。诸葛谨出谋欲为孙权之子求关羽之女为婚,“若云长肯许,即与云长计议,共破曹操;若云长不肯,然后助曹取荆州”,但关羽藐视孙权,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作答,错过了维系巩固孙刘联盟的机会,惹怒了孙权,使东吴倒向了曹操一方,坚定了夺取荆州的决心。最后在关羽攻打樊城的情况下,吕蒙奇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这是关羽战略上的失误,是失荆州的根本原因。

五是诸刘备、诸葛亮、关羽用人失误。昔日既要守荆州,又要攻西川,人员吃紧,留关羽守荆州,足当此任。但刘备取了两川后,两川稳定,刘备、诸葛亮深知关羽刚而自矜,如果使别人替换关羽,或者在命关羽攻取樊城时,应该给荆州增派谋士和大将,才为上策。刘备、诸葛亮在得知“东吴求婚于关公,关公力拒之”的消息后,诸葛亮就有了“荆州危矣!可使人替关公回”的想法,但紧接着让络绎不绝的捷报冲昏了头脑,并得知沿江筑了烽火台,麻痹了对关羽的看法,致使荆州失在了关羽之手。这是刘备、诸葛亮用人上的失误。

关羽不听随军司马王甫之言:“糜芳、傅士仁守二隘口,巩不竭力,必须再得一人以总督荆州。”云长曰:“吾已差治中潘浚守之,有何虑焉?”甫曰“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可差军前都督粮料官赵累代之。赵累为人忠诚廉直,若用此人,万无一失。”云长曰“吾素知潘浚为人,今既差定,不必更改。赵累现掌粮料,亦是重事。汝勿多言,只与我筑烽火台去。”后来,吕蒙夺得荆州后,潘浚被孙权仍任命为治中,掌荆州事,可见潘浚并未顽强战斗;公安傅士仁、南郡糜芳不战而降,使关羽失去了反击东吴的机会,加速了关羽的失败。这是关羽的用人失误。

六是关羽的自傲自大。关羽轻视东吴人才,视东吴人才为“群鼠”。陆逊抓住这一点,出谋让吕蒙托疾辞职,以使关羽放松对东吴的戒备,并“骄其心”。果然关羽知得吕蒙辞职、并受陆逊阿谀之词后,忘乎所以,尽撤荆州之兵以攻樊城,正中陆逊下怀。由于主帅对东吴的疏于戒备,导致兵士对东吴警惕性不高,严加防范不足。加上接受吴军所扮客商的“贿赂”,致使没有识破吴军的伪装,沿江烽火台没有发挥作用。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是十分中肯的。这是关羽失荆州的自身弱点。

七是关羽在战术上出现严重错误。由于轻视东吴,关羽尽撤荆州之兵以攻樊城。这在东吴加紧夺取荆州,而且关羽未结交好东吴,后顾之忧没有解除的情况下,尽撤荆州之兵,荆州空虚是十分危险的。这与曹操、诸葛亮每次征战,都十分重视后顾之忧的考虑分析相比,关羽有何谋略?毛泽东同志讲“战略上要渺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纵使关羽渺视东吴,在战术上也不应该尽撤荆州之兵。

八是刘备集团内部的矛盾,各将领缺乏大局观念,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不予出兵相救。关羽败走麦城后,派廖化向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救,但孟达以“东吴兵精将勇,且荆州九郡俱已属彼,止有麦城,乃弹丸之地。又闻曹操亲督大军四五十万,屯于摩陂。量我军山城之众,安能敌两家之强兵?不可轻敌。”为由,并利用关羽昔日言刘封为“螟蛉之子,不可僭立”,拉拢刘封一同不予出兵相救。向使刘封、孟达能以大局为重,不念私仇,出兵相救,即使不能挽回败局,也可为西蜀救兵争得一些时间。但刘备集团内部的矛盾,使关羽这一渺茫的希望也破灭了,雪上加霜,只能北走,踏上死亡之路。

九是益、荆首尾不能相顾,家业、基业难以兼保。虽然荆州西通巴蜀,但路途艰险遥远,信息沟通不灵,荆州失守后,两川之兵不能及时赶到救援,关羽只能独军作战,受到了曹军、吴军双方的夹击,只能失败。这也充分说明,诸葛亮“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的战略部署,离不开“东和孙权”的外交政策。只有东和孙权,才能“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

十是关羽攻樊城久攻不下,给东吴以可乘之机。关羽与庞德大战,左臂受庞德一箭;攻樊城时,右臂受曹仁一毒箭。两次箭伤,拖延了时日,直接影响了荆州军对樊城的攻占。樊城久攻不下,荆州兵难以及时部署到荆州等要塞,荆州空虚,给了东吴有利的可乘之机。东吴及时利用荆州空虚的情况,奇袭烽火台,在关羽不知不觉中夺取了荆州。

荆州的失守,不仅葬送了蜀国荆州之兵,也使刘备为弟报仇,破坏了孙刘联盟,在讨伐东吴失败的情况下,所统七十多万大军无一返还,大大地削弱了蜀国的实力。更重要的是使诸葛亮兵出荆、益,两个方向共同攻击曹军的战略落空,日后诸葛亮六出歧山、姜维九伐中原,只能与魏军单线做战,大大减弱了对魏军的攻击力。

★★★★★如果以《三国志》为依据,则在刘备死之前,诸葛亮的军师作用根本达不到,只是负责筹集钱粮而已,发挥不了关键作用

参考资料:http://ring115.bokee.com/viewdiary.14795344.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19
蜀从经济上说是绝对的弱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是一个新生的脆弱的政权。而吴地富庶、魏地广都优于蜀。
蜀国主要屯兵之地:荆州前线,三国角逐之地,可想而知必定投有重兵,况且汉中、上庸也是战略要地,自然屯有重兵,南方蛮夷当时并不臣服,骚乱不断,也需要一定的兵力镇守。这是主要的,当然其他地方肯定有的。所以,不救援关羽更多的是难于周转。
兵力参考:
三国时候,整个中国的人口从汉朝鼎盛的6千万杀到只剩下7百多万人,其中魏400万,吴国200万,蜀国100万,一般一个国家在战争时期会动员10%的人口,也就是三个国家的兵力对比为40:20:10,而一个国家的极限动员率约为20%:如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五征一)以及二战的德国(21%)。这里要说明的是:荆州有 100万人口,东吴在占领荆州之前也是100万左右的人口。所以在赤壁之前孙权说“不能以江东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而占领荆州后力量翻了一番,刘备在掌握荆州时候,兵力也约为10万人,后带5万人入川,随着战争的进程又增调了一些荆州兵,估计在1~2万,基本上没有什么损失就得到了益州,汉中战役时候也损失不大,因此可以推断在汉中之战后,刘备军团(不包括关羽的荆州军团)的最强兵力为16万左右,关羽集团本身约为3~4万左右,讨伐曹仁的时候应当动员更多的兵力,整个集团应当有6~7万的兵力。刘备在进攻东吴的时候,起倾国之兵,计算起来应当达到了20万左右,考虑到汉中需要5万左右的兵力防守,以及补给线的保障,所以实际投入进攻的兵力10万左右,这对于刚占领荆州的东吴还是有很大压力的,但决不是不可战胜的。刘备战败,伤亡十分惨重,原荆州兵应当都损失掉了,到收拾残兵的时候估计还能集结1~3万多兵力,也就是说蜀国还剩6~8万人,面对拥有40万大军的魏国以及20万军队的吴国,南方还有数以万计的南蛮军,其凶险可想而知。之后诸葛亮平定南中,等于是将蜀国的疆土推进到今天的缅甸一带,应当获取了相当新兵员(尤其是晓勇彪悍的南蛮军),再加上休养生息,人口增长,兵力回复到十万以上,从诸葛亮出岐山到姜维伐魏,由于有几场较大的失败,短期内兵源不能补充,所以蜀国灭亡的时候兵力应当在十万左右。
第2个回答  2010-01-19
我不喜欢 长篇大论 简单的说下 在刘备打下汉中的时候 魏国是绝对有五十万以上兵力的 首先根据曹操占据北中原的当时人口大城 绝对是有的 史记中也有写过 但要说具体多少 这很难 吴国当时兵力在赤壁之战时就有十万 发展到刘备打汉中也应当有二十万左右 毕竟从赤壁的发动情况来看 这点给 孙权的教训不是一点点的 若能扩军 根本不值得吴蜀联盟的 什么借东风 从历史上来说都是胡扯 再者说蜀国 打汉中时蜀国兵力应当在十五万左右 以成都为例 有五万留守 汉中派去的是五万 其余五万分别安放在南面和东面.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刘备不派兵支援? 守先 这和三国演义如出一辙 刘备是完全依赖诸葛亮的 在历史中倒并非是因为 诸葛亮的几次神机妙算 而是当年隆中之谈的三分天下对刘备震撼较大 换言之 就是当时掌握军权的在于诸葛亮 那么就是说为何诸葛亮不派兵援关,其实这里有两个原因 首先 历史中诸葛亮与关羽其实是不和的 在文书中都有记载 如果说 蜀国当时最聪明和最有智慧的吧 大概也就除了 庞士元之外 就属 诸葛亮和 关羽 这种亦敌益友的关系 就好比 周瑜与诸葛亮的关系 所以诸葛亮当时没有直接派兵增援.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诸葛亮众所周知为人处事保守谨慎这和三国演义的大部分内容叙说的诸葛亮是相符的除了(空城计)那次 其实诸葛排兵是谨慎有余,冲劲不足.这也是为何罗贯中把诸葛亮塑造的那么神奇,其实是把他自己对当时的希望通过三国演义表述出来 希望诸葛亮能够偶尔大胆放手一博 但又不能改写历史的最终结果.不然按照罗贯中的思维 以他笔下的诸葛是绝对不可能给司马懿阻挡6次的,只是手迫于历史罢了.所以不派兵援助关羽其实还是诸葛亮怕吴国和南蛮的原因.要知道当时的吴国和南边的孟获可都没太平过.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3
哪有那么多
刘备他养得起么 顶打顶25W就差不多了 魏国强盛一些 估计有个40来W
吴国和蜀差不多 也就个20W左右的水平 要不刘备丢了荆州还敢回去打?是个人都知道刘备回去打不是怒发冲冠而只是找借口而已 哪有三国演义中那么变态 动辄就是几百W 中国的总人口都只有那么多 传说中赤壁之战也只有个30来W人 其实在古代的时候 用马传递信息实在是太慢了
从荆州到益洲少说也要2个月 而关羽败得也太快了 三个月就把家底败光了刘备根本就来不急 再者说关羽其实是违抗军令的 诸葛亮那句话在三国志中是有的就是 北拒曹操 东和孙权 因为蜀国比吴国强盛吧所以才会联合东吴 曹操比较强大所以就整和势力对付曹操吧 我是这样认为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1-19
按正史看,各国的征兵比例是十抽一的,蜀国最多兵的时候,大约是十万人左右。吴国大约二十几万,魏国人口最多地也最广,大约有50万左右的兵。

关羽打襄樊时,大约有4-5万的兵力,已经是蜀国一半的人马了,还能派兵支援吗?那汉中还要不要?而且他们的战略是“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是两路进攻的,不能一边太强一边太弱,达不到两面作战的效果。

再说,当时的襄樊战役开始时,曹仁是攻方还是守方,还没有定论,更多的资料显示是曹仁先攻关羽的,作为守方,关羽的兵力是足够的,刘备也不用增援荆州的。
相似回答